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806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包括轮辋(1)和实心轮胎(2),其特征在于:轮辋(1)与实心轮胎(2)之间设有橡胶制成的支撑件(3),实心轮胎(2)与支撑件(3)卡合形成多个第一缓冲腔体(4),支撑件(3)与轮辋(1)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3)与轮辋(1)卡合形成多个第二缓冲腔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3)为环形支撑件,支撑件的外圆周面(31)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环形凹槽(38),第一环形凹槽(38)的底部设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第一凸条(32),相邻的第一凸条(3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3),实心轮胎(2)内圆周面上设有多条与第一凸条(32)配合的第一卡槽(21),第一卡槽(21)将实心轮胎(2)内圆周面等分成多个密封面(22),实心轮胎(2)安装在支撑件(3)上时,第一凸条(32)与第一卡槽(21)卡合,密封面(22)盖合第一凹槽(33)形成第一缓冲腔体(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条(32)垂直第一环形凹槽(38)底面并向外凸起,第一凸条(32)的凸起高度低于第一环形凹槽(38)的槽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凹槽(38)的两侧壁为倾斜面(34),第一环形凹槽(38)的开口宽度往下延伸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的内圆周面(35)设有多条向内凸起的第二凸条(36),相邻的第二凸条(36)之间形成向外凹陷的第二凹槽(37),轮辋(1)外侧壁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二环形凹槽(13),第二环形凹槽(13)底部设有多个向外凸起的凸块(11),相邻的凸块(11)之间形成第二卡槽(12),支撑件(3)安装在轮辋(1)上时,第二凸条(36)与第二卡槽(12)卡合,凸块(11)的端面盖合第二凹槽(37)形成第二缓冲腔体(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凸块(11)垂直第二环形凹槽(13)底面并向外凸起,凸块(11)的凸起高度低于第二环形凹槽(13)的槽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胎面的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辐(6),轮辐(6)与轮辋(1)一体式,轮辐(6)包括多条辐条(61),相邻的辐条(61)之间设有通孔(6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