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尾箱架。
背景技术:2.通常情况下的常规皮卡车型尾箱架只能装载普通日常的货物,而对于一些大型的物品如建筑材料、游艇、超长的家具,由于尾箱架的空间不足且受到车厢的限制,无法进行装载。鉴于这个问题,现有一种由两侧的侧部支架以及连接侧部支架的顶梁组装而成的尾箱架,在这个尾箱架上装有顶部机架和折叠机构,折叠机构能够使所述顶部支架保持在所述折叠位置或者所述展开位置;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顶部支架的顶面低于所述皮卡车的车顶,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顶部支架的顶面高出于所述皮卡车的车顶或者与所述皮卡车的车顶平齐。折叠机构将顶部支架保持在展开位置,此时顶部支架与水平面大体呈90
°
,顶部支架的顶面高出于所述皮卡车的车顶或者与所述皮卡车的车顶平齐,将体积较大的货物直接放置到顶部支架上方并固定好,便可进行运输。
3.上述方案中的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锁扣和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顶部支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侧部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锁扣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锁扣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锁扣与所述第一锁止部锁止配合,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锁扣与所述第二锁止部锁止配合。由于折叠机构的结构复杂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第二锁止部进行配合,导致其制造成本高和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折叠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尾箱架,顶部支架只需要简单的折叠机构就能实现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转换。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尾箱架,包括尾箱架本体和至少两个安装于所述尾箱架本体顶部的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包括翻转架和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连杆以及安装于所述翻转架底部且与所述翻转架转动连接的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尾箱架本体上;所述滑轨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翻转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滑槽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均装有将所述连杆固定在所述滑轨上的第一紧固件;当所述第一连接部移动至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翻转架的一端,所述顶部支架处于折叠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部移动至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翻转架的一端,所述顶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
6.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运载体积较大的货物时,将第一连接部移动至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翻转架的一端,然后拧紧第一紧固件,将连杆和滑轨锁紧固定,此时顶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且能够在受力的情况下保持稳定。顶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翻转架与滑轨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顶部支架的顶端高于车辆的车顶或者与车辆的车顶平齐,此
时可以将货物固定在顶部支架上,实现体积较大的货物的运输。当不需要运载体积较大的货物时,拧松第一紧固件,然后将第一连接部移动至滑槽远离翻转架的一端,翻转架向靠近滑轨的方向转动,在翻转架与滑轨之间的夹角接近0度或者变为0度,再拧紧第一紧固件避免翻转架跳动,此时的顶部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的尾箱架作为普通的尾箱架使用,顶部支架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7.优选的,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翻转架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尾箱架本体方向延伸的弯折部,当所述第一连接部移动至所述弯折部内,所述顶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第一连接部移动至滑槽末端的时候,受到重力的作用会移动至弯折部内,弯折部会对第一连接部实现除了上方以外的所有方位的限制,而在实际使用上,除非人为托起第一连接部,否则第一连接部不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而当翻转架的受力往往来自货物重力,只会令第一连接部自锁在弯折部内,连杆能够为翻转架提供支撑力,进一步提高顶部支架的受力强度,避免翻转架在货物的作用力发生向下翻转的情况。而当将顶部支架转换为折叠状态,只要向第一连接部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令其脱离弯折部的限制即可。
8.优选的,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卡口部,所述尾箱架本体设置有与所述卡口部配合的卡合部;所述滑轨的另一端与所述尾箱架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为通过紧固件连接两者。滑轨的一端通过卡口部和卡合部卡合后,实现滑轨相对于尾箱架本体的初步定位,而在安装的时候也只需要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另一端即可,加快安装的速度。
9.优选的,所述连杆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翻转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装有将所述连杆固定在所述翻转架上的第二紧固件。顶部支架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还可以通过拧紧第二紧固件将连杆靠近翻转架的一端锁紧在翻转架上,使得连杆的两端分别紧固在滑轨和翻转架上,进一步提高顶部支架的保持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不发生变化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均为蝶形螺母,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是与蝶形螺母螺纹连接的螺栓。蝶形螺母能够不需要任何工具即可拧动,在展开顶部支架或折叠顶部支架的时候无需额外使用任何的工具,操作方便。
11.优选的,所述翻转架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增加翻转架的强度,确保在超重货物的情况下翻转架不损坏。
12.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所述翻转架的两侧。翻转架的两侧都能够分别受到拉杆的支撑力,使得翻转架的运载更重的货物也能够保持结构稳定。
13.优选的,所述连杆材质为碳钢。拉杆采用碳钢制造,在货物发生倾斜或者位移的情况下,拉杆成为主要受力部件,既要支撑住来自上翻转架的推力又要承受来自导轨的拉力,因此需要强度较大的材料。
14.优选的,所述尾箱架本体包括侧支架和连接所述侧支架的横梁,所述侧支架包括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和连接所述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的纵梁。尾箱架本体能够拆分为多个部件,能够减少运输包装的体积,包装体积的缩小和包装材料的降低,另外一方面带来的是单套产品运输成本的降低。
