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集电器及集电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9873发布日期:2020-06-12 16:25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轮式集电器及集电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电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轮式集电器及集电器组件。



背景技术:

集电器是电导轨中的核心装置。集电器是滑线系统中集电侧拾取电能的主要装置,它通过集电刷与导轨的滑动或滚动接触,将电能直接传导至用电设备,从而实现系统的移动供电。集电器由机械结构的张力装置和直接与导轨滑动或滚动接触的集电头两部分组成。

目前,现有专利的集电器多用于天车等大型起重设备,结构尺寸比较大、转弯半径较大(大于750mm)。而在建筑机械、食品机械等领域,越来越多地用到了电导轨,电导轨向小型化、小转弯等方向发展,因此对集电器提出新的要求:

(1)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需要防尘、防水、防漏电,因此集电器及滑触线需要设置在密闭的线槽内,集电器要在狭小空间的线槽内移动和小半径转弯。

(2)电导轨一般属于装配式设计,由于安装误差、加工误差等原因,与集电器接触的滑触线平整度不高,这就要求集电刷与滑触线能够很好的接触,保证集电器稳定持续供电。

(3)电导轨在作业过程中,集电器与滑触线的相对高度会时刻产生变化,为保证集电器不会对滑触线造成损坏,集电器就具有自动调高的功能。

目前,没有发现采用双导向杆、可自动调节高度的轮式集电器,没有发现与小于300mm半径的圆弧滑触线接触的集电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轮式集电器及集电器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轮式集电器,包括:

集电盒,所述集电盒内弹性铰接机电轮总成;

自动调高装置,内部安装有弹性升降的导杆,导杆上部自由端伸出自动调高装置,所述导杆上端与所述集电盒下表面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自动调高装置包括中通的筒结构,所述筒结构上下端与法兰盘连接,上端法兰盘中部设有使所述导杆伸出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杆形成间隙配合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筒结构内导杆的中部设有一圈用于卡接弹簧的外凸环结构,所述外凸环下部的导杆上套接有下弹簧,所述外凸环上部的导杆上套接有上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弹簧上端卡与上端法兰盘下侧面,所述下弹簧下端卡接在下端法兰盘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集电盒内纵向设有至少一组组集电组件,每组集电组件包括两个并列铰接在对应槽位的集电轮总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集电轮总成包括固定在集电盒对应槽内的u型架;所述u型架上通过销轴和扭簧转动连接有两铜片,两铜片自由端通过集电轮轴转动连接集电轮。

集电器组件,使用上述任一权利要求中的轮式集电器,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下部固定有线槽,所述轮式集电器中的集电轮与线槽中滑触线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集电器组件包括一u型结构的支撑座,所述线槽插接在支撑座内,所述支撑座上部端沿衔接两向中心延伸的水平台,所述水平台上安装有转动夹持轮,两夹持轮将轨道内竖直连接部夹于中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轮式集电器下表面固定在支撑座底面上,所述线槽6为倒置的u型结构,其下部两竖直部向中心延伸有水平的防水刷,所述防水刷与自动调高装置接触配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电盒,所述集电盒内弹性铰接机电轮总成;自动调高装置,内部安装有弹性升降的导杆,导杆上部自由端伸出自动调高装置,所述导杆上端与所述集电盒下表面连接固定。具有结构小巧、转弯半径小、高度自动调节等功能,可保证集电刷始终与滑触线接触,而且采用轮式结构,可大大减少滑动摩擦损耗,增加集电器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自动调高的轮式集电器,具有高度自动调节功能,可很好地解决集电器移动过程中与滑触线的高度不一致的问题,尤其在建筑施工机械上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自动调高的轮式集电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实现较小半径的转弯,对用电设备的小型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自动调高的轮式集电器,采用集电轮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摩擦损耗,增加集电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自动调高的轮式集电器的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自动调高的轮式集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调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集电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座1、集电器2、左夹持轮3、轨道4、右夹持轮5、线槽6、吊卡7、防水刷8、自动调高装置9、集电盒10、集电轮总成11、内六角螺栓12、下弹簧13、上弹簧14、导杆15、座板16、导座17、u型架18、螺钉19、销轴20、铜片21、集电轮轴22、集电轮23,扭簧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中方案,一种可自动调高的轮式集电器,该集电器主要由自动调高装置、集电轮总成、集电盒等组成。其中集电轮总成安装在集电盒内,共有两个。所述集电盒安装在导杆的座板上;所述自动调高装置自动调节装置可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在用电设备上。

