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2212发布日期:2024-01-26 22: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为一斜平面,且所述引导面平行于所述第三方向,并具有相接于所述第三侧面的第一端以及相接于所述第四侧面的第二端;所述防护本体安装于所述车身时,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外侧,在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引导面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通孔,所述至少一个减重通孔中各减重通孔从所述防护本体的所述上端面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减重通孔为三个减重通孔,所述三个减重通孔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三侧面朝向所述第四侧面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重通孔、第二减重通孔和第三减重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通孔和所述第三减重通孔均为长形通孔,且所述长形通孔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减重通孔为梯形通孔,所述梯形通孔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重通孔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一内壁面与所述引导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内壁面与所述安装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内壁面与所述引导面之间的壁构成所述防护本体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内壁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的壁构成所述防护本体的第二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装配孔为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装配孔,且所述两个装配孔之间的间隔为40mm~60mm;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孔为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操作孔,所述两个操作孔中各操作孔均为圆形通孔,且直径为25mm~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四侧面所在平面在所述防护本体内侧的夹角为45°~90°;所述引导面与所述第四侧面所在平面在所述防护本体内侧的夹角为90°~105°;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本体为铝制的一体化结构,且所述防护本体的相邻两个侧面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角过渡。

10.一种车辆,包括前车轮、前门立柱、前门门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侵入防护装置;所述车轮侵入防护装置位于所述前车轮的后部;所述安装面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前门立柱靠近所述前车轮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前门门槛靠近所述前车轮的端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及车辆,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本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第二侧面为安装面,用于固定连接于车身的前门门槛和前门立柱前端相接的位置;第三侧面用于抵接于车身焊接边;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相互垂直,防护本体安装于车身时,第一、第二和第三方向分别平行于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第一侧面为相对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在平面倾斜的引导面,防护本体安装于车身时,引导面面向前车轮,以引导前车轮向车辆的外侧偏转,避免前车轮直接撞击前门门槛造成前门门槛的前端撕裂。

技术研发人员:瞿晓彬,张滕滕,李渤,孙文婷,崔萌,艾军,周会锋,张翼祥,熊长丽,蒋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