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8909发布日期:2023-08-24 18: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振动抛光机,包括机架(1)以及位于机架(1)内侧的振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一(3)与驱动电机二(4)并竖直设置有转轴(5),转轴(5)的下端固连有转盘(6),转盘(6)上竖直设置有若干均能转动且下端位于振动件(2)内侧的安装杆(8),驱动电机一(3)的输出轴与转轴(5)之间设有传动结构一,转轴(5)沿轴向固定有传动件(7),驱动电机二(4)的输出轴与传动件(7)之间设有传动结构二,传动件(7)与安装杆(8)之间设有在传动件(7)转动时能带动各安装杆(8)转动的同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一(3)的输出轴及驱动电机二(4)的输出轴均与转轴(5)相平行,传动结构一、传动结构二及同步结构均沿水平设置,传动件(7)的位置低于传动结构一,同步结构设于传动件(7)低于传动结构二位置处与安装杆(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一(3)与驱动电机二(4)位于转轴(5)的两侧,驱动电机一(3)的输出轴朝上设置且驱动电机二(4)的输出轴朝下设置,传动结构一位于驱动电机一(3)的输出轴上端部与转轴(5)上端部之间,传动结构二位于驱动电机二(4)的输出轴下端部与转轴(5)中下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7)具有均呈轮状的传动部一(7a)与传动部二(7b),传动结构二位于传动部一(7a)与驱动电机二(4)的输出轴下端部之间,同步结构位于传动部二(7b)与安装杆(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部一(7a)外周侧设有环形配合槽一(7a1),传动结构二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二(4)的输出轴下端部的主动带轮二(13)以及与主动带轮二(13)及传动部一(7a)相配合的同步带二(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部二(7b)的外周侧设有环形配合槽二(7b1),同步结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杆(8)上端部的双联传动带轮一(15)、固定在与双联传动带轮一(15)所在安装杆(8)相邻的安装杆(8)上端部的传动带轮(16)、同步带三(17)、各固定在剩余安装杆(8)上端部的双联传动带轮二(18)以及若干同步带四(19),双联传动带轮一(15)和传动部二(7b)通过同步带三(17)传递动力,双联传动带轮一(15)和另一相邻的安装杆(8)上的双联传动带轮二(18)之间、各双联传动带轮二(18)之间以及传动带轮(16)和另一相邻的安装杆(8)上的双联传动带轮二(18)之间均通过同步带四(19)传递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结构二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二(4)的输出轴下端部的主动齿轮二以及分布在传动部一(7a)外侧的啮合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结构包括固定在各安装杆(8)上端的从动齿轮三、分布在传动部二(7b)外侧的啮合齿以及设置在转盘(6)上且数量与从动齿轮三相同且一一对应的过桥齿轮,各过桥齿轮均同时啮合在对应的从动齿轮三与传动部二(7b)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结构一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一(3)的输出轴上端部的主动带轮一(10)、固定在转轴(5)上端部的从动带轮一(11)以及与主动带轮一(10)和从动带轮一(11)相配合的同步带一(12)。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结构一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一(3)的输出轴上端部的主动齿轮一以及固定在转轴(5)上端部且与主动齿轮一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振动抛光机,属于抛光技术领域。它解决了抛光效率低且抛光效果不佳的问题。它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内侧的振动件,机架上固定有驱动电机一与驱动电机二并竖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下端固连有转盘,转盘上竖直设置有若干均能转动且下端位于振动件内侧的安装杆,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与转轴之间设有传动结构一,转轴沿轴向固定有传动件,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与传动件之间设有传动结构二,传动件与安装杆之间设有在传动件转动时能带动各安装杆转动的同步结构。它具有抛光效率高、抛光效果好、结构简单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美青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