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轮位器及变轮位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74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轮位器及变轮位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轮位器及变轮位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轮摩托车、两轮电动车、两轮自行车使用灵便,但在雨雪大风、路面湿滑结冰等天气行驶时,稳定性大大降低,存在安全隐患和交通问题。

现有的三轮摩托车、三轮电动车、三轮自行车相对于现有的两轮摩托车、两轮电动车、两轮自行车行驶的稳定性高,但存在使用灵便性差、体积大、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轮位器和变轮位车,其能调整车轮之间的间距,且改变车轮位置方便,其可将车轮移动到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使用,或将车轮移动到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使用;当车轮处在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时,车子可以像二轮车一样使用,使用灵便性好;当车轮处在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时,车子可以像三轮车一样使用,有效提升车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适应在雨雪大风、路面湿滑结冰等天气行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轮位器,变轮位器能连接在车体上,车体为不包含变轮位器安装区域的车轮及其相关装置的摩托车、电动车或自行车,变轮位器上可以安装两个车轮,车轮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车轮可移动到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使用,此时,变轮位器处于灵便型使用状态;车轮可移动到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使用,此时,变轮位器处于稳定型使用状态;车轮的最小运行间距小于车轮的最大运行间距。

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其中,变轮位器包括:车轮支架一,设置在车体的底部,车轮支架一的两端分别为支架连接端一、以及能与车体连接的车体连接端;车轮支架二,数量为两个,分别与车轮支架一连接,每个车轮支架二的两端分别为能与车轮旋转的连接的车轮连接端、以及能与支架连接端一旋转的连接的支架连接端二,车轮支架二能旋转并将与其连接的车轮移动到车轮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车轮支架二能旋转并将与其连接的车轮移动到车轮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车轮支架锁,能将车轮支架一与车轮支架二锁定,使支架连接端二不能相对于支架连接端一旋转,从而将车轮定位在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或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其中,车轮支架一数量为两个,它们分别与车体连接,车轮支架二分别与同侧的车轮支架一连接。

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其中,变轮位器包括避震装置。

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其中,避震装置一端与车体连接,一端与车轮支架一连接,车体连接端与车体能旋转的连接。

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其中,车轮连接端与支架连接端二能旋转的连接,避震装置一端与车轮连接端连接,一端与支架连接端二连接。

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其中,避震装置可以是避震器。

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其中,车轮支架锁包括定位销,支架连接端一和支架连接端二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定位销孔,定位销能插入支架连接端一和支架连接端二上与之对应的定位销孔,使支架连接端二不能相对于支架连接端一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轮位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车轮和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和变轮位车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及变轮位车,改变车轮位置方便,当车轮处在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时,车子可以像二轮车一样使用,使用灵便性好;当车轮处在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时,车子可以像三轮车一样使用,有效提升车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适应在雨雪大风、路面湿滑结冰等天气的行驶。

2.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及变轮位车,由于可以分别安装避震装置,能在各种形态下更好的适应路面,使乘骑舒适。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变轮位车在稳定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变轮位车在稳定型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变轮位车在稳定型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变轮位车在灵便型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变轮位车在灵便型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变轮位车在灵便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车体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车轮支架一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的车轮支架二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变轮位车在稳定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变轮位车在稳定型使用状态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变轮位车在稳定型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变轮位车在稳定型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变轮位车在灵便型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变轮位车在灵便型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6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变轮位车在灵便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车轮支架一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支架连接端二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二的车轮连接端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车体;2-车轮;3-车轮支架一;4-车轮支架二;5-车体连接端;6-支架连接端一;

7-支架连接端二;8-车轮连接端;9-定位销;10-定位销孔一;11-定位销孔二;

12-圆锥螺旋弹簧;13-避震器;14-车体与避震器连接处;

15-车轮支架一与避震器连接处;16-支架连接端二与避震器连接处;

17-车轮连接端与避震器连接处;18-螺旋弹簧;19-定位销柄;20-定位销外壳;

21-车体与支架连接轴;22-车体与支架连接轴帽;23-车体连接端转轴孔;

24-支架连接端转轴孔;25-支架连接端转轴;26-支架连接端转轴帽;

27-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孔;28-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

29-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帽;30-车轮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上方”和“下方”、“上部”和“下部”、以及“前部”和“后部”等的使用仅是为了便于多组术语之间的相对参考,且并非描述对经修饰术语的任何特定的方向限制。

实例一:

如图1、图3、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轮位器,其能连接在车体1上,车体1为不包含变轮位器安装区域的车轮2及其相关装置的各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变轮位器上安装有两个车轮2,车轮2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车轮2可移动到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使用,此时,变轮位器处于灵便型使用状态;车轮2也可移动到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使用,此时,变轮位器处于稳定型使用状态;车轮2的最小运行间距小于车轮2的最大运行间距。

进一步,当车轮2处在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时(即变轮位器处于灵便型使用状态时),车子可以像二轮车一样使用,使用灵便性好;当车轮2处在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时(即变轮位器处于稳定型使用状态时),车子可以像三轮车一样使用,有效提升车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适应在雨雪大风、路面湿滑结冰等天气行驶。

