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8556发布日期:2023-01-25 00:3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加热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2.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对于应用于北方地区或高寒地区的轨道车辆的车厢内通常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安装在座椅下方的侧墙上。在加热器外侧设置加热器罩板,用于对加热器进行防护。
3.加热器通过加热底板固定至侧墙上,加热底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向车厢内延伸形成安装部,加热器罩板分别与加热底板的顶端和底端的安装部相连。常见的方案中,加热器罩板与安装部层叠设置,且设置螺纹孔。采用螺纹紧固件从加热器罩板的一侧逐渐旋入并与底板安装部螺纹配合进行固定。在装配过程中,螺纹紧固件的运动方向始终朝向加热器,一方面,在紧固的过程中较容易触碰到加热器,容易损坏加热器;另一方面,经过多处拆装之后,螺纹孔容易产生滑丝,然后要在其他位置重新打孔安装,导致罩板和底板上留下许多安装孔。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
6.加热底板;所述加热底板具有加热底板主体部和分别位于加热底板主体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所述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与加热底板主体部围成加热器容纳空间;
7.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加热底板主体部上,且位于所述加热器容纳空间内;
8.加热罩板,设置于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之间;加热罩板的一端与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相连;
9.加热板卡扣,其一端与加热罩板分别从两侧夹紧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另一端与加热罩板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厢,包括:
11.底架;
12.分别设置于底架两侧的侧墙;
13.设置于两侧侧墙顶部之间的车顶;
14.设置于底架、车顶、侧墙纵向端部的端墙;
15.以及如上所述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侧墙的内侧,加热罩板朝向车厢的内部方向。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厢。
17.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加热底板主体部和分别位于加热底板主体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围成加热器容纳空间,将加热器设置于加热底板主体部上,且位于加热器容纳空间内;加热罩板设置于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之间;加热罩板的一端与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相连,另一端与加热板卡扣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加热板卡扣还与加热罩板分别从两侧夹紧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能够解决传统方案中在拧紧螺纹紧固件的时候容易触碰到加热器的问题,还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爆炸视图;
21.图3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22.图4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中加热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221-加热底板;2211-加热底板主体部;2212-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1第一加热底板插接部;2212-2-底板凸出部;2213-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1-第一叉臂;2213-2-第二叉臂;2213-3-钩尖空间;
26.2221-加热器座板;2222-加热支柱;2223-加热元件;
27.223-加热罩板;2231-加热罩板主体部;2231-1-加热罩板散热孔;2231-2-加热罩板通孔;2232-加热罩板弯曲部;2232-1-钩尖部;2233-加热罩板连接部;
28.224-加热板卡扣;2241-卡扣连接部;2242-卡扣过渡部;2243-卡扣钩挂部;2243-1-钩挂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装置,能够应用于胶轮车辆或轨道车辆中。以轨道车辆为例,可以为单节车厢,也可以包括多节车厢。该车辆可以为以燃油为动力的车辆,也可以为以燃气为动力的车辆,还可以为以电力为动力的车辆。该轨道车辆可以为普速火车、动车组、地铁、轻轨车辆等。
31.本实施例中,将车辆的长度方向称为纵向,将车辆的宽度方向称为横向,将竖直方向称为竖向或垂向。
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爆炸视图,图3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图5为本技术
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中加热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底板221、加热器、加热罩板223和加热板卡扣224。其中,加热底板221具有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分别位于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的相对两侧。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与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围成加热器容纳空间。
34.加热器设置于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上,且位于加热器容纳空间内。加热罩板223设置于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之间,加热罩板223的一端与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相连。
35.加热板卡扣224的一端与加热罩板223分别从两侧夹紧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另一端与加热罩板223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加热板卡扣224可预先装配至加热罩板223上。
36.在装配过程中,先将加热器安装至加热底板221上,然后将加热罩板223的一端连接至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然后将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插入加热板卡扣224与加热罩板223之间。拧紧加热板卡扣224与加热罩板223之间的螺纹紧固件,在拧紧的过程中,对加热板卡扣224施加朝向加热罩板223移动的作用力,促使加热板卡扣224与加热罩板223夹紧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
37.上述方案中,由于螺纹紧固件的拧紧操作是促使加热板卡扣224朝向远离加热器的方向移动,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需要将螺纹紧固件用力朝向加热器的方向推,甚至螺纹紧固件仅在原地转动即可,因此大大减少了触碰到加热器的可能性。
