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其制备工艺及用途

文档序号:40813125发布日期:2025-01-29 02: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的组分及含量为:li:6.5-9.5wt.%,al:1-5wt.%,zn:1-5wt.%,re:0.2-4wt.%,ca:0.2-1wt.%,余量为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re为y和/或gd。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mg-re中re的含量为10-30%,所述mg-ca合金ca的含量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熔炼工艺为:先将纯mg锭放入熔炼坩埚内,其余原材料均用铝箔包裹后装填至二次加料仓,开启真空系统抽真空,抽真空过程中反充惰性气体,反复2-5次洗炉,抽至真空1×10-2pa以下时再次反充1-5×104pa惰性气体对熔炼过程进行保护;开启循环水冷系统及电磁感应熔炼炉加热系统,将熔炼温度升至700-740℃,打开二次加料口加入纯al锭、纯zn锭、mg-re和mg-ca中间合金,保温10-20min后,进行第一次机械搅拌,启动模具加热装置,进行模具预热;降至630-670℃,打开二次加料口加入纯li锭,保温10-20min,进行第二次机械搅拌,升至700-730℃进行浇铸;随炉冷却至150-200℃取出铸锭,于通风处进行空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均质化热处理温度为240-280℃,时间为4-6h,空冷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降温多向锻造进行6-12道次,锻造工艺为:以铸锭的轴向为z向,相互垂直的径向分别为x、y向;第一道次为沿z方向进行镦粗变形,第二道次为x方向进行拉拔变形,第三道次为沿y方向进行拉拔变形,每三道次为一个循环,前3道次锻造温度为260-320℃,后续每进行3道次,温度降低15-30℃,单道次变形量为10-25%,每三道次进行水淬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变温快速挤压进行2-3道次,并依次在高温、低温、中温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其中高温范围为300-400℃,中温范围200-300℃,低温范围100-200℃;第一道次温度选择高温范围,第二道次温度选择中温范围,第三道次选择低温范围;第一道次挤压比为9:1-16:1,后续道次挤压比为16:1-45:1;第一道次挤压速度为6-10m/min,后续道次挤压速度为2-5m/min,每道次进行水淬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室温轧制的温度为20-40℃,单道次变形量为4-8%,总变形量为30-50%。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领域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其制备工艺及用途,所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包括的组分及含量为:Li:6.5‑9.5wt.%,Al:1‑5wt.%,Zn:1‑5wt.%,RE(稀土元素):0.2‑4wt.%,Ca:0.2‑1wt.%,余量为Mg。本发明还公开了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工艺:在双相Mg‑Li‑Al‑Zn合金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双稀土元素Gd和Y、晶粒细化元素Ca,优化熔炼工艺参数、热处理及复合变形工艺参数等措施,来实现超轻高强塑性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该镁锂合金力学性能优异,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能够满足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对于镁锂合金应用所需的性能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郭恩宇,王同敏,李恺阳,苏科强,张至柔,康慧君,陈宗宁,张宇博,接金川,卢一平,曹志强,李廷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1/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