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4029发布日期:2023-06-29 13: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运输载体的机动底盘(1)、设置在机动底盘(1)上的副车架(2)、设置在副车架(2)上的座圈组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高温重金属液体的车辆转运的方式把机动底盘(1)、副车架(2)和座圈组部件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通过轮胎行走系统实现对高温重金属液体的车辆转运的方式把机动底盘(1)与副车架(2)和座圈组部件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座圈组部件设置为包含有前置座圈(3)和后置座圈(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在机动底盘(1)上设置有副车架(2),在副车架(2)上分别设置有前置座圈(3)、后置座圈(4)、前置接铝盒(5)、后置接铝盒(6)和前挡板(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机动底盘(1)设置为具有抗磁性发动机和电路系统的8×4底盘并且机动底盘(1)的车架设置为通过侧面连接板与副车架(2)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前置接铝盒(5)设置为包含有第一盒部(51)和第二盒部(52)并且第一盒部(51)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盒部(52)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副车架(2)联接,第一盒部(51)设置在前置座圈(3)的前侧面部并且第二盒部(52)设置在前置座圈(3)的后侧面部,第一盒部(51)和第二盒部(52)分别设置为锥形盆状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机动底盘(1)与副车架(2)、前置座圈(3)、后置座圈(4)、前置接铝盒(5)和后置接铝盒(6)设置为按照套装铝水包的方式分布并且机动底盘(1)、副车架(2)、前置座圈(3)、后置座圈(4)、前置接铝盒(5)和后置接铝盒(6)与前挡板(7)设置为按照隔离热辐射的方式分布,机动底盘(1)的中心线、副车架(2)的中心线、前置座圈(3)的中心线、第一盒部(51)的中心线、后置接铝盒(6)的中心线和前挡板(7)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后置座圈(4)的中心点设置在机动底盘(1)的后桥竖向中心线上,四个固定座部(31)和四个压钩部(32)设置为沿同一个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固定座部(31)和压钩部(32)设置为呈交错方式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位于第一盒部(51)和第二盒部(52)之间的连线与副车架(2)的横向中心线之间夹角α设置为18-22°并且后置座圈(4)的横向中心线与副车架(2)的横向中心线之间距离d设置为48-52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其特征是:包轮射灯(8)的灯座设置为与副车架(2)的上端端面侧中间部联接。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单车的双铝水包运输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运输载体的机动底盘(1)、设置在机动底盘(1)上的副车架(2)、设置在副车架(2)上的座圈组部件,通过机动底盘(1)和副车架(2),实现了对座圈组部件的运输支撑,通过座圈组部件,实现了对高温铝水包的安装,实现了对高温重金属液体的车辆转运,因此保证铝水等高温重金属液体运输更安全、更高效,降低了铝水的运输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胡彬,王传厚,张学拯,张楠,周阳,戴建成,左于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泰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