再如图2、图5、图9、图10所示,变轮位器包括:车轮支架一3,设置在车体1的底部,车轮支架一3的两端分别为支架连接端一6、以及能与车体1连接的车体连接端5;支架连接端一6设有定位销孔一10和支架连接端转轴孔24;车轮支架二4,数量为两个,分别与车轮支架一3连接,每个车轮支架二4的两端分别为能与车轮2旋转的连接的车轮连接端8、以及能与支架连接端一6旋转的连接的支架连接端二7,车轮支架二4能旋转并将与其连接的车轮2移动到车轮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车轮支架二4能旋转并将与其连接的车轮2移动到车轮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车轮连接端8设有车轮连接轴30,车轮连接轴30与车轮2能旋转的连接;支架连接端二7设有支架连接端转轴25和支架连接端转轴帽26,支架连接端转轴25设有定位销孔二11,支架连接端转轴25插在与其对应的支架连接端转轴孔24内,并且能在其内旋转,支架连接端转轴帽26固定在支架连接端转轴25的上部。

再如图6所示,车轮2移动到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或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时,对应的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对齐。

进一步,变轮位器的车轮支架锁包括定位销9,定位销9通过同时插入与之对应的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使支架连接端二7不能相对于支架连接端一6旋转,从而将车轮2定位在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或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

进一步,变轮位器的车轮支架锁还包括圆锥螺旋弹簧12,圆锥螺旋弹簧12一端固定在定位销9外部末端、一端与支架连接端一6固定在一起,圆锥螺旋弹簧12可在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对齐时,利用其本身的弹性自动将定位销9插入二者,起到锁定的作用。

如图8所示,车体1上设有车体与避震器连接处14、车体与支架连接轴21、车体与支架连接轴帽22。

再如图1、图9所示,车轮支架一3数量为两个,它们分别与车体1连接,车轮支架二4分别与同侧的车轮支架一3连接,车体连接端5与车体1的车体与支架连接轴21能旋转的连接,车体与支架连接轴21设有车体与支架连接轴帽22,车体连接端5设有车体连接端转轴孔23,车体与支架连接轴21插在与其对应的车体连接端转轴孔23内,车体与支架连接轴帽22固定在车体与支架连接轴21末端。

进一步,变轮位器包括避震器13,数量为两个,每个避震器13分别一端与同侧的车体1的车体与避震器连接处14连接、一端与同侧的车轮支架一3的车轮支架一与避震器连接处15连接。

再进一步,当车轮2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车轮支架一3受到震动,其克服避震器13绕车体与支架连接轴21向上转动,避震器13受到转动的冲击,带动车轮支架一3绕车体与支架连接轴21上下摆动一段时间,从而将冲击力吸收,达到避震的作用,使乘骑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轮位车,其包括车体1、车轮2、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

本实用新型实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从稳定型使用状态变为灵便型使用状态,操作如下:

首先,踩下车体1的车梯,将车体1支起,使车轮2离开地面;

然后,向外拔一侧的定位销9直到同侧的车轮支架二4可以转动,这时向外侧转动所述车轮支架二4(转动角度为180度),同时手松开所述定位销9,当所述车轮支架二4转到指定位置时,所述定位销9在与其连接的圆锥螺旋弹簧12作用下自动插入同侧的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即将车轮支架二4的位置锁定,此时,一侧操作完成;

之后,操作另一侧,两侧操作相同,容不赘述;

最后,收起车体1的车梯,将车体1放下,使车轮2着地;

至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从稳定型使用状态变为灵便型使用状态的操作。

2.将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从灵便型使用状态变为稳定型使用状态,操作如下:

首先,踩下车体1的车梯,将车体1支起,使车轮2离开地面;

然后,向外拔一侧的定位销9直到同侧的车轮支架二4可以转动,这时向外侧转动所述车轮支架二4(转动角度为180度),同时手松开所述定位销9,当所述车轮支架二4转到指定位置时,所述定位销9在与其连接的圆锥螺旋弹簧12作用下自动插入同侧的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即将车轮支架二4的位置锁定,此时,一侧操作完成;

之后,操作另一侧,两侧操作相同,容不赘述;

最后,收起车体1的车梯,将车体1放下,使车轮2着地;

至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从灵便型使用状态变为稳定型使用状态的操作。

实例二:

如图11、图14、图15、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轮位器,其能连接在车体1上,车体1为不包含变轮位器安装区域的车轮2及其相关装置的各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变轮位器上安装有两个车轮2,车轮2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车轮2可移动到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使用,此时,变轮位器处于灵便型使用状态;车轮2也可移动到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使用,此时,变轮位器处于稳定型使用状态;车轮2的最小运行间距小于车轮2的最大运行间距。

