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高分子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所构成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特征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黏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按照应用功能分类,高分子材料又可以分为通用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它是指用以制造人体内脏、体外器官、药物剂型及医疗器械的聚合物材料,由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多用于人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一般对其性能的要求比其他种类要求更加苛刻,不仅需要其具有通用高分子材料具备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还需要其使用安全性好,绿色环保,与医疗用品中其他材料的适应性佳,与人体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的相容性优异。随着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展,人们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性能,提高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性能非常必要。
申请公布号为cn10776003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高分子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有机硅树脂20-40份、柏木油10-20份、钛酸酯偶联剂5-15份、抗冲击改性剂4-12份、油酰氨基酸钠8-18份、氧化聚乙烯蜡5-17份、纳米锌2-6份、氯化羟铝二元醇10-20份、纳米二氧化钛4-12份、百蕊草水提取物10-20份,此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安全环保,使用寿命长,但是其采用纳米锌、氯化羟铝二元醇、纳米二氧化钛、百蕊草水提取物协同提高抗菌性,这些添加剂的大量添加会影响材料综合性能,使得加工成型困难,另外,随着这些材料的长时间使用,这些物质会从高分子基体材料中渗透处理,进而影响材料的抗菌性能,导致材料使用寿命降低。
因此,开发一种抗菌效果显著,综合性能优异的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复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设备依赖性不高,原料易得,价格低廉,适合规模化生产,制备得到的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具有制备成本低廉,抗菌效果显著、机械性能和耐候性优异、耐热性更佳、对人体皮肤无刺激,适应性好,安全环保,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加聚物的制备:将香草醛缩丙酮、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乙烯基磺酸、三乙基乙烯硅烷(六氟乙酰丙酮)银、引发剂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75-85℃下搅拌反应6-8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3-5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90℃下干燥至恒重;
ⅱ离子交换: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加聚物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并向其中加入噻唑兰,在60-80℃下搅拌反应10-12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3-5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90℃下干燥至恒重;
ⅲcu-zn-ce-o的制备:将锌盐、铜盐和铈盐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螯合剂,混合均匀,得到悬浮液;然后将得到的悬浮液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晶化反应釜中,在150-180℃温度条件下反应18-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出沉淀,洗涤、抽滤,最后将得到的样品在100-120℃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再置于马弗炉中,以5-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600-700℃后,焙烧10-13h,冷却至室温,碾磨过100-200目目筛,得到cu-zn-ce-o;
ⅳ材料的成型:将经过步骤ⅱ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后的加聚物、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cu-zn-ce-o、偶联剂、环氧改性聚氨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到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
优选地,步骤ⅰ中所述香草醛缩丙酮、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乙烯基磺酸、三乙基乙烯硅烷(六氟乙酰丙酮)银、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1:1:0.2:1:0.01:(10-15)。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选自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沸点溶剂选自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氦气、氖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ⅱ中所述加聚物、n-甲基吡咯烷酮、噻唑兰的质量比为1:(5-10):0.3。
优选地,步骤ⅲ中所述锌盐、铜盐、铈盐、去离子水、螯合剂的质量比为1:1:0.1:(20-30):(0.1-0.2)。
优选地,所述锌盐选自氯化锌、硝酸锌、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铜盐选自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铈盐选自氯化铈、硝酸铈、硫酸铈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螯合剂选自柠檬酸、柠檬酸钠、酒石酸和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ⅳ中所述离子交换后的加聚物、cu-zn-ce-o、偶联剂、环氧改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0.1:0.02:(1-2)。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kh560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挤出成型成型工艺如下:加热温度为220-230℃,机头挤出温度为235-250℃,挤出机主螺杆转速150-160r/min,加料转速200-220r/min。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采用上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对设备依赖性不高,反应条件温和,适合规模化生产。
