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棚安全气囊及氢能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6872发布日期:2021-11-03 12:5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棚安全气囊及氢能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棚安全气囊及氢能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动安全技术和汽车玻璃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现有氢能汽车已出现使用一种光致变色玻璃,这使得可通过控制玻璃的透光率来取代遮阳板的遮光作用,进而可在遮阳板的位置上设计布置新的顶棚安全气囊,来取代现有传统的安全气囊装置。
3.但是,目前的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处于应用初期,缺乏充分考虑气囊展开时方向的设计,使得主、副驾驶以及后排乘坐人员位置无法共用同样一款顶棚安全气囊,对于同一辆氢能汽车,需采用多种顶棚安全气囊,来满足不同乘坐位置的被动安全需求,而且还增加了模具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氢能汽车无法共用同款顶棚安全气囊、适用性差以及增加模具费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氢能汽车用顶棚安全气囊。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能汽车用顶棚安全气囊,用于无遮阳板的氢能汽车内,包括气体发生器、气袋和气囊壳体,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于所述气袋内,所述气袋安装在所述气囊壳体内,所述气囊壳体安装在顶棚内,所述气囊壳体靠近所述气体发生器一端的外圆周连接有气囊安装支架,另一端的外圆周连接有门盖安装支架,
6.所述气囊安装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架、中间连接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远离所述气体发生器一侧分别与车身顶盖横梁连接,所述门盖安装支架的两侧分别与气囊门盖连接,以适于使所述气囊门盖盖设在所述气囊壳体和所述顶棚的开口上。
7.可选地,所述气囊门盖包括设置在外周的卡扣安装架,所述卡扣安装架的末端设有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与所述顶棚卡扣连接。
8.可选地,所述气囊门盖还包括与所述卡扣安装架固定连接的凹槽安装架,所述凹槽安装架的安装面上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后,与所述门盖安装支架连接。
9.可选地,所述凹槽安装架的开口上盖设有螺钉盖板,所述螺钉盖板由橡胶材料制成。
10.可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壳体内并靠近所述车身顶盖横梁一侧的气体发生器固定结构,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囊壳体通过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结构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平行于所述车身顶盖横梁的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均开设有若干螺栓孔,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
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后连接在所述车身顶盖横梁上。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了顶棚式安全气囊的结构,通过气囊壳体、气囊安装支架、气囊门盖等的结构改进,解决了主、副驾驶位置共用安全气囊的问题,在保证顶棚完整性的前提下为气囊提供充足的展开空间,同时因共用气囊减少模具的开发费用。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氢能汽车,包括主、副驾驶头顶侧的车身顶盖横梁、顶棚以及所述车身顶盖横梁和所述顶棚之间的如上所述的顶棚安全气囊。
14.可选地,所述的顶棚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车身顶盖横梁的宽度方向。
15.所述氢能汽车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顶棚安全气囊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顶棚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棚安全气囊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棚安全气囊的气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棚安全气囊的气囊壳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棚安全气囊的气囊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囊客体与气囊门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车身顶盖横梁;2