集电盒设有上下两个室,两部分的集电轮就分别安装在这两个室里。

集电轮总成包括u型座、集电轮、旋转轴、集电轮轴、铜片、回转弹簧等组成。

自动调高装置包括导杆、座板、上弹簧和下弹簧等。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的轮式集电器,包括:

集电盒10,所述集电盒10内弹性铰接机电轮总成11;

自动调高装置,内部安装有弹性升降的导杆15,导杆15上部自由端伸出自动调高装置,所述导杆15上端与所述集电盒10下表面连接固定。

自动调高装置9包括中通的筒结构,所述筒结构上下端与法兰盘连接,上端法兰盘中部设有使所述导杆15伸出的通孔。

通孔与所述导杆15形成间隙配合结构。

筒结构内导杆15的中部设有一圈用于卡接弹簧的外凸环结构,所述外凸环下部的导杆15上套接有下弹簧13,所述外凸环上部的导杆15上套接有上弹簧14。

上弹簧14上端卡与上端法兰盘下侧面,所述下弹簧下端卡接在下端法兰盘上表面。

集电盒10内纵向设有至少一组组集电组件,每组集电组件包括两个并列铰接在对应槽位的集电轮总成11。

集电轮总成11包括固定在集电盒10对应槽内的u型架18;所述u型架上通过销轴20和扭簧24转动连接有两铜片21,两铜片21自由端通过集电轮轴22转动连接集电轮23。

包括轨道4,所述轨道4下部固定有线槽6,所述轮式集电器中的集电轮23与线槽6中滑触线接触。

集电器组件包括一u型结构的支撑座1,所述线槽6插接在支撑座1内,所述支撑座1上部端沿衔接两向中心延伸的水平台,所述水平台上安装有转动夹持轮,两夹持轮将轨道4内竖直连接部夹于中间。

轮式集电器下表面固定在支撑座1底面上,所述线槽6为倒置的u型结构,其下部两竖直部向中心延伸有水平的防水刷8,所述防水刷8与自动调高装置9接触配合。

实施例3

本发明有两部分的集电轮安装在集电盒上,根据接线形式和电压等的不同,滑触线会采用多槽式结构,相应地需要多个集电轮的形式,集电盒上要有多个集电轮安装室,可实现多极供电。此替换方案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4

本发明采用的是双弹簧导杆的轮式集电器,内设有上弹簧和下弹簧,可以实现集电轮的高度自动调节。也可采用单弹簧导杆的轮式集电器,单弹簧导杆安装在集电盒的正中间,这样受力均匀,为防止集电器的转动,还要设置一个不带弹簧的辅助杆,来保证集电器与线槽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将单弹簧导杆做成方形结构,这样只需要一个导杆即可实现集电器在自动调高时不会自转动。

实施例5

一种可自动调高的轮式集电器,该集电器的集电盒安装在自动调高装置的座板上,两集电轮总成分别安装在集电盒的两室里,集电盒内两集电轮间有隔板。集电轮的u型座螺栓连接到集电盒上,回转弹簧、集电轮轴、铜片通过销轴连接到u型座上,集电轮通过集电轮轴连接到u型座上。

该集电器的集电盒分为两个室,两集电轮总成安装在集电盒的两室里,两集电轮间有隔板隔开。

该集电器的集电轮部分由u座以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到集电盒上,集电器的接线就在螺钉连接处。

集电轮部分的回转弹簧、集电轮轴、铜片通过销轴连接的方式安装在u型座上,此销轴通过轴用弹性挡圈限位。它们的位置是:回转弹簧在u型座中间,两铜片分别在两连杆的外侧,回转弹簧、集电轮和铜片都安装在u座的槽里边。

两连杆和两铜片的另一头通过销轴连接的方式把集电刷连接在两连杆和两铜片中间,此销轴通过轴用弹性挡圈限位。铜片在此处折弯包络住连杆,从而使铜片以集电刷直接接触。

该集电轮部分的集电刷、连杆及铜片通过扭簧的扭矩保持在u座上,集电刷、连杆及铜片在外力矩大于扭簧的保持扭矩的情况下可绕u座的销轴旋转。

集电刷与连杆之间和u座与连杆之间的铜片起到了很好的导电作用。

实施例6

如图1中所示,一种可自动调高的轮式集电器,该集电器及滑触线需要设置在密闭的线槽内,集电器就在狭小空间的线槽内移动,线槽安装于导轨上,导轨围绕着建筑物一圈,由于建筑物外围形状不规则,导轨和线槽在某些地方有较小半径的弯角;滑触线由于安装的原因,也并不平整,该集电器的可回弹结构和自动调高装置使得集电刷与滑触线能够很好的接触,从而使集电器持续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