38.并且,在多次拆装操作之后,若加热板卡扣的螺纹孔发生滑丝,仅更换加热板卡扣即可,无需在加热罩板或底板上重新打孔,一方面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加热罩板的美观性。
39.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加热底板主体部和分别位于加热底板主体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围成加热器容纳空间,将加热器设置于加热底板主体部上,且位于加热器容纳空间内;加热罩板设置于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之间;加热罩板的一端与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相连,另一端与加热板卡扣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加热板卡扣还与加热罩板分别从两侧夹紧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能够解决传统方案中在拧紧螺纹紧固件的时候容易触碰到加热器的问题,还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4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
41.加热装置安装于轨道车辆的侧墙上,且位于座椅下方。具体的,加热底板中的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固定于侧墙上,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沿垂向和纵向方向延伸,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从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的底端朝向车厢内部方向横向延伸,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从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的顶端朝向车厢内部方向横向延伸。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和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围成加热器容纳空间。加热器设置于该容纳空间中。
42.具体的,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座板2221、加热器支柱2222和加热元件2223。其中,加热器座板2221沿垂向方向延伸,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加热底板主体部2211上。加热器支柱2222垂直设置于加热器座板2221上,加热器支柱22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间隔布设。
43.加热元件2223连接于各加热器支柱2222之间。一种实现方式:两排加热元件2223并排设置,连接至加热器支柱2222之间。加热元件2223可以为加热管、加热盘或独立的电热丝。
44.加热罩板223具体包括:沿垂向方向延伸的加热罩板主体部2231,加热罩板主体部2231的顶部朝向加热底板221的方向弯折形成加热罩板弯曲部2232,加热罩板弯曲部2232与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相连。加热罩板主体部223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罩板连接部2233,加热罩板连接部2233设置有通孔,用于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加热板卡扣224相连。
45.加热罩板主体部2231设置有多个加热罩板散热孔2231-1,多个加热罩板散热孔2231-1呈阵列排布。
46.加热罩板弯曲部2232的端部设有朝向加热器方向延伸的钩尖部2232-1。对应的,第二加热底板安装部2213设有朝向背离加热器方向延伸(即向上伸出)的第一叉臂2213-1和第二叉臂2213-2,第二叉臂2213-2与第一叉臂2213-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叉臂2213-2与第一叉臂2213-1之间形成钩尖空间2213-3。钩尖部2232-1可插设于钩尖空间2213-3内。
47.在加热罩板223的装配过程中,先将钩尖部2232-1插入钩尖空间2213-3内,然后再与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相连。钩尖空间2213-3能够限制钩尖部2232-1移动,避免脱出。
48.对于加热板卡扣224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加热板卡扣224包括:卡扣连接部2241、卡扣过渡部2242和卡扣钩挂部2243。其中,卡扣连接部2241垂直连接至卡扣过渡部2242的一端,卡扣钩挂部2243垂直连接至卡扣过渡部2242的另一端,卡扣连接部2241和卡扣挂钩部2243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使加热板卡扣224呈直角的z字形结构。
49.卡扣连接部2241与加热罩板223平行,贴在加热罩板223的内侧表面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
50.卡扣钩挂部2243与加热罩板223之间留有容纳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的空间。相应的,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沿横向方向延伸,其端部朝向加热器容纳空间内弯折形成第一加热底板插接部2212-1。
51.在装配过程中,第一加热底板插接部2212-1插入卡扣钩挂部2243与加热罩板223之间的空间内。当拧紧螺纹紧固件时,加热板卡扣224具有朝向加热罩板223移动的趋势,与加热罩板223夹紧第一加热底板插接部2212-1,实现加热罩板223与加热底板221的连接。
52.进一步的,在卡扣钩挂部2243的端部设有朝向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1121凸起的钩挂凸出部2243-1。相应的,在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2212的端部设有朝向卡扣钩挂部2243凸起的底板凸出部2212-2,底板凸出部2234-2被限位于钩挂凸出部2243-1与卡扣过渡部2242之间的空间内。钩挂凸出部2243-1和底板凸出部2212-2相互制约,以使加热罩板223与加热底板221紧固连接。
53.一种实现方式:卡扣连接部2231上设有螺纹孔,加热罩板223设有与该螺纹孔对应的螺纹孔或通孔。以设置加热罩板通孔2231-2为例,通过螺纹紧固件依次穿过加热罩板223上的加热罩板通孔2231-2、以及卡扣连接部2231上的螺纹孔。在装配过程中,可先将加热板卡扣224预先通过螺纹紧固件装配至加热罩板223上,再与第一加热底板安装部相连。
5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厢,包括:底架、分别设置于底架两侧的侧墙、设置于两侧侧墙顶部之间的车顶、设置于底架、车顶、侧墙纵向端部的端墙、以及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采
用上述任一内容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加热装置设置于侧墙的内侧,加热罩板朝向车厢的内部方向。具体的,加热装置设置于座椅下方。
5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厢。车厢包括:头车车厢和中间车厢;头车车厢的前端下部设有端部转向架,头车车厢与中间车厢和/或中间车厢之间通过铰接转向架相连。
5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厢及轨道车辆具有与加热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0.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6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