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蝗虫消化道菌群鉴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死亡的东亚飞蝗成虫若干只,放入70%-80%的酒精中浸泡8s-12s;(2)、在无菌操作下取出虫体并置于0.1%升汞液中消毒1.5-2.5min;(3)、将消毒后的虫体移入灭菌水中清洗,然后进行无菌解剖;(4)、取出虫体的消化道,在灭菌研钵中研磨;(5)、将研磨液用灭菌水稀释至1
×
10-1-1
×
10-8
;(6)、用平板稀释法或涂抹法进行分离;(7)、分别置于25℃-30℃的智能光照培养箱和厌氧培养箱中培养70-74h;(8)、挑取表征各异的菌落在na平板上划线、纯化、培养;(9)、将纯化后菌落再分别移植斜面培养,并依次编号;(10)、将分离纯化的各类细菌菌株进行菌体形态染色,观察培养形状并测试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鉴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蝗虫消化道菌群鉴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1)中,将东亚飞蝗成虫放入75%的酒精中浸泡10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蝗虫消化道菌群鉴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对虫体消毒2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蝗虫消化道菌群鉴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3)中,在蜡盘中进行无菌解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蝗虫消化道菌群鉴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5)中,分别稀释至1
×
10-6
、1
×
10-7
和1
×
10-8
三个稀释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蝗虫消化道菌群鉴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7)中,在培养箱中培养72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蝗虫消化道菌群鉴定方法,(1)、选取死亡的东亚飞蝗成虫放入酒精中浸泡;(2)、取出虫体并置于0.1%升汞液中消毒;(3)、移入灭菌水中清洗,进行无菌解剖;(4)、取出虫体消化道研磨;(5)、将研磨液用灭菌水稀释;(6)、用平板稀释法或涂抹法进行分离;(7)、分别置于智能光照培养箱和厌氧培养箱中培养;(8)、挑取表征各异的菌落在NA平板上划线、纯化、培养;(9)、将纯化后菌落再分别移植斜面培养,并依次编号;(10)、进行菌体形态染色,观察培养形状并测试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鉴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东亚飞蝗对肠炎病的防控能力,在雨季肠炎病泛滥时,使东亚飞蝗的产量提高50%左右。左右。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鹏 张天雨 肖凌云 张小茹 朱丹阳 高鸿鑫 孙倩 李艳 刘锦 张凯 迟宝杰 印展 刘玉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聊城三鼎蝗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