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前轮内倾角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0537发布日期:2019-01-18 19:2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前轮内倾角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前轮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前轮内倾角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动车领域所应用的悬架系统基本为整体式悬架和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前者为整体式前梁,舒适性能低,且倾角为不可调,后者为独立悬架,舒适性能相对提高,但前轮主销内倾角属于非可调形式,一旦车辆行驶过久出现磨胎吃胎现象,因受制于其悬架的结构,基本不能再调整车轮参数,车辆在这种情况下行驶,前轮会加速磨损直至报废,给使用者带来损失。

传统可调式独立悬架,一般是通过上摆臂球头处的螺纹调节,其不足之处是不能一步到位,若调整的倾角不对,则需要拆除上摆臂球头重新调整螺纹来调节;或者通过调整垫片来调节上摆臂,其不足之处也是不能一步调整到位,若倾角不对则需要逐次增减垫片来进行调节;或者通过偏心螺栓调节,但此方式适合于轮胎已出现磨胎现象时而使用的机械外加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前轮内倾角调节方便且调节精度高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调节前轮内倾角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包括车架、摆臂、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摆臂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摆臂和右摆臂,左摆臂包括左上摆臂和左下摆臂,右摆臂包括右上摆臂和右下摆臂,左上摆臂和左下摆臂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左前轮主销的两端,右上摆臂和右下摆臂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右前轮主销的两端,左下摆臂和右下摆臂的另一端分别与车架连接,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调节机构与车架可调节间距的连接,第二调节机构安装在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之间,用于调节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转轴和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调节间距的槽孔,左上摆臂和左下摆臂分别通过转轴与连接板可调节的连接,连接板与车架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的上端设有槽孔,下端设有安装孔,连接板通过槽孔与左上摆臂或右上摆臂可调节的连接,连接板通过安装孔与左下摆臂或右下摆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为两侧垂直折弯的板,槽孔和安装孔分别位于两侧折弯部的上端和下端。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挡板、顶杆和弹簧;挡板具有两个,挡板为两端垂直折弯的板,挡板的两端折弯部安装在转轴的两端,两个挡板通过转轴分别安装在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上,挡板的中间部分与左上摆臂或右上摆臂之间具有预设的间距,挡板围合在连接板的外侧;顶杆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挡板的中间部分与连接板连接,并且顶杆与两个挡板为可调节连接;弹簧套在顶杆中间,并位于两个挡板之间,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顶杆两端设有外螺纹,顶杆与挡板通过两个螺母可调节的固定连接,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护板,护板的两端垂直折弯,护板安装在顶杆上,护板的两侧折弯部分分别与两侧的挡板贴合,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护板的两侧折弯部连接。

进一步地,顶杆与连接板通过螺帽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左上摆臂、左下摆臂、右上摆臂和右下摆臂均一端设有一个安装孔,另一端设有间隔开的两个安装孔,并且两端的安装孔相互垂直,左上摆臂、左下摆臂、右上摆臂和右下摆臂具有两个安装孔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调节机构与车架连接。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可调节前轮内倾角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由于左下摆臂和右下摆臂分别与车架固定连接,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分别通过第一调节机构与车架可调节间距的连接,使得第一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座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分别和车架的间距,从而可分别调节左前轮和右前轮主销的倾角,降低车胎的磨损,并且在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可进一步的调节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起到间距补充作用,可调节前轮主销的内倾角。本例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可便捷精确的调整摆整汽车前轮内倾角,使得前轮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调节前轮内倾角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本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在现有的技术上增加了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使得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具有调节前轮内倾角的功能。

如图1所示,本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主要包括车架1、摆臂2、第一调节机构3和第二调节机构4。摆臂2的一端与前轮5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调节机构3与车架1连接,第二调节机构4安装在摆臂2之间,第一调节机构3和第二调节机构4用于调节摆臂2与车架1的间距,实现对前轮5内倾角的调节。

具体的,摆臂2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摆臂21和右摆臂22,左摆臂21包括左上摆臂211和左下摆臂212,右摆臂22包括右上摆臂221和右下摆臂222。左上摆臂211、左下摆臂212、右上摆臂221和右下摆臂222均呈近似“Y”型结构,一端具有一个安装孔,另一端具有间隔开的两个安装孔,并且两端的安装孔相互垂直。左上摆臂211和左下摆臂212具有一个安装孔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左前轮羊角轴上,即安装在前轮主销上,对应的,右上摆臂221和右下摆臂222具有一个安装孔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右前轮羊角轴上。