2)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克服了传统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抗菌效果不佳,材料稳定性不好,易出现外渗现象,耐候性、机械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具有制备成本低廉,抗菌效果显著、机械性能和耐候性优异、耐热性更佳、对人体皮肤无刺激,适应性好,安全环保,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3)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通过单体香草醛缩丙酮、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乙烯基磺酸、三乙基乙烯硅烷(六氟乙酰丙酮)银共聚制得加聚物,不仅综合性能优异,而且具有这种结构的材料抗菌效果非常好,结合了磺酰胺、香草醛、银离子的抗菌优势,使得抗菌种类更多,效果更佳,且引入含氟结构,有利于提高其耐候性和机械力学性能;添加cu-zn-ce-o,不仅起到增强作用,也能进一步提高抗菌范围和效果,特别是铈元素的加入,更有利于提高抗菌性能;最后同环氧改性聚氨酯共混改性,结合了加聚物和聚氨酯材料的优异性能,生物相容性好,适应性强,通过环氧基的交联作用,使得各材料各成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环氧改性聚氨酯为预先制备,制备方法参考: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技术研究,材料化学,2017,7(1),99-105;其他原料购自摩贝(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加聚物的制备:将香草醛缩丙酮1kg、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1kg、乙烯基磺酸0.2kg、三乙基乙烯硅烷(六氟乙酰丙酮)银1kg、异丙苯过氧化氢0.01kg溶于二甲亚砜10kg中,在氮气氛围75℃下搅拌反应6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3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下干燥至恒重;
ⅱ离子交换: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加聚物1kg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5kg中,并向其中加入噻唑兰0.3kg,在60℃下搅拌反应10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3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下干燥至恒重;
ⅲcu-zn-ce-o的制备:将氯化锌1kg、氯化铜1kg和氯化铈0.1kg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20kg中,再加入柠檬酸0.1kg,混合均匀,得到悬浮液;然后将得到的悬浮液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晶化反应釜中,在150℃温度条件下反应18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出沉淀,洗涤、抽滤,最后将得到的样品在100℃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再置于马弗炉中,以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600℃后,焙烧10h,冷却至室温,碾磨过100目目筛,得到cu-zn-ce-o;
ⅳ材料的成型:将经过步骤ⅱ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后的加聚物1kg、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cu-zn-ce-o0.1kg、硅烷偶联剂kh5500.02kg、环氧改性聚氨酯1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到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所述挤出成型成型工艺如下:加热温度为220℃,机头挤出温度为235℃,挤出机主螺杆转速150r/min,加料转速200r/min。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采用上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实施例2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加聚物的制备:将香草醛缩丙酮1kg、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1kg、乙烯基磺酸0.2kg、三乙基乙烯硅烷(六氟乙酰丙酮)银1kg、叔丁基过氧化氢0.01k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11kg中,在氦气氛围77℃下搅拌反应6.5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4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2℃下干燥至恒重;
ⅱ离子交换: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加聚物1kg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6kg中,并向其中加入噻唑兰0.3kg,在65℃下搅拌反应10.5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4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2℃下干燥至恒重;
ⅲcu-zn-ce-o的制备:将硝酸锌1kg、硫酸铜1kg和硝酸铈0.1kg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23kg中,再加入柠檬酸钠0.12kg,混合均匀,得到悬浮液;然后将得到的悬浮液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晶化反应釜中,在160℃温度条件下反应2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出沉淀,洗涤、抽滤,最后将得到的样品在105℃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再置于马弗炉中,以6℃/min升温速率升温至620℃后,焙烧11h,冷却至室温,碾磨过120目目筛,得到cu-zn-ce-o;
ⅳ材料的成型:将经过步骤ⅱ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后的加聚物1kg、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cu-zn-ce-o0.1kg、硅烷偶联剂kh5700.02kg、环氧改性聚氨酯1.2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到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所述挤出成型成型工艺如下:加热温度为223℃,机头挤出温度为239℃,挤出机主螺杆转速153r/min,加料转速205r/min。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采用上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实施例3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加聚物的制备:将香草醛缩丙酮1kg、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1kg、乙烯基磺酸0.2kg、三乙基乙烯硅烷(六氟乙酰丙酮)银1kg、偶氮二异丁腈0.01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13kg中,在氖气氛围80℃下搅拌反应7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4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5℃下干燥至恒重;
ⅱ离子交换: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加聚物1kg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8kg中,并向其中加入噻唑兰0.3kg,在70℃下搅拌反应11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4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5℃下干燥至恒重;
ⅲcu-zn-ce-o的制备:将硫酸锌1kg、硝酸铜1kg和硫酸铈0.1kg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25kg中,再加入酒石酸0.15kg,混合均匀,得到悬浮液;然后将得到的悬浮液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晶化反应釜中,在165℃温度条件下反应21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出沉淀,洗涤、抽滤,最后将得到的样品在110℃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再置于马弗炉中,以8℃/min升温速率升温至650℃后,焙烧12h,冷却至室温,碾磨过150目目筛,得到cu-zn-ce-o;