进一步,当车轮2处在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时(即变轮位器处于灵便型使用状态时),车子可以像二轮车一样使用,使用灵便性好;当车轮2处在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时(即变轮位器处于稳定型使用状态时),车子可以像三轮车一样使用,有效提升车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适应在雨雪大风、路面湿滑结冰等天气行驶。

再如图13、图16、图19、图20、图21所示,变轮位器包括:车轮支架一3,设置在车体1的底部,车轮支架一3的两端分别为支架连接端一6、以及能与车体1连接的车体连接端5;支架连接端一6设有定位销孔一10和支架连接端转轴孔24;车轮支架二4,数量为两个,分别与车轮支架一3连接,每个车轮支架二4的两端分别为能与车轮2旋转的连接的车轮连接端8、以及能与支架连接端一6旋转的连接的支架连接端二7,车轮支架二4能旋转并将与其连接的车轮2移动到车轮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车轮支架二4能旋转并将与其连接的车轮2移动到车轮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车轮连接端8设有车轮连接轴30,车轮连接轴30与车轮2能旋转的连接;支架连接端二7设有支架连接端转轴25和支架连接端转轴帽26,支架连接端转轴25设有定位销孔二11,支架连接端转轴25插在与其对应的支架连接端转轴孔24内,并且能在其内旋转,支架连接端转轴帽26固定在支架连接端转轴25的上部。

再如图17所示,车轮2移动到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或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时,对应的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对齐。

进一步,变轮位器的车轮支架锁包括定位销9,定位销9通过同时插入与之对应的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使支架连接端二7不能相对于支架连接端一6旋转,从而将车轮2定位在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或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

如图12所示,进一步,变轮位器的车轮支架锁还包括螺旋弹簧18、定位销柄19、定位销外壳20,定位销外壳20固定在支架连接端二7上,螺旋弹簧18插在定位销外壳20里,定位销柄19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销柄19将螺旋弹簧18夹在定位销外壳20的中部,定位销柄19分别固定在与其对应的定位销9的外部末端,并能与定位销9一同在定位销外壳20内滑动,螺旋弹簧18可在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对齐时,利用其本身的弹性自动将定位销9插入二者,起到锁定的作用。

如图11、图20、图21所示,车轮连接端8与支架连接端二7能旋转的连接,支架连接端二7设有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孔27和支架连接端二与避震器连接处16;车轮连接端8设有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28、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帽29、车轮连接端与避震器连接处17;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28插在与其对应的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孔27中,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帽29固定在与其对应的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28的末端。

进一步,变轮位器包括避震器13,数量为两个,每个避震器13分别一端与同侧的支架连接端二与避震器连接处16连接、一端与同侧的车轮连接端与避震器连接处17连接。

再进一步,当车轮2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车轮连接端8受到震动,克服避震器13绕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28向上转动,避震器13受到转动的冲击,带动车轮连接端8绕支架连接端二与车轮连接端连接轴28上下摆动一段时间,从而将冲击力吸收,达到避震的作用,使乘骑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轮位车,其包括车体1、车轮2、如上所述的变轮位器。

本实用新型实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从稳定型使用状态变为灵便型使用状态,操作如下:

首先,踩下车体1的车梯,将车体1支起,使车轮2离开地面;

然后,向外拉一侧的定位销柄19直到同侧的支架连接端二7可以转动,这时向外侧转动所述支架连接端二7(转动角度为180度),同时手松开所述定位销柄19,当所述支架连接端二7转到指定位置时,同侧的定位销9在螺旋弹簧18的作用下自动插入同侧的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即将支架连接端二7的位置锁定,此时,一侧操作完成;

之后,操作另一侧,两侧操作相同,容不赘述;

最后,收起车体1的车梯,将车体1放下,使车轮2着地;

至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从稳定型使用状态变为灵便型使用状态的操作。

2.将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从灵便型使用状态变为稳定型使用状态,操作如下:

首先,踩下车体1的车梯,将车体1支起,使车轮2离开地面;

然后,向外拉一侧的定位销柄19直到同侧的支架连接端二7可以转动,这时向外侧转动所述支架连接端二7(转动角度为180度),同时手松开所述定位销柄19,当所述支架连接端二7转到指定位置时,同侧的定位销9在螺旋弹簧18的作用下自动插入同侧的定位销孔一10和定位销孔二11,即将支架连接端二7的位置锁定,此时,一侧操作完成;

之后,操作另一侧,两侧操作相同,容不赘述;

最后,收起车体1的车梯,将车体1放下,使车轮2着地;

至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变轮位器从灵便型使用状态变为稳定型使用状态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改变车轮位置的装置,形态转换方便,当车轮处在最小运行间距的位置时(即灵便型使用状态时),车子可以像二轮车一样使用,使用灵便性好;当车轮处在最大运行间距的位置时(即稳定型使用状态时),车子可以像三轮车一样使用,有效提升车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适应在雨雪大风、路面湿滑结冰等天气的行驶。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改变车轮位置的装置安装有避震器,且各自运作,因而能更适应地面起伏,从而减少颠簸感,使乘骑更舒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