如图2所示,第一调节机构3包括转轴31和连接板32,转轴31主要起连接作用,也可用销轴或者螺栓代替。连接板32为两侧垂直折弯的板,为了简约材料,连接板32两侧折弯部的中部掏空,在连接板21两侧折弯部的上端设有水平的槽孔,下端设有圆孔作为安装孔,连接板32的上端通过转轴31可调节的安装到左上摆臂211或右上摆臂221上,连接板32的下端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安装到左下摆臂212或右下摆臂222上,由于左上摆臂211、左下摆臂212、右上摆臂221和右下摆臂222的一端均具有两个安装孔,故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32安装,即共有四个连接板32。四个连接板32分别与车架1固定连接,从而左下摆臂212和右下摆臂222相对于车架1可上下转动,左上摆臂211和右上摆臂221相对车架1可上下转动,还可调节左右方向的间距。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32的个数可根据摆臂2的具体结构设置,如摆臂的两端均只有一个安装孔,则左右两侧的摆臂各安装一个了第一调节机构3即可。

第二调节机构4包括挡板41、顶杆42和弹簧43,本例中具有两个第二调节机构4,并且平行设置,第二调节机构4安装在左上摆臂211和右上摆臂221之间,用于调节左上摆臂211和右上摆臂221之间的距离,即调节左上摆臂211和右上摆臂221各种与车架1之间的间距。挡板41为两端垂直折弯的板,挡板41的两侧折弯部分设有圆孔,挡板41通过圆孔安装在转轴31的两端,即挡板41可转动的安装在左上摆臂211或右上摆臂221上,但是挡板41相对左上摆臂211或右上摆臂221左右方向是不能调节的。顶杆42穿在两个挡板41中间,并且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连接板32固定连接,顶杆42相对于挡板41是可以左右移动的,顶杆42两端设有外螺纹,顶杆42两端的端部通过螺帽固定在连接板32上,再通过两个螺母与挡板41固定,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挡板41的两侧,两个螺母可锁住顶杆42。弹簧43套在顶杆42的中间,并位于左右两侧的挡板41之间,弹簧43处于被压缩状态,故弹簧43给两侧的挡板41提供一个推力,及弹簧43分别给左上摆臂211和右上摆臂221提供一个向外的推力。

为了提高第二调节机构4的稳定性及保护弹簧43,在弹簧43的外侧设有护板44,护板44的两端也垂直折弯,两端的折弯部安装在顶杆42上,弹簧43的两端与护板44两端的折弯部连接,护板44两端的折弯部也分别与两侧的挡板41贴合,护板44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可被弹簧43撑开。

本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的前轮内倾角的调节原理为:以左前轮调节为例说明,当发现左前轮主轴发生倾斜后,松开转轴31两端的螺母或螺钉,移动转轴31在挡板32槽孔中的位置,使得左上摆臂211左移或右移至合理位置,将左前轮的主轴调节到正常的角度后,将转轴31和挡板32固定,从而实现了左前轮内外倾角的调节。

在实际过程中,前轮发生向内倾斜的概率较大,故本例中设置专门辅助调节前轮内倾角的第二调节机构4,同样以左前轮为例,当发现左前轮主轴向内倾斜后,先松开挡板41一侧的靠近弹簧43的螺母,再缓慢松开另一侧的螺母,在松开另一侧的螺母的同时,在弹簧43的推力下,挡板41带动左上摆臂211向外移动,当左上摆臂211向外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两个螺母将挡板41锁住在顶杆42上,实现左前轮内倾角的调节,本次调节只需转动螺母即可,转动方便,从而调节方便,并且通过弹簧43的推力移动调节,可节约调节力,只需较小的力调节,故很容易能够调节到精确的位置,实现半自动调节。

本例的可调节前轮内倾角的双摆臂独立悬架系统,由于左下摆臂212和右下摆臂222分别与车架1固定连接,左上摆臂211和右上摆臂221分别通过第一调节机构3与车架1可调节间距的连接,使得第一调节机构3能够调节座左上摆臂211和右上摆臂221分别和车架1的间距,从而可分别调节左前轮和右前轮主销的倾角,降低车胎的磨损,并且在左上摆臂211和右上摆臂221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4,可进一步的调节左上摆臂和右上摆臂,起到间距补充作用,可调节前轮主销的内倾角。本例通过第一调节机构3和第二调节机构4可便捷精确的调整汽车前轮内倾角,使得前轮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和安全。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