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车标总成、车身总成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2310发布日期:2025-02-14 21:45阅读:4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车标总成、车身总成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车标总成、车身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代步工具。车辆包括车身和车标,车标固定在车身上,车标是车辆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车标能够提升车辆品牌辨识度。然而,由于车标通常固定在车身上,导致相关技术中的车标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的车标总成、车身总成以及车辆,从而使车标总成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车标总成,包括车标结构、替换结构以及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上的壳体;

3、所述车标结构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进入至所述壳体内或者显露在所述壳体外,所述替换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以在所述车标结构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时,在所述车标结构的驱动下,与所述车标结构交替显露在所述壳体外;

4、所述车标结构上具有第一限位部,以在所述替换结构显露在所述壳体外时至少对所述替换结构进行限位;

5、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车标结构的沿第二方向的旁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以在所述替换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时至少对所述替换结构进行限位。

6、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标结构上的第一限位面,以在所述替换结构显露在所述壳体外时,对所述替换结构进行抵接限位。

7、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限位面,以在所述替换结构转动至所述壳体内时,对所述替换结构进行抵接限位。

8、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槽,所述替换结构上设置有可伸入至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限位凸,所述导向限位凸可在所述替换结构转动时沿所述导向槽滑动;

9、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具有第一端壁,所述第一端壁的朝向所述导向槽内腔的一面形成为所述第二限位面。

10、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部,以在所述替换结构显露在所述壳体外时至少对所述替换结构进行限位;

11、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槽,所述替换结构上设置有可伸入至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限位凸,所述导向限位凸可在所述替换结构转动时沿所述导向槽滑动;

12、所述导向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的朝向所述导向槽内腔的一面形成为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端壁的朝向所述导向槽内腔的一面形成为所述第三限位部。

13、可选的,所述替换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替换主体和驱动件;

14、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以在所述车标结构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时,驱动所述替换主体转动至显露在所述壳体外。

15、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限位件,以在所述替换主体转动至所述壳体内后,阻止所述替换主体继续转动。

16、可选的,所述车标结构上具有驱动部,以在所述车标结构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时,驱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替换主体转动,以使所述替换主体显露在所述壳体外。

17、可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标结构上的弧形的驱动壁,以在所述车标结构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时与所述驱动件抵接,带动所述驱动件转动。

18、可选的,所述车标结构上具有弧形的驱动滑槽,所述驱动件上具有导向凸;

19、所述驱动滑槽上具有敞口,所述导向凸可在所述车标结构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时,经所述敞口伸入至所述驱动滑槽内;在沿所述车标结构由所述壳体外移动至所述壳体内的方向上,所述驱动滑槽的位于上游侧的槽壁形成为所述驱动壁。

20、可选的,在沿所述驱动滑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驱动滑槽具有与所述敞口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壁,以在所述替换结构显露在所述壳体外时对所述替换结构抵接限位;所述第三端壁的朝向所述驱动滑槽内腔的一面形成为所述第一限位部;

21、和/或,所述驱动滑槽的槽宽与所述导向凸的外轮廓尺寸相适配。

22、可选的,所述替换结构还包括传动组件;

23、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替换主体之间,以在所述车标结构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时,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替换主体转动,使所述替换主体显露在所述壳体外。

24、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以及与所述替换主体连接的第四传动件;

25、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传动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传动件的另一端之间。

26、可选的,所述替换结构转动至所述壳体外时,所述第四传动件与所述替换主体的连接点、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四传动件的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连接点共线设置;

27、和/或,所述第四传动件上还具有避让区,所述避让区用于在所述车标结构和所述替换结构相对运动时,对所述车标结构进行避让。

28、可选的,所述替换结构和所述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以在所述替换结构转动至所述壳体内时,对所述替换结构进行定位;

29、和/或,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开口,所述车标结构和所述替换结构均可分别经所述开口进入或移出所述容置腔;

30、和/或,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3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车身总成,包括车身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身上的如上所述的车辆的车标总成。

32、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的车标总成;或者,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的车身总成。

33、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的车标总成、车身总成以及车辆,通过设置车标结构、替换结构以及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上的壳体,使车标结构可相对于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进入至壳体内或者显露在壳体外,将替换结构设置在壳体内,且使替换结构可相对于壳体转动,以在车标结构朝向壳体内移动时,在车标结构的驱动下,与车标结构交替显露在壳体外,从而实现了车标结构和替换结构在壳体外侧的替换,比如可以将替换结构设置为与车标结构的造型、颜色、材质等不同的车标,使得用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的使车标结构和替换结构择一显露在壳体外;再比如,当车辆位于露天环境时,还可以通过使车标结构移动至壳体内,并使替换结构显露在壳体外,从而对车标结构进行隐藏保护,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34、同时,通过在车标结构上设置第一限位部,以在替换结构显露在壳体外时至少对替换结构进行限位;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二限位部,并将第二限位部设置在车标结构的沿第二方向的旁侧,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以在替换结构位于壳体内时至少对替换结构进行限位。这样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配合,可以对替换结构的显露在壳体外以及替换结构转动至壳体内的两个极限位置进行限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替换结构位置的稳定性。而且,由于第二限位部设置在车标结构的沿第二方向的旁侧,这样相比第二限位部和车标结构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减小车辆的车标总成沿第一方向的尺寸,比如在车标总成设置在机舱盖,且机舱的位于车标总成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器等结构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车标总成遮挡或者干涉散热器等结构的情况出现,从而为车辆上车标总成等结构的布局提供了便捷性,且可以保证散热器等结构的正常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