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及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6255发布日期:2019-01-18 19:5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及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生产线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由于生产线的传送机构之间可能具有坡度或者传送机构倾斜或者传送机构的震动,易造成传送机构上物品的跌落,特别对于易碎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及控制装置,以解决由于生产线的传送机构之间可能具有坡度或者传送机构倾斜或者传送机构的震动,易造成传送机构上物品的跌落,特别对于易碎的物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包括:

若干传送带;

所述若干传送带通过传动轴连接;

所述若干传送带上具有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分别在所述若干传送带的两侧;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相对的内侧运动。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夹持机构底板;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在所述夹持机构底板的两侧;

所述若干传送带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为C形结构或者7形结构;

所述C形结构的任一C形壁或者7形结构的I形自由端与所述若干传送带的任一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底板的一侧具有若干第一滑道,所述夹持机构底板的另一侧具有若干第二滑道;

每2个所述第一滑道之间具有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1个滑动件;

每2个所述第二滑道之间具有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1个滑动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控制装置,包括:

如上述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以及

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传送带上传送物品是否到达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相对的空间;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相对的内侧运动或者不运动。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

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和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分别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或者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内侧;

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接收到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发射的红外线,则传送带上传送物品没有达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相对的空间;

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没有接收到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发射的红外线,则传送带上传送物品达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相对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

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和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两侧;

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和所述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两侧;

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检测电路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节点与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相对的内侧运动或者不运动。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常开节点的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常开节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继电器常开节点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常开节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二继电器常开节点的一端之间具有稳压电路。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及控制装置,以解决由于生产线的传送机构之间可能具有坡度或者传送机构倾斜或者传送机构的震动,易造成传送机构上物品的跌落,特别对于易碎的物品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的具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

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的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的具体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传送带1;若干传送带1通过传动轴2连接;若干传送带1上具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包括: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分别在若干传送带1的两侧;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以相对的内侧运动。若干传送带1具有传送物品,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分别在若干传送带1的两侧,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以相对的内侧运动固定若干传送带1上的传送物品,以解决由于生产线的传送机构之间可能具有坡度或者传送机构倾斜或者传送机构的震动,易造成传送机构上物品的跌落,特别对于易碎的物品的问题。

在图1中,夹持机构3,还包括:夹持机构底板3-1;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在夹持机构底板3-1的两侧;若干传送带1在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之间。具体地说,夹持机构底板3-1、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为一体结构,若干传送带1放置在夹持机构底板3-1上,若干传送带1在传动轴2的带动在行走,而,夹持机构底板3-1、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静止不动。

在图1中,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的内侧(与传送物品接触的一侧)具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可以缓解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的夹持力,避免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夹持过紧,对传送物品造成损伤,特别是易碎物品。缓冲机构可以是气囊或者缓冲垫或者海绵等。

在图1中,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为C形结构或者7形结构;C形结构的任一C形壁或者7形结构的I形自由端与若干传送带1的任一侧连接。具体地说,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的一个C形壁或者7形结构的I形自由端与若干传送带1的两侧连接,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的另一个C形壁或者7形结构的一字形自由端用于进一步固定若干传送带1上的传送物品的上部。具体地说,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为C形结构或者7形结构的C形凹陷处或者7形折角的内侧具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可以缓解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的夹持力,避免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夹持过紧,对传送物品造成损伤,特别是易碎物品。

在图1中,夹持机构底板3-1的一侧具有若干第一滑道3-2,夹持机构底板3-1的另一侧具有若干第二滑道3-4;每2个第一滑道3-2之间具有第一夹持机构3-3的1个滑动件;每2个第二滑道3-4之间具有第二夹持机构3-5的1个滑动件。具体地说,夹持机构底板3-1的一侧具有N个第一滑道3-2,夹持机构底板3-1的另一侧具有有N个第二滑道3-4;N个第一滑道3-2与N个第二滑道3-4在位置上相互对应,N个第一滑道3-2之间具有N-1个第一夹持机构3-3滑动件,N个第二滑道3-4之间具有N-1第二夹持机构3-5滑动件,N-1第二夹持机构3-5滑动件和N-1个第一夹持机构3-3滑动件在位置上相互对应。由于N-1第二夹持机构3-5滑动件和N-1个第一夹持机构3-3滑动件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不受到若干传送带1上的传送物品的形状的限制,如采用的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为一体结构,即具有独立的N-1第二夹持机构3-5滑动件和N-1个第一夹持机构3-3滑动件,则如果若干传送带1上的一个传送物品中的宽度较大,另外一个传送物品中的宽度较小,则会出现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不能对宽度较小的传送物品进行固定夹持。具体地说,若干第一滑道3-2和若干第二滑道3-4内具有滚珠,滚珠与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的底侧接触,滚珠可以减少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与若干第一滑道3-2和若干第二滑道3-4的摩擦。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控制装置,包括:如上一种用于家电生产线的夹持固定机构;以及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检测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传送带上传送物品是否到达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相对的空间;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以相对的内侧运动或者不运动。

在图3中,具体地说,如果检测电路检测传送带上传送物品到达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相对的空间,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以相对的内侧运动,对传送带上传送物品进行夹持固定。

在图3中,检测电路,包括: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分别在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或者第二夹持机构3-5和第一夹持机构3-3的内侧;红外线接收电路,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电路发射的红外线,则传送带上传送物品没有达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相对的空间;红外线接收电路,没有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电路发射的红外线,则传送带上传送物品达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相对的空间。

在图3中,红外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3-6和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3-7;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3-8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3-9;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3-6和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3-7,在第一夹持机构3-3的两侧;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3-8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3-9,在第二夹持机构3-5的两侧;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3-6,与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3-8的位置相对应;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3-7,与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3-9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地说,如果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3-8和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3-9都没有接收到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3-6和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3-7发射的红外线时,说明传送带上传送物品到达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相对的空间,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以相对的内侧运动,对传送带上传送物品进行夹持固定。否则,说明传送带上传送物品没有到达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相对的空间,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不以相对的内侧运动,不对传送带上传送物品进行夹持固定。

在图3中,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继电器的线圈与检测电路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节点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以相对的内侧运动或者不运动。具体地说,驱动机构可为电机9。

在图3中,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4和第二继电器5;第一继电器4常开节点的一端与地6连接,第一继电器4常开节点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二继电器5常开节点的一端与电源7连接,第二继电器5常开节点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具体地说,第一继电器4的线圈的一端与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3-7连接,第一继电器4的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3-9连接,当第二红外线接收电路3-9接到第二红外线发射电路3-7发射到的红外线时,第一继电器4的线圈带电,此时第一继电器4的常开节点闭合,驱动机构的地通过第一继电器4的常开节点与地6接通;第二继电器5的线圈一端与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3-6连接,第二继电器5的线圈另一端与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3-8连接,当第一红外线接收电路3-8接到第一红外线发射电路3-6发射到的红外线时,第一继电器5的线圈带电,此时第一继电器5的常开节点闭合,驱动机构的地通过第一继电器5的常开节点与电源7接通;此时对驱动机构正常供电,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机构3-3和第二夹持机构3-5以相对的内侧运动。

在图3中,电源7与第二继电器5常开节点的一端之间具有稳压电路8,稳压电路8为驱动机构提供稳定的电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表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同等替换、改进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