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材料基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7354发布日期:2018-06-12 06:3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材料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材料的重要特征包括:超材料通常是具有新奇人工结构的复合材料;“超材料“具有超常的物理性质(往往是自然界的材料中所不具备的);超材料性质由构成材料的本征性质及其中的人造微结构共同决定。超材料一般包括基材及附着在基材上的人造微结构。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陶瓷、高分子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或铁磁材料作为基材来制备超材料。

然而现有的超材料基材的性能较差,例如,密度较大、介电损耗较高、加工性差、耐环境性能不好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材料基材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超材料基材的性能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超材料基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苯醚、二氧化钛、硅灰石以及硅烷偶联剂按比例进行共混,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烘干后,热压成型,制得超材料基材。

在上述方法中,采用球磨方式,实施的将聚苯醚、二氧化钛、硅灰石以及硅烷偶联剂按比例进行共混的步骤。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使用全方位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球磨,其中,全方位行星式球磨机使用0.5mm~4mm的锆珠,球磨时间为4小时~10小时。

在上述方法中,在100℃~120℃的温度下将混合物料烘干,烘干时间为1.5~2小时。

在上述方法中,采用热压机,在温度为200~330℃、压力为6~12MPa的条件下,实施热压成型,且热压成型的持续时间为0.3~3h。

在上述方法中,制得的超材料基材按质量份数包括100份的聚苯醚、50~200份的二氧化钛、10~40份的硅灰石以及0.1~5份的硅烷偶联剂。

在上述方法中,制得的超材料基材按质量份数包括100份的聚苯醚、60~150份的二氧化钛、12.5~25份的硅灰石以及0.1~3.75份的硅烷偶联剂。

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通过覆铜工艺在超材料基材的表面处覆铜箔,制得覆铜箔的超材料基材。

在上述方法中,铜箔的厚度为0.005mm~0.009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超材料基材以及覆铜箔的超材料基材。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超材料基材的方法,通过在聚苯醚树脂中均匀混入合适的陶瓷粉组合以及助剂,使最终制得的超材料基材的密度低于2g/cm3,损耗正切角<10-3,且超材料基材的加工性、耐环境性能优良。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超材料基材具有低密度低介电常数、低损耗的性能且加工性能和耐环境性能优异,因此,该超材料基材可以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或设备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备超材料基材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制备超材料基材的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制备超材料基材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中的S101所示,将聚苯醚、二氧化钛、硅灰石以及硅烷偶联剂按比例进行共混,得混合物料。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球磨方式,通过使用全方位行星式球磨机将各物料进行共混,其中,全方位行星式球磨机使用0.5mm~4mm的锆珠,球磨时间为4小时~10小时。以及在该步骤中,按质量分数计,各物料组分的比例为:100份的聚苯醚、50~200份的二氧化钛、10~40份的硅灰石以及0.1~5份的硅烷偶联剂。在优选实施例中,各物料组分的比例为:100份的聚苯醚、60~150份的二氧化钛、12.5~25份的硅灰石以及0.1~3.75份的硅烷偶联剂。其中,聚苯醚为产品主体材料,二氧化钛用来调节最终制得的超材料基材的介电常数,聚苯醚和二氧化钛两者之间的比例直接影响产品密度、介电常数、介电损耗,成型工艺、机械性能、加工性能等;硅灰石主要用来改善最终制得的超材料基材的热稳定性;偶联剂主要用来改善二氧化钛和硅灰石与聚苯醚的相容性,提高最终制得的超材料基材的均匀性。

然后,如图1中的S103所示,将混合物料烘干后,热压成型,制得超材料基材。在优选实施例中,在100℃~120℃,优选110℃的温度下将混合物料烘干,烘干时间为1.5~2小时,烘干后将混合物料装入模具中,采用热压机,在温度为200~330℃、压力为6~12MPa的条件下进行热压成型,其中,热压成型的持续时间为0.3~3h,优选地为0.5~2小时。

此外,还可以通过覆铜工艺在所制得的超材料基材的表面处覆铜箔,制得覆铜箔的超材料基材。其中,铜箔的厚度为0.005mm~0.009mm,该厚度有助于覆铜工艺的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超材料基材的方法,通过在聚苯醚树脂中均匀混入合适的陶瓷粉组合以及助剂,使最终制得的超材料基材的密度低于2g/cm3,损耗正切角<10-3,且超材料基材的加工性、耐环境性能优良。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超材料基材具有低密度低介电常数、低损耗的性能且加工性能和耐环境性能优异,因此,该超材料基材可以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或设备中。

实施例1

按质量份数,将100份的聚苯醚、60份的二氧化钛、12.5份的硅灰石以及0.125份的硅烷偶联剂使用全方位行星式球磨机,采用0.5mm的锆珠进行球磨共混,球磨4小时,得混合物料。然后将混合物料在100℃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烘干后,烘干后将混合物料装入模具中,在200℃、压力为6MPa的条件下进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持续时间为3h,制得超材料基材。

实施例2

按质量份数,将100份的聚苯醚、62.5份的二氧化钛、18.75份的硅灰石以及0.625份的硅烷偶联剂使用全方位行星式球磨机,采用4mm的锆珠进行球磨共混,球磨10小时,得混合物料。然后将混合物料在120℃的温度下烘干1.5小时,烘干后,烘干后将混合物料装入模具中,在330℃、压力为12MPa的条件下进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持续时间为0.3h,制得介电常数为2~4的超材料基材。

实施例3

按质量份数,将100份的聚苯醚、150份的二氧化钛、25份的硅灰石以及0.1份的硅烷偶联剂使用球磨机,进行球磨共混,球磨时间为5小时,得混合物料。然后将混合物料在100℃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烘干后,烘干后将混合物料装入模具中,在300℃、压力为10MPa的条件下进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持续时间为0.5h,制得介电常数为4~6的超材料基材。

实施例4

按质量份数,将100份的聚苯醚、200份的二氧化钛、10份的硅灰石以及3.75份的硅烷偶联剂使用球磨机,进行球磨共混,球磨时间为5小时,得混合物料。然后将混合物料在110℃的温度下烘干1.5小时,烘干后,烘干后将混合物料装入模具中,在300℃、压力为7MPa的条件下进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持续时间为2h,制得介电常数为6~8的超材料基材。

实施例5

按质量份数,将100份的聚苯醚、50份的二氧化钛、40份的硅灰石以及5份的硅烷偶联剂使用球磨机,进行球磨共混,球磨时间为5小时,得混合物料。然后将混合物料在110℃的温度下烘干1.5小时,烘干后,烘干后将混合物料装入模具中,在300℃、压力为7MPa的条件下进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持续时间为2h,制得介电常数为8~10的超材料基材。通过覆铜工艺在所制得的超材料基材的表面处覆铜箔,制得覆铜箔的超材料基材,铜箔的厚度为0.005mm~0.009mm。

通过将制得的超材料基材进行数控机床(CNC)加工后,进行对各个实施例中的超材料基材进行介电测试、环境测试。由测试结果可知,各个实施例中的超材料基材的介电常数均在10以下,甚至介电常数为2,且超材料基材的密度均低于2g/cm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