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腰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8045发布日期:2020-04-17 18:2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腰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腰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达,汽车越来越普及,然而人们在开车时,由于久坐的缘故腰部亚健康的状态日益严重,因此汽车腰靠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有车一族们享受驾驶,享受舒适的车居生活必需品。

然而现有的腰靠有些注重舒适度,硬度不够,不能提供必要的腰部支撑。另一些腰靠注重支撑,材料的支撑度够,但舒适度不足,长期使用舒适度差,不能同时满足既有足够的支撑,又有良好的舒适度的要求。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腰靠不能同时满足既有足够的支撑,又有良好的舒适度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腰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腰靠不能同时满足既有足够支撑,又有良好的舒适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腰靠,包括腰托和背靠,所述背靠与所述腰托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腰托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腰部中间位置的中间部、连接在所述中间部的两端并用于支撑人体腰侧部分的侧部,所述侧部的上边缘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上边缘,所述侧部的下边缘低于所述中间部的下边缘,所述中间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分别通过弧线结构向所述侧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圆滑过渡,所述侧部的外轮廓为圆滑的曲线结构;且所述腰托的长度方向沿人体腰部的周向弯曲,所述长度方向为从任一所述侧部的自由端向另一所述侧部的自由端的延伸方向;所述腰托包括用于和人体腰部接触的腰托前垫和用于与座椅靠背接触的腰托后衬,所述腰托前垫连接在所述腰托后衬上,所述腰托前垫为慢回弹记忆棉,所述腰托后衬为高密度海绵;所述背靠的轮廓形状为多边形,所述背靠包括用于和人体背部相接处的背靠前垫和用于与座椅靠背接触的背靠后衬,所述背靠前垫连接在所述背靠后衬上,所述背靠前垫为慢回弹记忆棉,所述背靠后衬为无纺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腰托内部还设有两个分别用于支撑人体腰椎两侧部位的第一弹性软垫,所述第一弹性软垫固定在所述腰托前垫和所述腰托后衬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软垫粘结在所述腰托前垫和腰托后衬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背靠内部还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脊椎部位的第二弹性垫体,所述第二弹性垫体位于所述背靠前垫和背靠后衬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垫体粘结在所述背靠前垫和背靠后衬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软垫和所述第二弹性垫体的材质均为凝胶。

进一步的,所述腰托与所述背靠通过魔术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背靠的外轮廓形状为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腰托和所述背靠上均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腰托前垫与所述腰托后衬之间、所述背靠前垫与所述背靠后衬之间均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车载腰靠包括腰托和背靠,腰托与背靠可拆卸的相连接,腰托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腰部中间位置的中间部和连接在中间部两端并用于支撑人体腰侧部分的侧部;侧部的上边缘高于中间部的上边缘,侧部的下边缘低于中间部的下边缘,中间部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均通过弧线结构向侧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过渡,侧部的外轮廓为曲线结构;腰托的长度方向沿人体腰部的周向弯曲,长度方向为从任一侧部的自由端向另一侧部的自由端的延伸方向;腰托包括用于和人体腰部接触的腰托前垫和用于与座椅靠背接触的腰托后衬,腰托前垫连接在腰托后衬上;背靠的轮廓形状为多边形,背靠包括用于和人体背部相接处的背靠前垫和用于与座椅靠背接触的背靠后衬,背靠前垫连接在背靠后衬上,腰托前垫与背靠前垫均为慢回弹记忆棉,腰托后衬为高密度海绵,背靠后衬为无纺布。

如此设置,该种形状结构的腰托和背靠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对人体的腰部、腰侧部及背部都形成了很好的支撑,并且通过将不同硬度的材料在结构上做连接和组合,高密度海绵和无纺布提供了足够的支撑,慢回弹记忆棉提供了足够的舒适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腰靠不能同时满足既有足够的支撑,又有良好的舒适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腰靠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腰靠双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腰靠三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靠后衬,2-背靠前垫,3-腰托后衬,4-腰托前垫,5-背靠,6-腰托,7-第一弹性软垫,8-第二弹性垫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腰靠,通过将不同硬度的材料在结构上做连接和组合,高密度海绵和无纺布提供了足够的支撑,慢回弹记忆棉提供了足够的舒适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腰靠不能同时满足既有足够的支撑,又有良好的舒适度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腰靠,包括腰托6和背靠5,背靠5的下端部分与腰托6可拆卸的相连接,腰托6包括用于支撑人体腰部中间位置的中间部61和连接在中间部61的两端、并用于支撑人体腰侧部分的侧部62,侧部62的上边缘高于中间部61的上边缘,侧部62的下边缘低于中间部61的下边缘,中间部61的上、下边缘均分别通过弧线结构向侧部62的上、下边缘圆滑过渡,侧部62的外轮廓为圆滑的曲线结构,且腰托6的长度方向沿人体腰部的周向弯曲,长度方向为从任一侧部62的自由端向另一侧部62的自由端的延伸方向;腰托6包括用于和人体腰部接触的腰托前垫4和用于与座椅靠背接触的腰托后衬3,腰托前垫4连接在腰托后衬3上,背靠5的轮廓形状为多边形,背靠5包括用于和人体背部相接处的背靠前垫2和用于与座椅靠背接触的背靠后衬1,背靠前垫2连接在背靠后衬1上;背靠前垫2和腰托前垫4均为慢回弹记忆棉,慢回弹记忆棉是一种开放式的细胞结构,具有温感减压的特性,也可以称作为一种温感减压材料,腰托后衬3为高密度海绵,背靠后衬1为无纺布,高密度海绵为每立方米海绵的重量达到45公斤以上的海绵。