ⅳ材料的成型:将经过步骤ⅱ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后的加聚物1kg、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cu-zn-ce-o0.1kg、硅烷偶联剂kh5600.02kg、环氧改性聚氨酯1.5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到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所述挤出成型成型工艺如下:加热温度为225℃,机头挤出温度为245℃,挤出机主螺杆转速156r/min,加料转速210r/min。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采用上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实施例4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加聚物的制备:将香草醛缩丙酮1kg、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1kg、乙烯基磺酸0.2kg、三乙基乙烯硅烷(六氟乙酰丙酮)银1kg、引发剂0.01kg溶于高沸点溶剂14kg中,在氩气氛围83℃下搅拌反应7.5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5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8℃下干燥至恒重;所述引发剂是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按质量比2:1:3: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高沸点溶剂是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3:5:2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ⅱ离子交换: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加聚物1kg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9kg中,并向其中加入噻唑兰0.3kg,在77℃下搅拌反应11.5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5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8℃下干燥至恒重;
ⅲcu-zn-ce-o的制备:将锌盐1kg、铜盐1kg和铈盐0.1kg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28kg中,再加入螯合剂0.18kg,混合均匀,得到悬浮液;然后将得到的悬浮液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晶化反应釜中,在170℃温度条件下反应23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出沉淀,洗涤、抽滤,最后将得到的样品在115℃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再置于马弗炉中,以9℃/min升温速率升温至690℃后,焙烧12.5h,冷却至室温,碾磨过190目目筛,得到cu-zn-ce-o;所述锌盐是氯化锌、硝酸锌、硫酸锌按质量比2:3: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铜盐是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按质量比1:1:2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铈盐是氯化铈、硝酸铈、硫酸铈按质量比2:3: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螯合剂是柠檬酸、柠檬酸钠、酒石酸、苹果酸按质量比1:1:2:3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ⅳ材料的成型:将经过步骤ⅱ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后的加聚物1kg、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cu-zn-ce-o0.1kg、偶联剂0.02kg、环氧改性聚氨酯1.9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到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所述偶联剂是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kh560按质量比2:1:3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挤出成型成型工艺如下:加热温度为228℃,机头挤出温度为248℃,挤出机主螺杆转速158r/min,加料转速215r/min。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采用上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实施例5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加聚物的制备:将香草醛缩丙酮1kg、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1kg、乙烯基磺酸0.2kg、三乙基乙烯硅烷(六氟乙酰丙酮)银1kg、偶氮二异庚腈0.01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15kg中,在氮气氛围85℃下搅拌反应8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5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90℃下干燥至恒重;
ⅱ离子交换: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加聚物1kg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10kg中,并向其中加入噻唑兰0.3kg,在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并将析出的聚合物用乙醇洗涤5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90℃下干燥至恒重;
ⅲcu-zn-ce-o的制备:将硝酸锌1kg、硫酸铜1kg和硫酸铈0.1kg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30kg中,再加入苹果酸0.2kg,混合均匀,得到悬浮液;然后将得到的悬浮液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晶化反应釜中,在180℃温度条件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出沉淀,洗涤、抽滤,最后将得到的样品在120℃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再置于马弗炉中,以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700℃后,焙烧13h,冷却至室温,碾磨过200目目筛,得到cu-zn-ce-o;
ⅳ材料的成型:将经过步骤ⅱ制备而成的离子交换后的加聚物1kg、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cu-zn-ce-o0.1kg、硅烷偶联剂kh5500.02kg、环氧改性聚氨酯2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加入到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得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所述挤出成型成型工艺如下:加热温度为230℃,机头挤出温度为250℃,挤出机主螺杆转速160r/min,加料转速220r/min。
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采用上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对比例
本例提供一种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按照中国发明专利cn107760035
a实施例一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所述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和测试方法见表1。
表1
从表1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与现有技术中的高分子材料相比,阻燃及抗菌效果更明显,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更加优异,且具有更佳的生物相容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