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组件、座椅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9962发布日期:2023-03-24 23: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头枕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1),包括本体(11)及第一侧翼(121)、第二侧翼(122),所述第一侧翼(121)、所述第二侧翼(122)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横向两侧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以使所述第一侧翼(121)、所述第二侧翼(122)相对于所述本体(11)翻折;传动机构(10),包括第一传动部(101)及第二传动部(102),所述第一传动部(101)与所述第二传动部(10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101)与所述第二传动部(102)其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11);驱动机构(20),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部(101)与所述第二传动部(102)其中的另外一个并驱动该另外一个旋转,将该另外一个的旋转运动转为所述第一传动部(101)与所述第二传动部(102)其中的一个的直线运动,以带动所述头枕(1)相对于所述驱动机构(20)在纵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头枕(1)提供一容纳空间,所述驱动机构(2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101)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11),所述驱动机构(20)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部(102)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102)旋转,所述第一传动部(101)包括丝杆套(101’),所述第二传动部(102)包括丝杆(102’),所述丝杆套(101’)套设于所述丝杆(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组件(100)还包括导向机构(30),所述导向机构(30)包括第一配合部(31)、第二配合部(32),所述第一配合部(31)能够沿所述第二配合部(32)在纵向上移动;所述第一配合部(31)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11),所述第一传动部(10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1);所述驱动机构(2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配合部(32),所述第二配合部(32)用于固定连接于座椅(1000)的靠背(2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1)包括第一支架(31’),所述第二配合部(32)包括头枕杆(32’),所述第一支架(31’)套设于所述头枕杆(32’)并沿所述头枕杆(32’)在纵向上移动,所述头枕杆(32’)用于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2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32)还包括第二支架(302),所述第二支架(302)固定连接于所述头枕杆(32’),所述驱动机构(2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3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121)、所述第二侧翼(122)通过阻尼轴(4)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及所述第一支架(31’)的材料为塑料。8.一种座椅(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枕组件(100)及靠背(200),所述头枕组件(100)的头枕(1)通过所述头枕组件(100)的导向机构(30)的第二配合部(32)连接于所述靠背(20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1)设置于所述靠背(200)的顶端,所述头枕组件(100)的头枕杆(32’)部分的外露于所述头枕(1)与所述靠背(200)。10.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座椅(10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枕组件、座椅及交通工具。其中,头枕组件包括:头枕包括本体及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侧翼、第二侧翼分别位于本体的横向两侧并转动连接于本体;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部及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其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于本体;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于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其中的另外一个,将该另外一个的旋转运动转为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其中的一个的直线运动,以带动头枕相对于驱动机构在纵向上移动;其中,头枕提供一容纳空间,驱动机构位于容纳空间内。以提升使用舒适性。使用舒适性。使用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珺 余安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3/3/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