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雷达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2.随着国内智能驾驶的发展,智能驾驶技术也逐渐趋向普及,车载雷达(例如毫米波雷达)这样的驾驶辅助功能也成为车辆的必要配置。相关技术中的车辆采用的雷达大多安装在车身钣金上,雷达通过自身的安装结构无法保证雷达波束与前保险杠之间的夹角,导致雷达的探测精度受到影响。并且,固定雷达的安装结构往往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安装工具连接雷达的安装结构,拆装步骤复杂,拆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雷达安装结构,该车载雷达安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准确、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载雷达安装结构的车辆。
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载雷达,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多个安装位,每个所述安装位均构造有定位柱和卡扣;雷达,所述雷达构造有多个安装耳,多个所述安装耳与多个所述安装位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安装耳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且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安装耳。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准确、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卡扣包括:弹性连接部,所述弹性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且朝向所述定位柱延伸。
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安装位的卡扣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扣分别位于该安装位的定位柱的两侧,两个所述卡扣的卡合部彼此相对。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部的背向所述定位柱的一侧构造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构造有环绕定位柱且凸出于所述安装支架表面的凸台,所述安装耳沿其厚度方向卡合于所述凸台和所述卡合部之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所述安装位的定位柱均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且配合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定位部在其轴向上各处的横截面积均相同;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连接于所述定位部的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所述引导部的横截面积向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方向逐渐减小。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所述安装位包括:主定位部,所述主定位
部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宽度方向的一侧;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且沿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定位部间隔;副定位部,所述副定位部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在所述安装支架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主定位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主定位部的定位柱和所述安装部的定位柱的横截面均构造成圆形,所述副定位部的定位柱的横截面构造成十字形,所述主定位部的定位柱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部的定位柱的最大横截面积。
14.进一步地,所述副定位部的定位柱的横截面在所述安装支架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所述安装支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副定位部的定位柱配合的安装孔构造成沿所述安装支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圆孔。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准确、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的车载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的主定位部和安装耳的剖面图;
2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的安装部和安装耳的剖面图。
24.附图标记:
25.车载雷达安装结构1、
26.安装支架100、定位柱110、卡扣120、镂空孔130、
27.弹性连接部121、卡合部122、加强筋123、凸台111、定位部112、引导部113、
28.主定位部101、安装部102、副定位部103、
29.雷达200、安装耳210、安装孔211。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34.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1。
35.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1,包括安装支架100 和雷达200。
36.安装支架100设有多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均构造有定位柱110和卡扣120。雷达 200构造有多个安装耳210,多个安装耳210与多个安装位一一对应,每个安装耳210 均设有安装孔211,定位柱110穿设于安装孔211且卡扣120卡合于安装耳210。
37.举例而言,雷达200可以为毫米波雷达,雷达200和安装支架100均水平设置,安装支架100粘接或焊接于保险杠。多个安装耳210均形成于雷达200的外侧面,方便在与安装位的卡扣120和定位柱110配合。定位柱110的与卡扣120的朝向相同,并且定位柱110的长度大于卡扣120的长度,进而安装孔211与安装孔211配合定位后方便安装耳210与卡扣120卡合固定。
3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1,通过安装支架100构造的多个安装位与雷达200构造的安装耳210配合,使安装支架100在多个位置均能够与雷达200配合安装,保证雷达200的安装位置精确,保证驾驶辅助功能的可靠性。并且每个安装位均构造有定位柱110和卡扣120,定位柱110可以与安装孔211配合,在雷达200装入过程中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卡扣120对安装耳210进一步固定,将安装耳210牢牢固定。定位柱110和卡扣120的结构简单,定位柱110和卡扣120均可以与安装支架100 一体成型,雷达200与安装支架100无需复杂的工装,只需手工操作即可完成拆装,有利于安装支架100及其他零部件的拆装,拆装方便且效率较高。
39.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1,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准确、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卡扣120包括弹性连接部 121和卡合部122。
