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18195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模具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气体向冷却水路供给的模具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有将冷却水与由加压气体供给源(加压装置)供给的加压气体一同向模具内部(冷却水路)供给的压铸模具等的冷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通常,冷却水的氧浓度越高,越容易在冷却水的配管内生锈,故而相对于向冷却水路供给的冷却水,由脱氧装置进行脱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3]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5 — 046846号公报
[000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 —109092号公报
[0005]但是,在目前的压铸模具等的冷却装置中,向冷却水路供给的冷却水以由加压装置供给的气体量使氧浓度提高,故而具有在该状态下冷却水返回脱氧装置的话则脱氧效果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冷却水循环罐设有的脱氧装置的脱氧效果变差的模具的冷却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模具的冷却装置具有模具、冷却水循环罐、加压装置、中间罐以及第一冷却水返回装置。
[0008]所述模具具有第一冷却水路。
[0009]所述冷却水循环罐具有进行将所述模具冷却的冷却水的脱氧的脱氧装置,贮存所述冷却水。
[0010]所述加压装置与所述冷却水循环罐连通,将加压后的冷却水向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压送并且将气体向所述第一冷却水路供给。
[0011]所述中间罐贮存从所述第一冷却水路排出的冷却水并且向大气开放。
[0012]所述第一冷却水返回装置使在所述中间罐中贮存的冷却水返回所述冷却水循环罐。
[0013]因此,由加压装置加压后的冷却水被向第一冷却水路压送并且将气体向第一冷却水路供给,从第一冷却水路排出的冷却水贮存在向大气开放的中间罐,通过第一冷却水返回装置使在中间罐中贮存的冷却水返回具有脱氧装置的冷却水循环罐。
[0014]S卩,供给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以由加压装置供给的气体量使氧浓度提高。因此,在该冷却水返回冷却水循环罐之前,暂时向向大气开放的中间罐贮存。由此,从冷却水抽去气体,故而提高的氧浓度下降。其结果,能够抑制在冷却水循环罐设有的脱氧装置的脱氧效果变差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适用于铝压铸产品的模具的实施例1的模具的冷却装置的整体系统图;
[0016]图2是适用于铝压铸产品的模具的实施例1的模具的冷却装置的整体系统图,是说明模具冷却时的冷却水的流动的说明图;
[0017]图3是表示对应于中间罐的水量的第一冷却水返回栗电动机的间歇运转例的时间图。
[0018]标记说明
[0019]2:模具
[0020]3:冷却水循环罐
[0021]31:脱氧装置(脱氧装置)
[0022]4:加压装置(加压装置)
[0023]41:加压装置主体
[0024]5:中间罐
[0025]51:水位传感器
[0026]7:冷却水循环驱动控制器
[0027]11:第一冷却水路
[0028]12:第二冷却水路
[0029]13: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
[0030]13p:循环罐出侧栗
[0031]14:第一入侧冷却水路(加压装置)
[0032]15:第二入侧冷却水路(冷却水供给装置)
[0033]16:出侧冷却水路
[0034]17:第一冷却水返回水路(第一冷却水返回装置)
[0035]17p:第一冷却水返回栗(第一冷却水返回装置)
[0036]18:第二冷却水返回水路(第二冷却水返回装置)
[0037]18p:第二冷却水返回栗(第二冷却水返回装置)
[0038]W:冷却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对实现本发明的模具的冷却装置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0040]【实施例1】
[0041]首先,对构成进行说明。
[0042]图1表示适用于铝压铸产品的模具的实施例1的模具的冷却装置的整体系统图。以下,基于图1说明模具的冷却装置的构成。
[0043]实施例1的模具的冷却装置I适用于车辆的变速箱等铝压铸产品的模具。该模具2的冷却装置I具有模具2、冷却水循环罐3、加压装置4(加压装置)、中间罐5、纯水供给装置6以及冷却水循环驱动控制器7。
[0044]另外,模具2的冷却装置I作为将模具2冷却的冷却水W的水路,具有第一冷却水路
11、第二冷却水路12、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13、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加压装置)、第二入侧冷却水路15(冷却水供给装置)、出侧冷却水路16、第一冷却水返回水路17(第一冷却水返回装置)、第二冷却水返回水路18(第二冷却水返回装置)以及纯水供给水路19。
[0045]所述模具2为压铸机具有的模具2。该模具2由压铸机具有的固定模具部和可动模具部构成。另外,可动模具部在相对于固定模具部的对合面垂直的方向上可往复移动地设置。
[0046]另外,模具2具有第一冷却水路11和第二冷却水路12。经由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将由加压装置4加压的加压冷却水(冷却水)和气体向所述第一冷却水路11供给。另外,第一冷却水路11的直径比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小。经由第二入侧冷却水路15将通常冷却水(冷却水)从冷却水循环罐3向所述第二冷却水路12供给。在此,“通常冷却水”是指,在冷却水循环罐3中贮存的冷却7KW,是未被加压的冷却水W,通常冷却水是为了与加压冷却水区别而使用的。
[0047]所述冷却水循环罐3贮存冷却水W。该冷却水循环罐3如图1所示,具有脱氧装置31(脱氧装置)、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13。所述脱氧装置31进行在冷却水循环罐内贮存的冷却水W的脱氧。所述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13的一端与冷却水循环罐3连结,另一端与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和第二入侧冷却水路15连通。在该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13设有循环罐出侧栗13ρ ο循环罐出侧栗13p通过驱动(运转)将冷却水循环罐内的冷却水W经由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13向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和第二入侧冷却水路15供给。
[0048I所述加压装置4具有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和加压装置主体41。所述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水路11连通,另一端与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13连通。在该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设有加压装置主体41。所述加压装置主体41由将冷却水W加压、高压压送的加压栗411和将气体向冷却水Wl吹附压送的气体吹送装置412构成。另外,气体吹送装置412获取外界气体。该加压栗411利用比通常冷却水高压的加压冷却水将从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13供给的冷却水W从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向第一冷却水路11压送,并且通过气体吹送装置412进行气体吹送(气体的吹附),反复进行通水(压送)和干燥。通过这样的加压装置主体41的加压栗411和气体吹送装置412的动作,在冷却水W从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向第一冷却水路11流动时,使冷却水W容易向比第一入侧冷却水路14小径的第一冷却水路11流动。
[0049]所述第二入侧冷却水路15的一端与第二冷却水路12连通,另一端与循环罐出侧冷却水路13连通。
[0050]所述出侧冷却水路16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水路11连通,另一端配置在中间罐5的上方并且向中间罐内开口。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