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5165发布日期:2021-03-02 19:2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货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铁路运输货物的种类繁多,与其相适应的铁路货车也呈现多样式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铁路货车技术,促进了我国铁路货车全面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铁路运输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003]
铁路货车因运输货物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结构,例如有免受日晒雨淋的货物、需要保温的货物、液体类货物、机械设备等等,铁路货车通过相应的结构来满足这些运输要求。有的车辆用翻车机卸货,车辆结构要适应翻车机的要求;有的车辆为卸货方便,设有自动卸货机构。总之,铁路货车是根据运输需求和货物自身特性而产生的。
[000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货物种类不断增加,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货物的运输成本、运输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个性化运输需求突显,需要研发新的铁路货车产品去适应市场变化。因此,提供一种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以在保证车体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车体自身重量,提高车辆承载能力;并可以更好的装运货物。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可以增强车体刚度。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方便装运货物。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长件货物的装运。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所述铁路货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顶架单元、底架单元和端墙;所述底架单元置于所述顶架单元下方,所述顶架单元与所述底架单元平行设置;所述端墙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端墙分别与所述顶架单元和所述底架单元的两端相连;
[0008]
其中,所述端墙包括横向支撑部、第一竖向支撑部、横向连接部、第二竖向支撑部和端板;
[0009]
所述横向支撑部与所述顶架单元沿其纵向方向的一端相连,且横向支撑部沿顶架单元的横向方向设置;
[0010]
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支撑部相连,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单元相连;
[0011]
所述横向连接部与所述横向支撑部平行,且所述横向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分别沿横向和纵向编织设置;
[0012]
所述第二竖向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支撑部的端部相连,所述第二竖向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架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竖向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横线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部相连;
[0013]
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横向连接部和第二竖向支撑部形成的面
上。这样有利于增强车体刚度,提高车辆承载能力,并方便装运货物。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端墙为两组。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第二竖向支撑部与所述横向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与所述横向支撑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部平行设置;
[0016]
所述端板与所述横向支撑部相连。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横向支撑部为横向支撑梁,所述横向连接部为横向连接带,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为第一竖向支撑柱,所述第二竖向支撑部为第二竖向支撑柱;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横向连接带、第一竖向支撑柱和横向支撑梁形成网格结构;
[0018]
所述横向支撑梁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0019]
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包括主端柱和辅端柱,其中,所述辅端柱以所述主端柱为轴对称设置;所述主端柱的两端分别与顶架单元和底架单元的纵向中心线重叠。这样有利于在保持车体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车体自重。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与所述横向连接带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与所述横向支撑梁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平行;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横向连接带、第一竖向支撑柱和横向支撑梁形成网格结构。这样有利于在保持车体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车体自重。
[00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横向支撑梁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横向连接带的横截面为接近u形结构。
[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横向连接带穿过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和第二竖向支撑柱。
[00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底架单元包括中梁、货物支撑横梁和底架端梁;所述中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架端梁的中部相连,所述中梁与所述底架端梁呈“工”字形连接;所述货物支撑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梁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所述货物支撑横梁与所述底架端梁平行设置;
[0024]
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与所述底架单元相连的一端具有企口结构,所述企口结构具有水平面和垂直面,所述企口结构的水平面置于所述底架端梁的上表面,所述企口结构的垂直面紧靠所述底架端梁远离中梁的一侧。这样有利于增强车体刚度,提高车辆承载能力。
[00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端墙支撑梁,所述端墙支撑梁包括水平面部和竖直面部,所述水平面部和竖直面部垂直相连,所述水平面部与所述底架端梁相连,所述竖直面部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或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相连;
[0026]
所述端墙支撑梁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架单元的货物支撑横梁的上表面共平面。这样有利于增强端墙和底架单元的连接强度,以及有利于装卸货物。
[002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加强角铁,所述加强角铁设置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和所述横向支撑梁的连接部位;
[0028]
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和所述底架端梁相连。
