一种无顶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8158发布日期:2022-11-16 00: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无顶杆模具,包括:模芯,被构造为包括定模型腔和动模型腔;其中,所述定模型腔形成有一个成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形成有一个与所述成型腔间隙配合的成型面;下模座,被构造为具有一个供所述定模型腔安装的第一安装腔;上模座,被构造为具有一个供所述动模型腔安装的第二安装腔;底座,用于支撑所述下模座;进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顶杆模具还包括:导向孔,开设于所述定模型腔内;顶杆,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且可沿所述导向孔轴向方向滑动;滑动孔,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底面向所述底座的方向贯穿;所述顶杆具有一个与已成型的工件的底部抵触的顶出端以使工件成型后被所述顶杆顶出所述成型腔;其中,所述动模型腔包括配合孔,被构造为在所述动模型腔顶部沿顶杆的轴向方向贯穿;设于所述配合孔内的锥销,被构造为插设于所述配合孔内;所述锥销远离所述配合孔的一端与所述顶出端的表面抵触;将所述锥销远离所述配合孔的一端的直径定义为d;将所述顶杆上表面的直径定义为r;所述r/d=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成型腔底部向所述滑动孔的轴向方向贯穿以使在所述成型腔底部形成顶出口;所述顶出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成型腔的底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孔,开设于所述上模座上;分流块,设于所述进料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设有两个,在所述定模型腔表面沿所述上模座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分流块被构造为具有一个连通两个所述成型腔的流通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还包括冷却管,被构造为在所述顶杆与所述顶出端相对的一端向所述顶出端延伸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冷却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顶出端且与所述顶出端的表面垂直所形成的直线定义为顶出端厚h;其中,所述顶出端厚h取值范围为6.9mm至7.9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形成一个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顶杆远离所述顶出端的一端;所述支撑板被构造为具有一个与所述冷却管连通的开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还包括装配板,被构造为具有与所述顶杆间隙配合的限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成型腔定义为具有一根中轴线;其中,所述顶杆与所述中轴线同轴设置,所述顶杆的侧壁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贴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顶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孔与所述导向孔同轴设置;所述滑动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导向孔的孔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顶杆模具,其属于铝压铸模具领域。模芯,下模座,上模座,底座,用于支撑下模座;无顶杆模具还包括:导向孔,开设于定模型腔内;顶杆,设置于导向孔内且可沿导向孔轴向方向滑动;滑动孔,被构造为在第一安装腔的底面向底座的方向贯穿;进料组件,设置于上模座上表面;其中,动模型腔包括配合孔,被构造为在动模型腔顶部沿顶杆的轴向方向贯穿;设于配合孔内的锥销,被构造为插设于配合孔内;锥销远离配合孔的一端与顶出部的表面抵触;将锥销远离配合孔的一端的直径定义为D;将顶杆上表面的直径定义为R;R/D=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减少工件磨损的无顶杆模具。在于提供了一种减少工件磨损的无顶杆模具。在于提供了一种减少工件磨损的无顶杆模具。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锋 陈权 谢士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0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