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共聚碳酸酯,包含如下结构:1)来源于式(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其中,x1、x2分别独立的表示c1-c10的亚烷基、c6-c20的亚芳基或仅表示化学键,和2)来源于式(i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其中,y1、y2分别独立的表示的c1-c10的亚烷基或仅表示化学键;优选地,所述式(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所述式(i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与式(ii)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99~99:1,优选30:70~80:20,更优选50:50~70:30。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碳酸酯还任选地包括源于式(v)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其中,z1、z2分别独立的表示c1-c10的亚烷基、c6-c20的亚芳基,m、n的数值分别独立的为0、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v)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其含量为0-60%mol,优选为10-40mol%,相对于构成所述共聚碳酸酯的式(i)和式(ii)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总摩尔量。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式(v)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选自2,5-双甲硫醚醇-3,4-亚乙基二硫噻吩、2,5-双乙硫醚醇-3,4-亚乙基二硫噻吩、2,5-双丙硫醚醇-3,4-亚乙基二硫噻吩、2,5-双苯甲硫醚醇-3,4-亚乙基二硫噻吩、2,5-双苯乙硫醚醇-3,4-亚乙基二硫噻吩、2,5-双苯丙硫醚醇-3,4-亚乙基二硫噻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2,5-双甲硫醚醇-3,4-亚乙基二硫噻吩。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碳酸酯的折射率为1.60-1.71。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基于共聚碳酸酯的总重量计,包含0-6wt%的选自以下的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脱模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阻燃剂、红外线屏蔽剂、荧光染料、颜料、光扩散剂、强化填充剂、其它的树脂或弹性体。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包含式(i)和式(ii)对应的二羟基化合物与与碳酸二酯进行熔融酯交换法制得共聚碳酸酯。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共聚碳酸酯制备得到的透明、半透明或者有色的成型件、挤出物。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共聚碳酸酯与其它热塑性聚合物的共混物,所述其它热塑性聚合物选自双酚a型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苯乙烯(ps)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折射率、低双折射共聚碳酸酯,包含如下结构:来自含有环硫醚结构的噻吩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自双联苯结构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所述的共聚碳酸酯还具有较低的雾度、低色散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好的加工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黎雷 王磊 曾伟 赵欣 王玉彬 魏志涛 李凤闯 李强 张怀强 隋东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