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8709发布日期:2021-05-04 10:2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翼飞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



背景技术:

自汽车和飞机被发明以来,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城市人口密集程度的不断提高,汽车数量也趋于饱和状态,道路运输的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而传统飞机因受起降条件的限制,也难以在城市范围内使用。为此,目前可行驶和飞行的两用式飞机已被开发。然而,行驶飞行两用的飞机,由于其机翼与涡扇框架均无法折叠,在落地后行驶时占地面积过大,机翼容易因碰撞到其它物品而损坏,从而导致两用飞机无法正常飞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根据需要可折叠涡扇框架或调节涡扇的方向,不仅节省空间,同时也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包括机翼主体和涡扇,还包括两者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涡扇连接在第二半圆盘架的内侧;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两者的转动连接处与机翼主体转动连接;机翼主体上设有与第一半圆盘架联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第二半圆盘架之间连接有离合联动总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翼主体上设有半圆缺口;所述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位于半圆缺口内侧,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两者的转动连接处与机翼主体的半圆缺口两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第一驱动装置、联轴器和转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机翼主体固定连接;转动轴一端与第一半圆盘架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联动总成包括内、外旋转套接的中间套和固定套;固定套与机翼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穿过中间套内侧且两者之间套设有轴承;中间套与第二半圆盘架一端固定连接;离合联动总成还包括连接在中间套与固定套之间的离合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依次布置的拨块、离合器、弹性复位件和第一齿形端面;所述转动轴同时穿过拨块和离合器两者中部;离合器与转动轴两者同轴转动;第一齿形端面设置在中间套的端面上;拨块通过第二驱动装置与固定套连接;离合器一侧设有与第一齿形端面相配合的第二齿形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锁定结构,锁定结构位于所述中间套与固定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相联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和插销;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上,所述中间套上设有与插销相适配的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涡扇包括支架和若干桨叶;支架和桨叶之间通过桨叶折叠机构连接;桨叶折叠机构包括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支架通过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二齿轮与桨叶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的优点为:

1、当旋转驱动机构工作而离合联动总成断开连接时,只有第一半圆盘架转动,第二半圆盘架不转动;当旋转驱动机构工作且离合联动总成连接时,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同时转动。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和离合联动总成两者的配合,实现涡扇框架的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可分别旋转或共同旋转,从而让飞机根据需要折叠涡扇框架或调节涡扇的方向,不仅折叠后节省空间,而且让涡扇的方向可调节也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

2、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位于机翼主体的半圆缺口内侧,涡扇框架折叠时可进一步节省空间。

3、当第二驱动装置驱使拨块远离第一齿形端面时,弹性复位件可让离合器远离中间套的第一齿形端面,快速解除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的联动关系,避免第二半圆盘架出现意外旋转,转动调节更精确。

4、中间套与固定套之间设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能在第一半圆盘架和第二半圆盘架解除联动关系后,锁定第二半圆盘架,防止第二半圆盘架出现晃动,进一步提高第二半圆盘架的转动调节精确度。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的立体图之一;

图2为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的立体图之二;

图3为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6为涡扇和涡扇框架旋转至水平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涡扇和涡扇框架均旋转至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涡扇局部折叠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涡扇的桨叶折叠机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涡扇框架可折叠的机翼结构,包括机翼主体16和涡扇17,还包括两者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一半圆盘架7和第二半圆盘架15。涡扇17连接在第二半圆盘架15的内侧。第一半圆盘架7和第二半圆盘架15两者的转动连接处与机翼主体16转动连接。机翼主体16上设有与第一半圆盘架7联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与第二半圆盘架15之间连接有离合联动总成。

机翼主体16上设有半圆缺口161。第一半圆盘架7和第二半圆盘架15位于半圆缺口161内侧,第一半圆盘架7和第二半圆盘架15两者的转动连接处与机翼主体16的半圆缺口161两端转动连接。

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8、联轴器10和转动轴1。第一驱动装置18与机翼主体16固定连接。转动轴1一端与第一半圆盘架7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8为旋转电机。转动轴1的中部为圆柱形,转动轴1的两端为方形柱。转动轴1其中一端方形柱与联轴器10连接,转动轴1另一端的方形柱与第一半圆盘架7连接。

离合联动总成包括内、外旋转套接的中间套3和固定套4。固定套4与机翼主体16固定连接。转动轴1穿过中间套3内侧且两者之间套设有轴承2。中间套3与第二半圆盘架15一端固定连接。离合联动总成还包括连接在中间套3与固定套4之间的离合机构。本实施例中,轴承2为转动轴承,轴承2通过第一卡环6和第二卡环19进行限位。其中,第一卡环6外边缘与中间套3的内壁第一卡槽相互卡接。第二卡环19卡接在转动轴1外壁的第二卡槽上。

其中,第一半圆盘架7的两端均位于第二半圆盘架15的两端内侧。第一半圆盘架7上靠近机身的一端设有方孔,与转动轴1的方形柱套接配合;第一半圆盘架7的另一端为圆孔。第二半圆盘架15上靠近机身的一端与中间套3固定连接,可采用孔配合后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二半圆盘架15的另一端为圆孔。

离合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2和依次布置的拨块11、离合器8、弹性复位件9和第一齿形端面14。弹性复位件9为弹簧。转动轴1同时穿过拨块11和离合器8两者中部。离合器8与转动轴1两者同轴转动,离合器8与拨块11两者均可沿转动轴1的轴向滑动。第一齿形端面14设置在中间套3的端面上。拨块11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2与固定套4连接。离合器8一侧设有与第一齿形端面14相配合的第二齿形端面81。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12为气缸,其数量为多个且绕固定套4布置。离合器8滑动穿设在固定套4内侧,离合器8与转动轴1滑动套接。离合器8的第二齿形端面81与中间套3的第一齿形端面14相啮合后,离合器8与中间套3即可同步旋转。常态下,弹性复位件9驱使离合器8远离第一齿形端面14。

离合机构还包括锁定结构,锁定结构位于中间套3与固定套4之间。本实施例中,锁定结构包括相联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和插销13。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套4上,中间套3上设有与插销13相适配的销孔。第三驱动装置为气缸。

涡扇17包括支架171和若干桨叶172。支架171位于涡扇17的中心。支架171和桨叶172之间通过桨叶折叠机构173连接。桨叶折叠机构173包括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支架171通过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二齿轮与桨叶172固定连接。需要折叠涡扇17时,启动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让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从而让桨叶172相对支架171旋转一定角度。通过让各桨叶172均摆动至靠近机翼主体16的半圆缺口161一侧,即可完成涡扇17的折叠。

当第一驱动装置18不驱动转动轴1、第三驱动装置使插销13插入中间套3上的销孔内时,第一半圆盘架7和第二半圆盘架15均不旋转。当第一驱动装置18驱动转动轴1、离合器8远离中间套3、第三驱动装置使插销13插入中间套3上的销孔内时,只有第一半圆盘架7旋转,第二半圆盘架15不旋转,此时可让第一半圆盘架7进行折叠。当第一驱动装置18驱动转动轴1、第二驱动装置12通过拨块11让离合器8同时与中间套3接触、第三驱动装置使插销13从中间套3上的销孔内退出,由于离合器8随转动轴1旋转,则此时第一半圆盘架7和第二半圆盘架15同时旋转,可调节涡扇17的方向。当第一半圆盘架7和第二半圆盘架15均旋转至与机翼主体16的半圆缺口161内边缘平行时,折叠完成。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