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7768发布日期:2020-09-01 20: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跨骑型车辆(11;81),具备:

头管(14;84);

主框架(15;85),所述主框架(15;85)从所述头管(14;84)向后方延伸;

左右的座椅框架(19;88),左右的所述座椅框架(19;88)从所述主框架(15;85)向后方延伸,对乘员就座的乘员座椅(35;104)进行支承;

内燃机(31;97),所述内燃机(31;97)与所述主框架(15;85)连结,根据混合气体的燃烧而生成动力;以及

空气滤清器(47;113),所述空气滤清器(47;113)在待净化室(63a;124a)与洁净室(63b;124b)之间配置对所述混合气体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清洁器元件(59;122),所述待净化室(63a;124a)形成在清洁器容器(52;117)内并经由进气管道(53;118)与所述清洁器容器(52;117)外的空间相通,所述洁净室(63b;124b)形成在所述清洁器容器(52;117)内并与所述内燃机(31;97)相通,

所述跨骑型车辆(11;81)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气管道(53;118)的上游端沿着所述进气管道(53;118)的外周设置有双重管部(66;133),该双重管部(66;133)位于所述乘员座椅(35;104)的下方,至少部分地配置于俯视时的左右的所述座椅框架(19;88)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从所述乘员座椅(35;104)的侧面连续地扩展的左右的侧罩(38;102),所述双重管部(66;133)配置在被左右的所述侧罩(38;102)夹着的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左右的副框架(21;89),左右的所述副框架(21;89)具有在所述座椅框架(19;88)的下方与所述主框架(15;85)结合的前端、以及与所述座椅框架(19;88)连结的后端,并在各个所述座椅框架(19;88)的下方延伸,所述双重管部(66;133)至少部分地配置在被左右的所述副框架(21;89)夹着的区域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重管部(66)相比平行于与所述主框架(15)连结的后轮(wr)的旋转轴线且与所述座椅框架(19)的上表面相切的假想面(vc)配置在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纵向壁(57),所述纵向壁(57)从下座椅罩(56)向上方延伸并从后方堵塞被所述副框架(21)夹着的空间(55)而与所述进气管道(53)的上游端面对,所述下座椅罩(56)从下方堵塞被所述副框架(21)夹着的所述空间(55)。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道(53)至少以所述进气管道(53)的内径的3倍以上的长度从所述清洁器容器(52)朝向车身后方呈线形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从双重管部(66)的上游端连续地向上游侧延伸的檐部(67),在比将檐部(67)的上游端分隔的假想垂直面(vp)靠上游侧的位置,所述进气管道(53)的内壁面相比水平面(hz)向后下方扩展。

8.一种跨骑型车辆(81),具备:

头管(84),所述头管(84)能够转向地支承前轮;

主框架(85),所述主框架(85)从所述头管(84)向后方延伸;

左右的座椅框架(88),左右的所述座椅框架(88)从所述主框架(85)向后方延伸,对乘员就座的乘员座椅(104)进行支承;

后挡泥板(105),所述后挡泥板(105)配置在所述座椅框架(88)的下方并覆盖后轮(wr);

内燃机(97),所述内燃机(97)与所述主框架(85),根据混合气体的燃烧而生成动力;以及

空气滤清器(113),所述空气滤清器(113)在所述乘员座椅(104)的下方配置在所述后挡泥板(105)的前方,在待净化室(124a)与洁净室(124b)之间,沿着与所述后轮(wr)的旋转轴线正交的假想平面配置对所述混合气体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清洁器元件(122),所述待净化室(124a)形成在清洁器容器(117)内并经由进气管道(118)与所述清洁器容器(117)外的空间相通,所述洁净室(124b)形成在所述清洁器容器(117)内并与所述内燃机(97)相通,

所述跨骑型车辆(81)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洁净室(124b)的侧方,在所述待净化室(124a)和所述后挡泥板(105)之间形成所述清洁器容器(117)外的空间(125),在该空间(125)内配置所述进气管道(118),在所述进气管道(118)的上游端沿着所述进气管道(118)的外周设置有双重管部(13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从所述乘员座椅(104)的侧面连续地扩展的左右的侧罩(102),所述双重管部(133)配置在被左右的所述侧罩(102)夹着的空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道(118)向与所述后轮(wr)的旋转轴线正交的左右对称面(126)的单侧空间偏置配置,所述进气管道(118)的上游端指向所述左右对称面(126)而倾斜。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左右的副框架(89),左右的所述副框架(89)具有在所述座椅框架(88)的下方与所述主框架(85)结合的前端、以及与所述座椅框架(88)连结的后端,并在各个所述座椅框架(88)的下方延伸,所述双重管部(133)至少部分地配置在被车宽度方向单侧的所述座椅框架(88)以及所述副框架(89)夹着的区域内。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气管道(118)设置有沿着所述清洁器容器(117)的外壁从进气管道(118)的外周向外侧延伸的突片(129),在所述清洁器容器(117)的所述外壁设置有接收所述进气管道(118)的圆形的开口(127)和接收所述突片(129)的凹部(132)。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道(53;118)的外壁面与所述双重管部(66;133)之间的距离(df)被设定为与所述进气管道(53;118)的进气轴线正交的内壁的距离(dp)的30%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重管部(66;133)的上游端与包含所述进气管道(53;118)的上游端的假想平面(pl)相切,或者所述双重管部(66;133)与所述假想平面(pl)交叉。

15.一种跨骑型车辆(11;81),具备:

车架(12;82);

乘员座椅(35;104),所述乘员座椅(35;104)支承于所述车架(12;82),供乘员就座;

左右的侧罩(38;102),左右的所述侧罩(38;102)从所述乘员座椅(35;104)的侧面连续地扩展;

内燃机(31;97),所述内燃机(31;97)与所述车架(12;82)连结,根据混合气体的燃烧而生成动力;以及

空气滤清器(47;113),所述空气滤清器(47;113)在待净化室(63a;124a)与洁净室(63b;124b)之间配置对所述混合气体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清洁器元件(59;122),所述待净化室(63a;124a)形成在清洁器容器(52;117)内并经由进气管道(53;118)与所述清洁器容器(52;117)外的空间相通,所述洁净室(63b;124b)形成在所述清洁器容器(52;117)内并与所述内燃机(31;97)相通,

所述跨骑型车辆(11;81)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气管道(53;118)的上游端沿着所述进气管道(53;118)的外周设置有双重管部(66;133),该双重管部(66;133)位于所述乘员座椅(35;104)的下方,配置在被左右的所述侧罩(38;102)夹着的空间(55;125)内。


技术总结
跨骑型车辆(11)具备:从主框架(15)向后上方延伸,对乘员就座的乘员座椅(35)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座椅框架(19);与主框架连结,根据混合气体的燃烧而生成动力的内燃机(31);以及在形成在清洁器容器(52)内并经由进气管道(53)与清洁器容器外的空间相通的待净化室(63a)与形成在清洁器容器内并与内燃机相通的洁净室(63b)之间,配置对混合气体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清洁器元件(59)的空气滤清器。在进气管道的上游端沿着进气管道的外周设置有双重管部(66),双重管部位于乘员座椅的下方,至少部分地配置在俯视时的左右的座椅框架之间。由此,提供一种具备在较小的空间有效地实现整流的空气滤清器的跨骑型车辆。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孝彦;新村裕幸;中泽纮也;鹈泽祐树;菅野万丈;秋政谦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8.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