气囊安装支架;21

第一安装架;22

中间连接架;23

第二安装架;3

气体发生器;31

发生器固定结构;4

气囊壳体;5

顶棚;6

气袋;7

气囊门盖;71

卡扣安装架;72

凹槽安装架;8

螺钉盖板;9

门盖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7]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8]
由于现有氢能汽车已开始使用光致变色玻璃作为前挡风玻璃,取消使用遮阳板,通过具有特定透射率的前挡风玻璃来满足遮光。因而,可在遮阳板的位置上重新设计布置
新的顶棚安全气囊,来取代现有传统的安全气囊装置。
[0029]
但是,目前的顶棚安全气囊缺乏充分考虑气囊展开时方向的设计,结构上未做改进,使得主、副驾驶以及后排乘坐人员位置无法共用同样一款顶棚安全气囊,对于同一辆氢能汽车,需采用多种顶棚安全气囊,来满足不同乘坐位置的被动安全需求,而且还增加了模具费用。
[0030]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顶棚安全气囊,用于无遮阳板的氢能汽车内,包括气体发生器3、气袋6和气囊壳体4,气体发生器3内置于所述气袋6内,气袋6安装在气囊壳体4内,气囊壳体4安装在顶棚5内,气囊壳体4靠近气体发生器3一端的外圆周连接有气囊安装支架2,另一端的外圆周连接有门盖安装支架9,
[0031]
气囊安装支架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架21、中间连接架22和第二安装架23,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23远离气体发生器3一侧分别与车身顶盖横梁1连接,门盖安装支架9的两侧分别与气囊门盖7连接,以适于使气囊门盖7盖设在气囊壳体4和顶棚5的开口上。
[0032]
具体结合图1所示,该顶棚安全气囊安装于乘员上方顶棚中,包含气体发生器3、气袋6和气囊壳体4。当气囊工作时,气体发生器3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气囊壳体4的导向,对气袋6充气,使气囊顺利展开,以达到保护乘员的功能。该顶棚安全气囊通过气体发生器3直接对气袋6充气,气体发生器3的利用效率较高,由于气囊展开时没有遮阳板的阻碍,在气囊展开时,能够在主、副驾驶位置顺利展开,从而可以共用一套顶棚安全气囊,对主副驾驶的乘员进行安全防护。
[0033]
通过设计顶棚式安全气囊的结构,在气囊壳体、气囊安装支架、气囊门盖等结构改进,解决了主、副驾驶位置共用安全气囊的问题,在保证顶棚完整性的前提下为气囊提供充足的展开空间,同时因共用气囊减少模具的开发费用。由于气袋6下框保护区的向上凸起部设有排气孔,使得安全气囊的气袋6与汽车驾、乘人员接触后,安全气囊的气袋6具有吸能作用,排气孔进行内部压力调整,达到了合理的保护效果。
[0034]
在汽车发生正面左右30
°
角范围内碰撞时,气袋6能够对前排驾乘人员或后排乘员的头部进行正面保护,防止人的头部偏离出气囊,从而实现对头部的全方位保护。通过在气袋6保护区的内部设置内拉带,更利于控制气袋6保护区的厚度和形状,实现合理保护。
[0035]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前排主驾驶员、前排副驾驶乘员、后排乘员的正面保护和侧面保护。
[0036]
具体地,气囊门盖7包括设置在外周的卡扣安装架71,卡扣安装架71的末端设有限位卡扣711,限位卡扣711与顶棚5卡扣连接。
[0037]
结合图1所示,为使气囊门盖7安装在气囊壳体4上时,确保汽车车厢内表面安装严密,气囊门盖7的最外端设置有卡扣安装架71,而卡扣安装架71的顶端能够卡接在顶棚5对应位置的凹槽内,这样一方面保证安装严实,另一方面能够使汽车内表面外观更加平坦舒适。
[0038]
具体地,气囊门盖7还包括与卡扣安装架71固定连接的凹槽安装架72,凹槽安装架72的安装面上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后,与门盖安装支架9连接。
[0039]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气囊门盖7为气囊壳体4提供卡扣、螺栓和铆接等形式的安装模式,且气囊门盖7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车身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设计,不受顶棚式气囊的影响。
[0040]
具体地,凹槽安装架72的开口上盖设有螺钉盖板8,螺钉盖板8由橡胶材料制成。
[0041]
结合图1所示,由于凹槽安装架72通过打螺钉方式与门盖安装支架9固定连接,螺钉的螺帽位于凹槽内,为便于车厢内部表面的装饰美观,在凹槽安装架72的开口上设置螺钉盖板8,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螺钉盖板8在安装后,螺钉盖板8的外表面与车厢内表面相平齐。
[0042]
具体地,结合图1

2、图6所示,气体发生器3包括设置在气囊壳体4内并靠近车身顶盖横梁1一侧的气体发生器固定结构31,气体发生器3与气囊壳体4通过气体发生器固定结构31连接。
[0043]
由此,通过气体发生器固定结构31可对气体发生器3进行固定,并且对气体发生器3的充气接口进行限位固定。
[0044]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23平行于车身顶盖横梁1的安装面,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23上均开设有若干螺栓孔,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23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后连接在车身顶盖横梁1上。
[0045]
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23提供合适角度的安装平面,与车身顶盖横梁1安装连接稳定可靠。
[0046]
本另外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包括主、副驾驶头顶侧的车身顶盖横梁1、顶棚5以及车身顶盖横梁1和所述顶棚5之间如上所述的顶棚安全气囊。
[0047]
氢能汽车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顶棚安全气囊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8]
工作过程:顶棚安全气囊由气囊安装支架2、气体发生器3、气囊壳体4和气袋6组成,通过气囊安装支架2打螺栓固定在车身顶盖横梁1上,装配完顶棚5后,再将气囊门盖7通过螺栓固定在气囊壳体4上,最后将螺钉盖板8卡接在气囊门盖7上。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气囊ecu将点火信号发送给气体发生器3,气体发生器3内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并对气袋6进行充气,气囊门盖7受到气袋6的膨胀、挤压作用,从预先设置好的撕裂线处撕裂并打开,气袋6不断膨胀,展开在乘员头胸部与仪表板之间,从而使气袋6不断吸收乘员头胸部的碰撞能量,减小乘员的伤害。
[0049]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