15.优选的,所述左支撑腿、右支撑腿、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之间均通过紧固件连接且安装紧固件的位置均为腰型孔。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可以调节各个部件的腰型孔位来对应不同的车型车厢宽度和长度,令尾箱架能够适应更多的车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顶部支架只需要拉动拉杆在滑槽上移动就可以使得顶部支架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拉杆和滑轨构成的折叠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顶部支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箱架的立体图;
18.图2是图1的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箱架侧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3的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尾箱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25.实施例1
26.如图1-2所示为一种汽车尾箱架的实施例,包括尾箱架本体1和两个安装于尾箱架本体1顶部的顶部支架,顶部支架包括翻转架2和折叠机构3,折叠机构 3包括连杆302以及安装于翻转架2底部且与翻转架2转动连接的滑轨301,滑轨301安装在尾箱架本体1上;滑轨301设置有滑槽3011,连杆302的其中一端部与翻转架2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3021在滑槽3011上移动,第一连接部3021上均装有将连杆302固定在滑轨301上的第一紧固件3022;当第一连接部3021移动至滑槽3011远离翻转架2的一端,顶部支架处于折叠状态;当第一连接部3021移动至滑槽3011靠近翻转架2的一端,顶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
27.具体的,滑槽3011靠近翻转架2的一端设置有向尾箱架本体1方向延伸的弯折部3012,当第一连接部3021移动至弯折部3012内,顶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第一连接部3021移动至滑槽3011末端的时候,受到重力的作用会移动至弯折部3012内,弯折部3012会对第一连接部3021实现除了上方以外的所有方位的限制,而在实际使用上,除非人为托起第一连接部3021,否则第一连接部3021 不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而当翻转架2的受力往往来自货物重力,只会令第一连接部3021自锁在弯折部3012内,连杆302能够为翻转架2提供支撑力,进一步提高顶部支架的受力强度,避免翻转架2在货物的作用力发生向下翻转的情况。而当
将顶部支架转换为折叠状态,只要向第一连接部302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令其脱离弯折部3012的限制即可。
28.进一步,折叠机构3设置有两个且位于翻转架2的两侧。翻转架2的两侧都能够分别受到拉杆的支撑力,使得翻转架2的运载更重的货物也能够保持结构稳定。
2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当需要运载体积较大的货物时,将第一连接部3021移动至滑槽3011靠近翻转架2的一端并进入至转折部内,然后拧紧第一紧固件3022,将连杆302和滑轨301锁紧固定,此时顶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且能够在受力的情况下保持稳定。顶部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翻转架2 与滑轨301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顶部支架的顶端高于车辆的车顶或者与车辆的车顶平齐,此时可以将货物固定在顶部支架上,实现体积较大的货物的运输。当不需要运载体积较大的货物时,拧松第一紧固件3022,然后将第一连接部3021 托起脱离转折部并移动至滑槽3011远离翻转架2的一端,翻转架2向靠近滑轨 301的方向转动,在翻转架2与滑轨301之间的夹角接近0度或者变为0度,再拧紧第一紧固件3022避免翻转架2跳动,此时的顶部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的尾箱架作为普通的尾箱架使用,顶部支架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30.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顶部支架只需要拉动拉杆在滑槽3011上移动就可以使得顶部支架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拉杆和滑轨301构成的折叠机构 3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顶部支架的制造成本。
31.实施例2
32.一种汽车尾箱架的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 2-3所示,滑轨301的一端设置有卡口部3013,尾箱架本体1设置有与卡口部3013 配合的卡合部101;滑轨301的另一端与尾箱架本体1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为通过紧固件连接两者。滑轨301的一端通过卡口部3013和卡合部101卡合后,实现滑轨301相对于尾箱架本体1的初步定位,而在安装的时候也只需要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另一端即可,加快安装的速度。
33.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34.实施例3
35.一种汽车尾箱架的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 1-2所示,对顶部支架进一步限定。
36.连杆302通过第二连接部3023与翻转架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023上装有将连杆302固定在翻转架2上的第二紧固件3024。顶部支架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还可以通过拧紧第二紧固件3024将连杆302靠近翻转架2的一端锁紧在翻转架2上,使得连杆302的两端分别紧固在滑轨301和翻转架2上,进一步提高顶部支架的保持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不发生变化的稳定性。第一紧固件 3022和第二紧固件3024均为蝶形螺母,第一连接部3021和第二连接部3023可以是与蝶形螺母螺纹连接的螺栓。蝶形螺母能够不需要任何工具即可拧动,在展开顶部支架或折叠顶部支架的时候无需额外使用任何的工具,操作方便。
37.为了加强顶部支架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翻转架2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201,增加翻转架2的强度,确保在超重货物的情况下翻转架2不损坏。连杆302材质为碳钢。拉杆采用碳钢制造,在货物发生倾斜或者位移的情况下,拉杆成为主要受力部件,既要支撑住来自上翻转架2的推力又要承受来自上导轨的拉力,因此需要强度较大的材料。
38.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39.实施例4
40.一种汽车尾箱架的实施例4,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尾箱架本体1包括侧支架和连接侧支架的横梁102,侧支架包括左支撑腿103、右支撑腿104和连接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104的纵梁。尾箱架本体1能够拆分为多个部件,能够减少运输包装的体积,包装体积的缩小和包装材料的降低,另外一方面带来的是单套产品运输成本的降低。
41.进一步的,左支撑腿103、右支撑腿104、纵梁和横梁102之间均通过紧固件连接且安装紧固件的位置均为腰型孔。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可以调节各个部件的腰型孔位来对应不同的车型车厢宽度和长度,令尾箱架能够适应更多的车型。
42.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4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