41.弹性连接部121连接于安装支架100。卡合部122连接于连接部的远离安装支架100 的一端且朝向定位柱110延伸。
42.弹性连接部121具有一定的弹性,当雷达200的安装耳210与卡扣120卡合时,安装耳210挤压卡合部122,利用弹性连接部121的弹力将安装耳210压向定位柱110的方向,安装耳210分别受到定位柱110和卡扣120的限位,并在安装耳210达到卡合位置时由卡合部122卡合而进一步固定,使雷达200牢固地固定于安装支架100。
4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每个安装位的卡扣120均为两个,两个卡扣120分别位于该安装位的定位柱110的两侧,两个卡扣120的卡合部122彼此相对。
44.当安装耳210装入安装位时,两个卡扣120的卡合部122分别位于安装耳210的两侧,并通过弹性连接部121向安装耳210的方向施加弹力,安装耳210两侧的受力较为平衡,安装耳210与卡扣120的卡合更加稳定,安装耳210的安装更加牢固,并且卡扣 120和定位柱110均无需承受较大的力,从而不易损坏。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弹性连接部121的背向定位柱110的一侧构造有加强筋123,加强筋123连接于安装支架100。
46.例如,加强筋123可以构造成三角形,加强筋123分别与弹性连接部121和安装支架100相连,在卡扣120卡合安装耳210的过程中,加强筋123可以对弹性连接部121 提供支撑,避免弹性连接部121受力过大,降低卡扣120损坏的概率。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安装支架100构造有环绕定位柱110且凸出于安装支架100表面的凸台111,安装耳210沿其厚度方向卡合于凸台111和卡合部122之间。
48.凸台111朝向安装耳210的表面可以构造成平面,凸台111与安装耳210的底面配合,使安装耳210与安装支架100的表面不会直接接触,安装耳210沿其厚度方向的卡合更加稳定,保证了提升雷达200与安装支架100装配的稳定性。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安装位的定位柱110 均包括定位部112和引导部113。
50.定位部112连接于安装支架100且配合于安装孔211,定位部112在其轴向上各处的横截面积均相同。引导部113连接于定位部112的远离安装支架100的一端,引导部 113的横截面积向远离安装支架100的方向逐渐减小。
51.其中,引导部113与定位部112之间形成过渡连接。定位柱110穿过安装孔211时,安装孔211首先经过引导部113外周面的引导而更容易达到准确的安装位置。由于定位部112在其轴向上各处的横截面积均相同,定位部112与安装孔211的形状相适配,定位部112与安装孔211形成准确的定位。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安装位包括主定位部101、安装部102和副定位部103。
53.主定位部101位于安装支架100宽度方向的一侧。安装部102位于安装支架100宽度方向的一侧且沿安装支架100的长度方向与主定位部101间隔。副定位部103位于安装支架10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在安装支架100长度方向上位于主定位部101和安装部 102之间。
54.由此,主定位部101、安装部102和副定位部103的连线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主定位部101、安装部102和副定位部103在雷达20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对雷达 200形成固定,保证了雷达200和安装支架100的安装稳定性。
55.此外,安装支架100还可以构造有镂空孔130,镂空孔130位于雷达200的下方,主定位部101和安装部102位于镂空孔130宽度方向的一侧,副安装部102位于镂空孔 13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在雷达200的下方设置镂空孔130,可以减少信号遮挡,保证雷达200探测的准确性。
56.进一步地,主定位部101的定位柱110和安装部102的定位柱110的横截面均构造成圆形,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110的横截面构造成十字形,主定位部101的定位柱110 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安装部102的定位柱110的最大横截面积。
57.举例而言,与主定位部101的定位柱110配合的安装孔211和与安装部102的定位柱110配合的安装孔211的直径相同,进而主定位部101的定位柱110与其配合的安装孔211形成较小的间隙d1,如图4所示,例如d1可以为0.1mm。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110与其配合的安装孔211形成较大的间隙d2,如图5所示,例如d2可以为0.5mm。
58.通过主定位部101的定位柱110和安装孔211配合,主定位部101的定位柱110和该安装位的安装孔211的间隙d1较小,对安装耳210和安装支架100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安装部102的定位柱110和该安装位的安装孔211的间隙d2较大,方便微调安装耳210与安装部102配合位置,进而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110和安装孔211配合更加准确。并且,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110通过构造成十字形,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 110在安装支架10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可以与该安装位的安装孔211形成定位。由此,主定位部101、安装部102和副定位部103共同对雷达200的安装耳210起到良好的定位效果。
59.进一步地,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110的横截面在安装支架10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安装支架100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110配合的安装孔211 构造成沿安装支架100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圆孔。
60.由于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110的横截面在安装支架10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安装支架100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副定位部103的定位柱110适应安装支架100的形状,不会占用安装支架100过大的空间,并且副定位部103与构造成长圆孔的安装孔211的形状相适配,使副定位部103在安装支架10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被安装孔211限位,进一步保证了安装耳210准确定位,进而保证了雷达200的准确定位。
61.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6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1。
6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1,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位置准确、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6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雷达安装结构1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6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