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4029发布日期:2023-06-29 13:1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1、对铝水包进行运输周转是铝锭生产的重要工艺步骤,因此双铝水包运输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备,在现有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中,还都是使用轨道运输设备对铝水包进行运输周转,还没有一种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从而保证铝水等高温重金属液体运输更安全、更高效,降低了铝水的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

2、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因此保证铝水等高温重金属液体运输更安全、更高效,降低了铝水的运输成本。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作为运输载体的机动底盘、设置在机动底盘上的副车架、设置在副车架上的座圈组部件。

4、由于设计了机动底盘、副车架和座圈组部件,通过机动底盘和副车架,实现了对座圈组部件的运输支撑,通过座圈组部件,实现了对高温铝水包的安装,实现了对高温重金属液体的车辆转运,因此保证铝水等高温重金属液体运输更安全、更高效,降低了铝水的运输成本。

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对高温重金属液体的车辆转运的方式把机动底盘、副车架和座圈组部件相互联接。

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通过轮胎行走系统实现对高温重金属液体的车辆转运的方式把机动底盘与副车架和座圈组部件联接。

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座圈组部件设置为包含有前置座圈和后置座圈。

8、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把铝水包作为上装部件的运输转运。

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座圈组部件和副车架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前置接铝盒和后置接铝盒。

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机动底盘和副车架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前挡板。

1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副车架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轮射灯。

12、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1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机动底盘上设置有副车架,在副车架上分别设置有前置座圈、后置座圈、前置接铝盒、后置接铝盒和前挡板。

1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机动底盘、副车架、前置座圈、后置座圈、前置接铝盒、后置接铝盒和前挡板,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

1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机动底盘设置为具有抗磁性发动机和电路系统的8×4底盘并且机动底盘的车架设置为通过侧面连接板与副车架联接。

1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多轴载货车辆的设置。

1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副车架设置为具有穿梁的梯形架状体并且副车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联接,副车架的上端端面前部分别设置为与前置座圈和前挡板联接并且副车架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后置座圈联接,副车架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前置接铝盒和后置接铝盒联接。

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前置座圈和后置座圈的支撑安装,保证了机动底盘的运动性能。

1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前置座圈和后置座圈分别设置为包含有固定座部和压钩部并且固定座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副车架联接并且固定座部和压钩部分别设置为沿同一个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固定座部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压钩部设置为包含有钩体、第一耳座体部、第二耳座体部和伸缩缸体并且第一耳座体部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耳座体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副车架联接,钩体的竖部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耳座体部联接并且伸缩缸体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二耳座体部联接,伸缩缸体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钩体的竖部上端头联接,钩体设置为l字形钩状体并且第一耳座体部和第二耳座体部分别设置为双板座状体,伸缩缸体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伸缩缸体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的液压装置连接。

2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压钩对铝水包进行固定、圈座对铝水包进行定位。

2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前置座圈和后置座圈分别设置为包含有固定架部和导向架部并且固定架部的下端端面部和导向架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副车架联接并且固定架部和导向架部分别设置为沿同一个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固定架部设置为[字形槽状体并且压钩部设置为包含有下架体和上架体并且下架体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副车架联接,下架体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架体的下端端面部联接并且下架体设置为[字形槽状体,上架体设置为l字形板状体并且上架体的斜面部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设置为45°,固定架部的高度与导向架部的高度之间的比例设置为1:1.82-1.98,固定架部设置为沿同一个圆周线呈依次首尾相互连接方式分布并且四个导向架部设置在位于固定架部的圆周线上。

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锥形敞口部对铝水包进行导入定位、台阶圈座对铝水包进行固定。

2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前置接铝盒设置为包含有第一盒部和第二盒部并且第一盒部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盒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副车架联接,第一盒部设置在前置座圈的前侧面部并且第二盒部设置在前置座圈的后侧面部,第一盒部和第二盒部分别设置为锥形盆状体。

2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后置接铝盒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副车架联接并且后置接铝盒设置在后置座圈的前侧面部,后置接铝盒设置为锥形盆状体。

25、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溢出的铝水进行储存。

2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前挡板设置为人字形板状体并且前挡板的竖板下端端面部和前挡板的斜板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副车架联接,前挡板的竖板设置在机动底盘的驾驶室和前置座圈之间。

2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铝水包的热辐射进行隔断,保证了机动底盘的驾驶室的安全。

28、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机动底盘与副车架、前置座圈、后置座圈、前置接铝盒和后置接铝盒设置为按照套装铝水包的方式分布并且机动底盘、副车架、前置座圈、后置座圈、前置接铝盒和后置接铝盒与前挡板设置为按照隔离热辐射的方式分布,机动底盘的中心线、副车架的中心线、前置座圈的中心线、第一盒部的中心线、后置接铝盒的中心线和前挡板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后置座圈的中心点设置在机动底盘的后桥竖向中心线上,四个固定座部和四个压钩部设置为沿同一个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固定座部和压钩部设置为呈交错方式分布。

2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位于第一盒部和第二盒部之间的连线与副车架的横向中心线之间夹角α设置为18-22°并且后置座圈的横向中心线与副车架的横向中心线之间距离d设置为48-52mm。

3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偏移配置,提高了机动底盘在满载铝水包时的行驶稳定性能。

3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包轮射灯的灯座设置为与副车架的上端端面侧中间部联接。

3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提高了机动底盘在满载铝水包时的行驶安全性能。

33、在本技术方案中,机动底盘和副车架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前置座圈、后置座圈、前置接铝盒、后置接铝盒和前挡板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固定座部和压钩部、固定架部、导向架部、钩体、第一耳座体部、第二耳座体部、伸缩缸体、下架体、上架体、第一盒部和第二盒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34、在本技术方案中,对高温重金属液体的车辆转运的机动底盘、副车架和座圈组部件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