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结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9414发布日期:2019-12-10 19:47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密封结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机内部具备很多高精尖精密电子设备,因此,对无人机的防水性能具有极高的要求,尤其是植保无人机,由于其本身携带有药液等液体,对其防水性能的要求更高。

目前,常用的无人机的上、下壳体分界面与机臂中心水平面位于同一面,如果不在同一面,机臂想要从上、下壳体上伸出,在安装时就比较复杂:因为一般的无人机的机臂较长,机臂是与无人机上、下碳板直接固连,如果机臂直接从机身壳体伸出,那么在安装时,由于机臂较长,安装时需先将下碳板与无人机下壳体固连,再将旋翼安装在下碳板上,如果机臂直接从壳体伸出,则安装时很麻烦。

采用这种机臂安装方式,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需要进行密封,机臂与机身壳体之间也需要密封,所以采用的密封结构一般是由密封条和若干个o型密封圈构成,且o型密封圈的中心线与密封结构的中心线垂直,密封条用于密封上、下壳体,o型密封圈用于密封机臂与机身壳体的连接处,密封条与o型密封圈一体成型。这种密封结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密封条与o型密封圈的连接处(即密封结构的拐角处)容易损坏,导致机身壳体与机臂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不佳,防水效果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及无人机,以解决无人机机身壳体与机臂连接处的防水处理复杂且不可靠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无人机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处的第一环形密封圈、设置于下壳体上的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穿设有用于与机臂机构连接的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环形密封圈。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中的座体用于与机臂机构相连接,采用本方案对无人机的机身壳体进行密封,使得无人机的上、下壳体的分界面与机臂机构安装的机臂机构中心水平面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即分开设置),因此,在进行机身壳体密封时,只需要在上、下壳体之间设置一个第一环形密封圈,在下壳体与座体的连接处设置一个第二环形密封圈即可完成对机身壳体的密封,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下壳体与座体连接处的防水处理简单而有效,且安装方便易于实现。

另外,本方案采用的第一环形密封圈、第二环形密封圈为比较标准的环形密封工件,两者组成的密封结构相对于背景技术采用的密封结构而言,生产工艺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且不会出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连接处容易损坏的问题,密封效果更佳,防水效果更加可靠。

可选地,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二环形密封圈的环形槽,装配时所述环形槽位于通孔内。

环形槽可对第二环形密封圈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从而提升第二环形密封圈对座体与下壳体连接处的密封、防水效果。

可选地,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轴肩,所述环形槽设置在轴肩上。

设置轴肩,一方面在保证座体一端能穿过通孔的前提下,可缩小座体与下壳体连接处的缝隙,提升第二密封圈与通孔的抵紧效果,从而提升密封、防水效果;另一方面,在将座体插入通孔时,工作人员通过轴肩两侧露出的部位可快速判断出第二环形密封圈是否位于座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提升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座体朝向下壳体外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和插接口。

座体通过外螺纹和插接口与机臂机构实现连接,使得座体与机臂机构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和拆卸,且连接稳定性强。

可选地,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数量与通孔相同的凸台,每个凸台均设置一个通孔。

因为无人机下壳体的厚度较小,通孔直接设置在下壳体上会导致通孔的深度较小,而用于嵌设第二环形密封圈的环形槽具有一定的宽度(因为加工时用到的刀具具有一定的厚度,环形槽的宽度必须等于或大于刀具的厚度才能被加工出来),若直接将通孔设置在下壳体上,环形槽的宽度可能大于下壳体的厚度,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嵌设在环形槽上的第二环形密封圈无法实现座体与下壳体连接处的密封。设置凸台后,增加了下壳体该部位的厚度,从而增大了通孔的深度,让嵌设在环形槽上的第二环形密封圈完全位于通孔内,从而更好地实现座体与下壳体连接处的密封。

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密封结构。

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密封结构用在无人机上,一方面可提升无人机的整体防水效果,使无人机机身与机臂机构连接处的防水处理更加简单有效,防水效果更加可靠。另外,采用这种密封结构可降低无人机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在无人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座体、机臂机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第一环形密封圈3、上碳板4、下碳板5、座体6、轴肩7、环形槽8、凸台9、机臂机构10、定位管11、旋转套12、机臂套管13、第二环形密封圈14、插接口15。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结构,主要由第一环形密封圈3、座体6、第二环形密封圈14、通孔构成。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机身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第一环形密封圈3进行密封;下壳体2上设置六个凸台9,凸台9的数量与通孔相同,每个凸台9上均开设一个通孔,每个通孔均穿设有一个座体6,座体6的一端安装在无人机机身壳体内的上碳板4和下碳板5之间,结合附图3和附图4所示,座体6的另一端延伸到下壳体2外并设置有外螺纹和插接口15。座体6上还设有轴肩7,轴肩7上开设环形槽8,装配时环形槽8位于通孔内;结合附图5和附图6所示,环形槽8上嵌设第二环形密封圈14,第二环形密封圈14用于密封座体6与下壳体2连接处的缝隙。

结合附图5所示,机臂机构10主要包括机臂套管13、定位管11、旋转套12,定位管11插设在座体6的插接口15上,机臂套管13与定位管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旋转套12内设有内螺纹,旋转套12与座体6连接端螺纹连接;旋转套12内还设有内凸部,定位管11上设有外凸缘,旋转套12的内凸部与定位管11的外凸缘相配合。

装配时,将座体6的固定端安装在机身壳体内的上碳板4、下碳板5之间,并将第二环形密封圈14嵌设到环形槽8中,然后让座体6的连接端穿过通孔,并使环形槽8上的第二环形密封圈14位于下壳体2与座体6的连接处,对下壳体2与座体6的连接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实现防水密封功能。接着,将定位管11插接在座体6的插接口15上,通过旋转套12的旋转,使旋转套12与座体6连接端螺纹连接实现固定,而旋转套12的内凸部逐渐与定位管11的外凸缘相抵,从而将定位管11固定在插接口15上;然后,将机臂套管13插入定位管11内,并通过螺钉将定位管11和机臂套管13固定在一起。最后将第一环形密封圈3安装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实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密封。

本方案中,无人机的上、下壳体2的分界面与机臂机构10安装的机臂中心水平面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是分开设置,因此,在进行机身壳体密封时,只需要在上、下壳体2之间设置一个第一环形密封圈3,在下壳体2与座体6的连接处设置一个第二环形密封圈14即可完成对机身壳体的密封,使得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机身壳体与机臂机构10之间的防水处理简单而有效,且安装方便易于实现。本方案采用的第一环形密封圈3、第二环形密封圈14为比较标准的环形密封工件,两者组成的密封结构相对于背景技术采用的密封结构而言,生产工艺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且不会出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连接处容易损坏的问题,密封效果更佳,防水效果更加可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结合附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上碳板4、下碳板5以及实施例1中的密封结构,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相配合形成无人机的机身内腔,上碳板4、下碳板5均位于机身内腔中,密封结构用于对机身、下壳体2与机臂机构10连接处进行密封。

将实施例1的密封结构用在无人机上,一方面可提升无人机的整体防水效果,使无人机机身与机臂机构10连接处的防水处理更加简单有效,防水效果更加可靠。另外,采用这种密封结构可降低无人机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