如此设置,该种形状结构的腰托6和背靠5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对人体的腰部、腰侧部及背部都形成了很好的支撑,并且通过将不同硬度的材料在结构上做连接和组合,高密度海绵和无纺布提供了足够的支撑,慢回弹记忆棉提供了足够的舒适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腰靠不能同时满足既有足够的支撑,又有良好的舒适度的问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腰托6内部还设有两个分别用于支撑人体腰椎两侧部位的第一弹性软垫7,两个第一弹性软垫7固定在腰托前垫4和腰托后衬3之间,分别与人体的腰侧部分对应。如此设置,在与人体的腰侧部分对应设置第一弹性软垫7,进一步的分担腰部压力,提高舒适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弹性软垫7粘结在腰托前垫4和腰托后衬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软垫7是粘结在腰托前垫4和腰托后衬3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软垫7也可以是缝制或者铆接在腰托前垫4和腰托后衬3之间。如此设置,采用粘结的方式固定第一弹性软垫7,表面不会留有痕迹,腰托6整体更加美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背靠5内部还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脊椎部位的第二弹性垫体8,第二弹性垫体8位于背靠前垫2和背靠后衬1之间,且第二弹性垫体8的位置与人体脊椎部位相对应。如此设置,在人体脊椎部位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弹性垫体8,更加有效的分担人体背部压力,提高舒适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弹性垫体8粘结在背靠前垫2和背靠后衬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垫体8是粘结在背靠前垫2和背靠后衬1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垫体8也可以是缝制或者铆接在背靠前垫2和背靠后衬1之间。如此设置,采用粘结的方式固定第二弹性垫体8,表面不会留有痕迹,背靠5整体更加美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弹性软垫7和第二弹性垫体8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或者尼龙或者凝胶等等,优选的,第一弹性软垫7和第二弹性垫体8的材质为凝胶。如此设置,选用凝胶材质是因为它的弹性强,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软硬适中,提高舒适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腰托6的中间部61与背靠5的下边缘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如此设置,魔术贴廉价易得,使用方便,可以快捷的将腰托6与背靠5分开使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背靠5的外轮廓形状可以为四边形或者五边形或者六边形等等,优选的,背靠5的外轮廓形状为六边形。如此设置,经多次试验证明背靠5的外轮廓形状设置为六边形,减压效果最佳。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腰托6和背靠5上均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均匀排布。如此设置,腰托6和背靠5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不会造成使用者后背闷热潮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腰托前垫4与腰托后衬3之间和背靠前垫2与背靠后衬1之间均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方式为胶水粘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用线缝制或者用铆钉铆接的方式来进行连接。如此设置,采用粘结的方式固定,腰靠整体没有外露线头,更加美观,手感更加舒适。

根据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车载腰靠进行具体说明,请参考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车载腰靠包括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地腰托6和背靠5,腰托6和背靠5上均设有散热孔;腰托6整体形似“h”状、且它的外轮廓为曲线结构,腰托6的长度方向沿人体腰部的周向弯曲,长度方向为从任一侧部62的自由端向另一侧部62的自由端的延伸方向;腰托6包括用于和人体腰部接触的腰托前垫4、用于与座椅靠背接触的腰托后衬3和两个分别用于支撑人体腰椎两侧部位的第一弹性软垫7,第一弹性软垫7位于腰托前垫4和腰托后衬3之间、且三者粘结在一起;背靠5的轮廓形状为六边形,背靠5包括用于和人体背部相接处的背靠前垫2、用于与座椅靠背接触的背靠后衬1和用于支撑人体脊椎部位的第二弹性垫体8,第二弹性垫体8位于背靠前垫2和背靠后衬1之间、且三者粘结在一起;第一弹性软垫7和第二弹性垫体8的材质均为凝胶,背靠前垫2和腰托前垫4均为慢回弹记忆棉,腰托后衬3为高密度海绵,背靠后衬1为无纺布。

如此设置,腰托6和背靠5上均设有散热孔,不会造成使用者后背闷热;腰托6和背靠5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整个车载腰靠需要连接的地方均采用粘结的方式,整体外观无痕迹,更加美观;该形状结构的腰托6和背靠5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对人体的腰部、腰侧部及背部都形成了很好的支撑,并且通过将不同硬度的材料在结构上做连接和组合,高密度海绵和无纺布提供了足够的支撑,慢回弹记忆棉提供了足够的舒适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腰靠不能同时满足既有足够的支撑,又有良好的舒适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