[002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加强角铁,所述加强角铁设置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和所述横向支撑梁的连接部位。这样有利于增强第二竖向支撑柱和横向支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和所述底架端梁相连。这样有利于增强端墙和底架单元的连接强度。
[00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横向支撑梁和所述端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底架端梁和所述端板相连。这样有利于增强横向支撑梁和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有利于增强底架单元和端墙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的厚度与所述横向支撑梁的横截面的宽度相一致;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的厚度;所述横向连接带穿过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这样有利于在保证车体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车身自重,提高车辆承载能力。
[003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顶架单元的横向宽度小于所述端墙的横向宽度,所述端墙的横向宽度与所述底架单元的横向宽度一致。这样有利于装卸货物。
[003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优选地,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底架单元相连,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架单元相连,且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底架单元和所述顶架单元垂直设置;
[0035]
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分别与所述端墙和与所述端墙相邻的立柱相连,且所述加强梁与所述端墙和与所述端墙相邻的立柱垂直设置。这样有利于在保证车体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车体自重,提高车辆承载能力。
[0036]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可以通过端墙的设置,增强车体刚度,减轻车体自重,提高车辆承载能力。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装运货物,尤其是长件货物。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端墙的示意图。
[0038]
图2为图1中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端墙的c-c向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车体的示意图。
[0040]
图4为图3中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车体的a-a向的示意图。
[004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底架单元的示意图。
[0042]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3]
400-端墙;410-横向支撑部;420-第一竖向支撑部;421-主端柱;422-辅端柱;430-横向连接部;440-第二竖向支撑部;450-端板;460-端墙支撑梁;470-加强角铁;480-加强板;490-连接板;491-第一连接板;492-第二连接板;100-底架单元;110-中梁;150-货物支撑横梁;170-底架端梁;200-立柱;300-顶架单元;30-加强梁;1-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45]
实施例1
[004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端墙的示意图。
[004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的端墙的c-c向的示意图。
[0048]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包括车体1。车体1包括底架单元100、顶架单元300和端墙400。底架单元100置于顶架单元300下方,顶架单元300与底架单元100平行设置。端墙400为两组。两组端墙400分别与顶架单元300和底架单元100的两端相连。顶架单元300的横向宽度小于端墙400的横向宽度,端墙400的横向宽度与底架单元100的横向宽度一致。
[0049]
端墙400包括横向支撑部410、第一竖向支撑部420、横向连接部430、第二竖向支撑部440、端板450、加强角铁470、加强板480和连接板490。
[0050]
横向支撑部410为横向支撑梁。横向连接部430为横向连接带。第一竖向支撑部420为第一竖向支撑柱。第二竖向支撑部440为第二竖向支撑柱。
[0051]
横向支撑部410与顶架单元300沿其纵向方向的一端相连,且横向支撑部410沿顶架单元300的横向方向设置。横向支撑部410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0052]
第一竖向支撑部420的一端与横向支撑部410相连,第一竖向支撑部420的另一端与底架单元100相连。第一竖向支撑部420与横向支撑部410垂直设置。第一竖向支撑部420包括主端柱421和辅端柱422。辅端柱422以主端柱421为轴对称设置。主端柱421的两端分别与顶架单元300和底架单元100的纵向中心线重叠。
[0053]
横向连接部430与横向支撑部410平行。横向连接部430为多个。横向连接部430的横截面为接近u形结构。
[0054]
第二竖向支撑部440为两个。第二竖向支撑部440的一端与横向支撑部410的端部相连,第二竖向支撑部440的另一端与底架单元100相连。第二竖向支撑部440设置于第一竖向支撑部420的两侧。横向连接部43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向支撑部440相连,且两根第二竖向支撑部440分别与横向连接部430的两端垂直相连。第一竖向支撑部420与第二竖向支撑部440平行设置。第二竖向支撑部440、横向连接部430、第一竖向支撑部420和横向支撑部410形成网格结构。第二竖向支撑部440的厚度与横向支撑部410的横截面的宽度相一致。第一竖向支撑部420的厚度小于第二竖向支撑部440的厚度。横向连接部430穿过第一竖向支撑部420,横向连接部430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部420分别沿横向和纵向编织设置。
[0055]
端板450设置于第一竖向支撑部420、横向连接部430和第二竖向支撑部440形成的面上。
[0056]
底架单元100包括中梁110、货物支撑横梁150和底架端梁170。中梁110的两端分别与底架端梁170的中部相连,中梁110与底架端梁170呈“工”字形连接。货物支撑横梁150以中梁110为轴对称设置。货物支撑横梁150位于两根底架端梁170之间。货物支撑横梁150与底架端梁170平行。
[0057]
第二竖向支撑部440与底架单元100相连的一端具有企口结构,该企口结构具有水平面和垂直面,该企口结构的水平面置于底架端梁170的上表面,企口结构的垂直面紧靠底
架端梁170远离中梁110的一侧。
[0058]
加强角铁470设置于第二竖向支撑部440和横向支撑部410的连接部位,用于加强第二竖向支撑部440和横向支撑部410的连接强度。加强板480分别与第二竖向支撑部440和底架端梁170相连,用于加强第二竖向支撑部440和底架端梁170的连接强度。连接板490包括第一连接板491和第二连接板492。第一连接板491分别与横向支撑部410和端板450相连。第二连接板492分别与底架端梁170和端板450相连。用于加强端板450分别与横向支撑部410和底架端部170的连接强度。
[0059]
本实施例的车体1还包括立柱200。立柱200的一端与底架单元100相连,立柱200的另一端与顶架单元300相连,且立柱200分别与底架单元100和顶架单元300垂直设置。
[0060]
端墙400和与端墙400相邻的立柱200之间设置有加强梁30,且加强梁30分别与端墙400的主端柱421和与端墙400相邻的立柱垂直设置。
[0061]
实施例2
[0062]
除了以下结构之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如图2所示,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端墙支撑梁460。端墙支撑梁460包括水平面部和竖直面部,水平面部和竖直面部垂直相连。水平面部与底架端梁170相连,竖直面部与第一竖向支撑柱420和第二竖向支撑柱440相连。端墙支撑梁460的上表面与底架单元100的货物支撑横梁150的上表面共平面。
[0064]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