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5562发布日期:2021-02-09 17:5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在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常常需要用到一些方便运送材料的装置,然而现有的这些搬运装置普遍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的搬运装置不能适应土木工程中的复杂地形,防震效果差,并且减震效果良好的装置大多为一体式结构,其内部结构复杂,无法让车厢实现分离,从而物品在卸料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材料的转运速度。
[0003]
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621990303.5)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该抗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造价低,适合普遍使用,减震前轮的设置可有效的进行减震,防震底板可以进一步对防震作出措施,防止车的剧烈震动,为防震作出保障。但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其内部的减震方式较少,并且还需要利用减速电机实现减震,而减速电机还需配置蓄电池,这样会增大车体的自身重量,并且蓄电池的充电较为繁琐,当蓄电池没电时,装置则无法正常减震,因此会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且底座顶部一侧铰接有车厢,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外壁均粘接有减震垫,且减震垫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壁均插接有承重杆,且承重杆顶部外壁粘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柱状壳体,且第一柱状壳体顶部外壁焊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柱状壳体顶部内壁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且第一柱状壳体顶部一侧内壁安装有排气阀,所述第一柱状壳体底部外壁焊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柱状壳体,且第二柱状壳体顶部内壁焊接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承重杆外壁焊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l型连接杆,且底座底部焊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壁滑动插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底部啮合传动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一侧外壁连接有把手,所述车厢底部中心处焊接有导轨,且底座一侧外壁焊接有扶手。
[0007]
优选的,所述齿条顶部外壁安装有导向轮,且导向轮尺寸与导轨内壁尺寸相适配,所述导轨与导向轮形成滑动配合。
[0008]
优选的,所述把手和扶手外壁均粘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外壁设有防滑螺纹。
[0009]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内壁直径与承重杆直径相适配,且定位槽与承重杆形成紧固配合。
[0010]
优选的,所述齿条两侧外壁均焊接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与限位槽形成滑动配合。
[0011]
优选的,所述车厢倾斜角度为0
°-
40
°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劲度系数为6000n/m,且第二减震弹簧劲度系数为5000n/m。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
1、本设计的土木工程抗震结构,通过柱状壳体、活塞和承重杆的相互配合,可以让车厢对柱状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的空气会将冲击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以此达到一定的抗震目的,并且柱状壳体内部还设有减震弹簧,可以防止车厢过重而简单的通过压缩空气达不到一定的抗震目的,并且在柱状壳体的四周还设有分压的连接杆,从而加强装置的抗震性。
[0015]
2、本设计的土木工程抗震结构,通过将车厢一侧铰接在底座上,并且在车厢底部设置导轨和可以伸缩的导向轮,通过手动摇动把手将齿条慢慢升起,实现将车厢进行倾斜,从而实现快速将车厢内部的物品进行倾倒,减少了以往卸料所占用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减震结构剖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车厢、4减震垫、5定位槽、6承重杆、7活塞、8第一柱状壳体、9固定杆、10第一减震弹簧、11排气阀、12第二柱状壳体、13第二减震弹簧、14l型连接杆、15安装座、16限位槽、17齿条、18齿轮、19把手、20导向轮、21导轨、22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
参照图1-3,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2,且底座1顶部一侧铰接有车厢3,车厢3倾斜角度为0
°-
40
°
,底座1顶部两侧外壁均粘接有减震垫4,且减震垫4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槽5,定位槽5内壁均插接有承重杆6,且承重杆6顶部外壁粘接有活塞7,定位槽5内壁直径与承重杆6直径相适配,且定位槽5与承重杆6形成紧固配合,活塞7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柱状壳体8,且第一柱状壳体8顶部外壁焊接有固定杆9,第一柱状壳体8顶部内壁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10,且第一柱状壳体8顶部一侧内壁安装有排气阀11,第一减震弹簧10劲度系数为6000n/m,且第二减震弹簧13劲度系数为5000n/m,第一柱状壳体8底部外壁焊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柱状壳体12,且第二柱状壳体12顶部内壁焊接有第二减震弹簧13,承重杆6外壁焊接有四个等距离分布的l型连接杆14,且底座1底部焊接有安装座15,安装座15上开有限位槽16,且限位槽16内壁滑动插接有齿条
17,齿条17两侧外壁均焊接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与限位槽16形成滑动配合,齿条17底部啮合传动连接有齿轮18,且齿轮18一侧外壁连接有把手19,齿条17顶部外壁安装有导向轮20,且导向轮20尺寸与导轨21内壁尺寸相适配,导轨21与导向轮20形成滑动配合,车厢3底部中心处焊接有导轨21,且底座1一侧外壁焊接有扶手22,把手19和扶手22外壁均粘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外壁设有防滑螺纹。
[0022]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土木工程抗震结构时,首先将焊接有l型连接杆14的承重杆6插接固定在定位槽5中,然后将连接有第一柱状壳体8的车厢3缓慢放置在底座1顶部,并让连接有活塞7的承重杆6插接进第一柱状壳体8内部,连接有活塞7的承重杆6会将第一柱状壳体8内部的空气进行压缩,然后将需要转运的物品放进车厢3内部,当路况颠簸时,第一柱状壳体8内部压缩的空气会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并且第一柱状壳体8内部的第一减震弹簧10在活塞7到达第一柱状壳体8内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止活塞7与第一柱状壳体8顶部接触,而且当物品需要倾倒时,转动底部的把手19,齿轮18啮合传动让齿条17上升,导向轮20会滑动在导轨21内部,将车厢3缓慢倾斜进行倾倒。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