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包围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5819发布日期:2021-08-03 12:5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包围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包围保险杠。



背景技术:

目前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能够在车辆失控撞击障碍物时,对车辆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但现有的摩托车保险杠没有对摩托车进行全包围,从而导致在车辆撞击障碍物时保险杠不能对摩托车车身进行缓冲,进而容易对摩托车车身及驾乘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包围保险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摩托车保险杠没有对摩托车进行全包围,从而导致在车辆撞击障碍物时保险杠不能对摩托车车身进行缓冲,进而容易对摩托车车身及驾乘人员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全包围保险杠,包括保险杠外壳体、横梁和安装组件;所述横梁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的一侧;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体、第二安装体和减震构件,所述第一安装体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远离所述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体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靠近所述横梁的一侧;所述减震构件包括加强筋、上钢板、下钢板和减震弹簧,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上钢板与所述第二安装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体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体的一侧,所述下钢板与所述第二安装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体靠近所述上钢板的一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侧与所述上钢板固定连接,并另一侧与所述下钢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上钢板与所述下钢板之间。

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远离所述横梁的一侧。

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安装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体远离所述保险杠外壳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第一安装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体远离所述第二安装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减震构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上钢板固定连接,并另一端与所述下钢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下钢板远离所述减震弹簧的一侧。

其中,所述减震构件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上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钢板靠近所述横梁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包围保险杠,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安装体,从而使得驾驶人员可将双脚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体上,当摩托车撞击障碍物使得摩托车倒地时,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安装体先接触地面,进而避免了对驾驶人员的腿部造成伤害,当摩托车撞击障碍物时,从而使得所述保险杠外壳体受到推力,进而使得所述加强筋跟随所述保险杠外壳体受到的推力而对所述横梁产生推力,通过所述横梁受到的推力,从而使得所述上钢板受到推力,进而使得所述减震弹簧进行收缩与放松,通过所述减震弹簧的收缩与放松,从而使得摩托车车身能够得到缓冲,进而减轻了摩托车车身的受损坏程度和驾乘人员的受伤害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包围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组件与保险杠外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保险杠外壳体、2-横梁、3-安装组件、31-第一安装体、32-第二安装体、33-减震构件、34-第一固定板、35-第二固定板、36-挡风板、100-一种全包围保险杠、331-加强筋、332-上钢板、333-下钢板、334-减震弹簧、335-支撑杆、33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包围保险杠100,包括保险杠外壳体1、横梁2和安装组件3;所述横梁2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的一侧;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第一安装体31、第二安装体32和减震构件33,所述第一安装体31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远离所述横梁2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体32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靠近所述横梁2的一侧;所述减震构件33包括加强筋331、上钢板332、下钢板333和减震弹簧334,所述加强筋331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横梁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与所述横梁2之间,所述上钢板332与所述第二安装体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体32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体31的一侧,所述下钢板333与所述第二安装体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体32靠近所述上钢板332的一侧,所述减震弹簧334的一侧与所述上钢板332固定连接,并另一侧与所述下钢板333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上钢板332与所述下钢板33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体31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安装体31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的两侧,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安装体31,从而使得驾驶人员可将双脚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体31上,所述第二安装体32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通过焊接固定,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安装体32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的连接固定,所述加强筋331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通过焊接固定,并与所述横梁2通过焊接固定,从而使得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与所述横梁2的连接通过所述加强筋331来实现固定,所述上钢板332与所述第二安装体32通过焊接固定,并位于所述横梁2的下方,所述下钢板333与所述第二安装体3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减震弹簧334的一侧与所述上钢板332通过焊接固定,并另一侧与所述下钢板333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减震弹簧334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上钢板332下方的左右两侧,当摩托车撞击障碍物时使得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受到推力,从而使得所述横梁2跟随所述加强筋331受到的推力作用而对所述上钢板332产生推力,通过所述上钢板332受到的推力,从而使得所述减震弹簧334进行收缩与放松,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安装体31,从而使得驾驶人员可将双脚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体31上,当摩托车撞击障碍物使得摩托车倒地时,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安装体31先接触地面,进而避免了对驾驶人员的腿部造成伤害,当摩托车撞击障碍物时,从而使得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受到推力,进而使得所述加强筋331跟随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受到推力而对所述横梁2产生推力,通过所述横梁2受到的推力,从而使得所述上钢板332受到推力,进而使得所述减震弹簧334进行收缩与放松,通过所述减震弹簧334的收缩与放松,从而使得摩托车车身能够得到缓冲,进而减轻了摩托车车身的受损坏程度和驾乘人员的受伤害程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安装组件3还包括第一固定板34,所述第一固定板34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远离所述横梁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板34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34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靠近所述横梁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34上具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螺丝与垫片,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34,从而使得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4在摩托车车身上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安装组件3还包括第二固定板35,所述第二固定板35与所述第二安装体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体32远离所述保险杠外壳体1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板35与所述第二安装体3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35数量为四个,并两两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体32远离所述横梁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35上具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螺丝与垫片,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35,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安装体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板35在摩托车车身上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安装组件3还包括挡风板36,所述挡风板36与所述第一安装体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体31远离所述第二安装体3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风板36与所述第一安装体31通过粘贴固定,所述挡风板36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体31上,通过设置所述挡风板36,从而避免了寒冷天气下寒风直吹驾驶人员的腿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减震构件33还包括支撑杆335,所述支撑杆335的一端与所述上钢板332固定连接,并另一端与所述下钢板333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下钢板333远离所述减震弹簧334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335的一端与所述上钢板332通过焊接固定,并另一端与所述下钢板333通过焊接固定,通过所述支撑杆335固定在所述上钢板332与所述下钢板333之间,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杆335可对所述上钢板332受到的推力进行进一步地缓冲。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减震构件33还包括橡胶垫336,所述橡胶垫336与所述上钢板3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钢板332靠近所述横梁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垫336与所述上钢板332通过粘贴固定,所述橡胶垫336的材质采用柔性软材料,通过设置所述橡胶垫336,从而使得所述上钢板332受到所述横梁2的推力得到进一步地缓冲。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