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21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共享单车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对共享单车的破坏和盗取零部件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所以针对共享单车的防盗为了需要日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防止单车连接线材被盗取的防盗自行车车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前部车架、中部车架和后部车架,所述前部车架包括车头管,所述中部车架包括第一中部管、第二中部管和链轮轴管,第一中部管的一端与车头管连接,第一中部管的另一端与链轮轴管连接,第二中部管与链轮轴管连接,在第一中部管、第二中部管和链轮轴管之间设有第一加固部,第一加固部使第一中部管的腔体、第二中部管的腔体相通,后部车架分别与第二中部管、链轮轴管连接,第一中部管的腔体与车头管的腔体相通,在第二中部管与后部车架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二中部管的腔体相通的第一通孔。

共享单车的车锁一般为电子锁,需要供电,在车头管处设有车篓,在车篓处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可以将转化的电能传递给电子锁,而太阳能板上的传输线材可以通过埋入到车头管的腔体、第一中部管的腔体、第二中部管的腔体,然后通过第一通孔伸出与电子锁连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传输线材外露,对传输线材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被盗取和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部车架包括第一后部架体和第二后部架体,第一后部架体的一端与第二后部架体的一端连接,第一后部架体的另一端与第二中部管连接,第二后部架体的另一端与链轮轴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后部架体上设有用于车锁固定板,车锁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槽和用于避开车轮的第一凹槽,车锁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二中部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车头管的外壁面上并沿着车头管的径向方向设有半圆弧状的限位凸起,在车头管与第一中部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固部,在第一中部管上且处于第二加固部内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一中部管上靠近链轮轴管的位置处设有第三通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牢固、防止单车连接线材被盗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中部管与第一后部架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部车架、中部车架和后部车架,所述前部车架包括车头管1,所述中部车架包括第一中部管2、第二中部管3和链轮轴管4,第一中部管2的一端与车头管1连接,第一中部管2的另一端与链轮轴管4连接,第二中部管3与链轮轴管4连接,在第一中部管2、第二中部管3和链轮轴管4之间设有第一加固部5,第一加固部5使第一中部管2的腔体、第二中部管3的腔体相通,所述后部车架包括第一后部架体6和第二后部架体7,第一后部架体6的一端与第二后部架体7的一端连接,第一后部架体6的另一端与第二中部管3连接,第二后部架体7的另一端与链轮轴管4连接,在第一后部架体6上设有用于车锁固定板8,车锁固定板8上设有第一通槽9和用于避开车轮的第一凹槽10,车锁固定板8的一端与第二中部管3连接,第一中部管2的腔体与车头管1的腔体相通,在第二中部管3与第一后部架体6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二中部管3的腔体相通的第一通孔15,车头管1的外壁面上并沿着车头管1的径向方向设有半圆弧状的限位凸起11,在车头管1与第一中部管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固部12,在第一中部管2上且处于第二加固部12内设有第二通孔13,在第一中部管2上靠近链轮轴管4的位置处设有第三通孔14。

共享单车的车锁一般为电子锁,需要供电,在车头管1处设有车篓,在车篓处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可以将转化的电能传递给电子锁,而太阳能板上的传输线材可以通过埋入到车头管1的腔体、第一中部管2的腔体、第二中部管3的腔体,然后通过第一通孔15伸出并穿过锁固定板8上的第一通槽9与电子锁连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传输线材外露,对传输线材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被盗取和损坏。同时车闸的线材也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3进入到第一中部管2的腔体中并从第三通孔14伸出与车闸连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车闸的线材外露,对其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被盗取和损坏。限位凸起11可以对与车头管1连接的车把组件起到旋转限位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