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8380发布日期:2022-10-26 02:2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壳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


背景技术:

2.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差速器壳体在生产时需要通过模具注入熔液浇铸成型,而在浇铸时需要通过容器对熔液进行盛装,为了便于熔液的运输移动,通常会使用专用的小车进行熔液盛装。
3.但是现有的差速器成型熔液盛装用小车在对壳体进行浇铸成型时,小车不方便倾倒,且操作时不够稳定,容易灼伤操作人员,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差速器成型熔液盛装用小车在对壳体进行浇铸成型时,小车不方便倾倒,且操作时不够稳定,容易灼伤操作人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转轮,所述车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车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车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支撑机构,所述车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车体的下方设有两个转杆,所述转杆与支撑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导液机构,所述导液机构与对应的转杆传动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内壁上安装有电热块。
7.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柱滑动安装在定位座上,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垫板,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与车体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液机构包括固定管,固定管固定安装在车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管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导液管,固定管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导液管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孔,导孔与对应的通孔相互配合。
9.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盒,转杆与对应的两个固定盒转动连接,转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定位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对应的支撑柱螺纹连接,第一锥形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
10.优选的,两个转杆中的一个转杆上固定安装有蜗杆,车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蜗轮,
蜗轮与对应的导液管螺纹连接,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
11.优选的,两个转杆上均固定套设有链轮,两个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方案由于设置了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相互啮合,且第二锥形齿轮与支撑柱的螺纹连接,使得转动的转杆能够带动支撑柱对车体进行固定支撑;
14.(2)由于通孔与导孔的相互配合,且蜗杆与蜗轮的相互啮合,使得转动的转杆能够带动导液管进行移动,进而能够通过导液管对车体内的熔液进行导出。
15.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便于对差速器壳体生产时进行稳定的浇铸成型,同时还能便于人们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的固定管与导液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车体;2、转轮;3、扶手;4、盖板;5、定位座;6、支撑柱;7、定位板;8、垫板;9、固定盒;10、转杆;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双轴电机;14、固定管;15、导液管;16、通孔;17、导孔;18、电热块;19、蜗杆;20、蜗轮;21、固定板;22、连接管;23、挡板;24、楔形导环;25、顶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实施例一
23.参照图1-4,一种差速器壳体生产浇铸小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转轮2,车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4,车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扶手3,车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座5,定位座5上设有支撑机构,车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13,车体1的下方设有两个转杆10,转杆10与支撑机构传动连接,双轴电机13的输出轴与对应的转杆10固定连接,车体1的底部设有导液机构,导液机构与对应的转杆10传动连接,车体1的底部内壁上安装有电热块18。
24.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6,支撑柱6滑动安装在定位座5上,支撑柱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垫板8,支撑柱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7,定位板7与车体1滑动连接,定位座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盒9,转杆10与对应的两个固定盒9转动连接,转杆10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1,定位座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2与对应的支撑柱6螺纹连接,第一锥形齿轮11与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12相互啮合,两个转杆10上均固定套设有链轮,两个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转动的转杆10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1与第二锥形齿轮12的相互啮合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2进行转动,转动的第二锥形齿轮12通过与支撑柱6的螺纹连接,从而能够对车体1支撑起来。
25.本实施例中,导液机构包括固定管14,固定管14固定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管14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导液管15,固定管14上开设有两个通孔16,导液管15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孔17,导孔17与对应的通孔16相互配合,两个转杆10中的一个转杆10上固定安装有蜗杆19,车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蜗轮20,蜗轮20与对应的导液管15螺纹连接,蜗杆19与蜗轮20相互啮合,转动的转杆10通过蜗杆19与蜗轮20的相互啮合带动蜗轮20进行转动,转动的蜗轮20通过与导液管15进行移动,进而通过导孔17与通孔16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车体1内的熔液进行导出。
26.工作原理,工作时,启动双轴电机13开关,双轴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两个链轮与链条的相互啮合带动两个转杆10同时转动,转动的转杆10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1与第二锥形齿轮12的相互啮合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2进行转动,转动的第二锥形齿轮12通过与支撑柱6的螺纹连接带动支撑柱6对车体1进行固定支撑,从而使得浇铸模具能够放置在车体1的下方,同时转动的转杆10通过蜗杆19与蜗轮20的相互啮合带动蜗轮20进行转动,转动的蜗轮20通过与导液管15的螺纹连接带动导液管15向下移动,导液管15通过导孔17与通孔16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车体1内的熔液进行导出到模具内,从而能够便于人们使用,电热块18的设置能够便于对车体1内的熔液进行加热,从而保持温度不变。
27.实施例二
28.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液管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滑动连接有连接管22,连接管22与导液管15滑动连接,连接管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板23,挡板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楔形导环24,挡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簧25,顶簧25的顶端与固定板21固定连接,当导液管15与模具相接触时,通过楔形导环24与模具的接口接触,并通过顶簧25与挡板23对楔形导环24进行顶压,从而保持连接管22与模具之间的密封,便于人们操作。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