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0096发布日期:2019-12-24 21:1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络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环保绿色高性能纤维材料,它是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和二氧化钛等氧化物组成的玄武岩石料在高温熔融后,通过漏板快速拉制而成的。玄武岩连续纤维不仅强度高,而且还具有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此外,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工艺决定了产生的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且产品废弃后可直接在环境中降解,无任何危害,因而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材料。我国已把玄武岩纤维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纤维之一,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玄武岩连续纤维已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材料、造船材料、隔热材料、汽车行业、高温过滤织物以及防护领域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玄武岩络纱是把原纱经过络制卷绕成便于下道工序使用的一定规格的产品。

玄武岩纤维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抗拉强度高,但不耐弯折、耐摩擦性能低。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张力控制装置弯曲点多,易破坏纤维,形成毛羽。2、瓷眼均为氧化铝材质,此材质不耐磨和表面光滑度不高,易破坏纤维,形成毛羽。3、铜棒处为滑动摩擦,易破坏纤维,形成毛羽。4、该装置没有张力平衡装置,合股时易出现合股不均疵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力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可有效的调节纤维的张力,减少纤维的摩擦,减小对纤维的破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张紧导轮、固定板、至少一组圆柱形张力器、至少一个瓷眼以及至少两个第一换向导轮,每组圆柱形张力器均包括两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均包括圆柱本体及柱套,柱套套设于圆柱本体外并可沿圆柱本体旋转,每个第一换向导轮及张紧导轮均可拆卸旋转设置于固定板,固定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至少两个第一换向导轮与张紧导轮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相邻两个第一换向导轮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上,间隔一个的两个第一换向导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张紧导轮与和张紧导轮间隔一个的第一换向导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柱套为氧化钛柱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柱套与圆柱本体之间环状设置有多个滚珠。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瓷眼为氧化钛瓷眼。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板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转轴,转轴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换向导轮或张紧导轮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转轴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固定板设置有多个与转轴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张紧导轮包括第一张紧导轮及第二张紧导轮,第二张紧导轮的直径小于第一张紧导轮的直径,第二张紧导轮的一端与第一张紧导轮连接,第一张紧导轮与第二张紧导轮共圆心设置,第一张紧导轮周向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张紧导轮周向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张紧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张紧装置包括为摩擦件,摩擦件设置于第二凹槽,摩擦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换向导轮均周向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壁与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张力控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换向导轮,第二换向导轮设置于张紧导轮与第二端之间,第二换向导轮与相邻的第一换向导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力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圆柱形张力器给纤维预加张力,可平衡多股原纱张力,同时柱套套设于圆柱本体外并可沿圆柱本体旋转,可有效地减少与纤维的摩擦,减少纤维毛羽的产生;原纱经过圆柱形张力器在通过瓷眼后汇集,汇集后依次经过第一换向导轮和张紧导轮,第一换向导轮对纤维起到支持、换向的作用,张紧导轮能够有效的调节纤维的张力;第一换向导轮和张紧导轮均可拆卸旋转设置于固定板,即第一换向导轮和张紧导轮的位置是可调的,能够适应多种场合,第一换向导轮和张紧导轮自由旋转,减小与纤维的摩擦,减小对纤维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向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张力控制装置;200-圆柱形张力器;210-圆柱体;211-圆柱本体;212-柱套;213-滚珠;300-瓷眼;400-第一换向导轮;500-张紧导轮;510-第一张紧导轮;520-第二张紧导轮;600-固定板;610-转轴;611-外螺纹;620-第一螺纹孔;630-第一端;640-第二端;700-第一凹槽;710-槽壁;720-槽底;730-弧形过渡段;800-第二凹槽;810-张紧装置;820-摩擦件;830-弹簧;900-第二换向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张力控制装置100,包括张紧导轮500、固定板600、至少一组圆柱形张力器200、至少一个瓷眼300以及至少两个第一换向导轮400。

结合图1及图2,通过圆柱形张力器200给纤维预加张力,可平衡多股原纱张力,其中,每组圆柱形张力器200均包括两个圆柱体210,两个圆柱体210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调节原纱路径和角度达到合适张力。每个圆柱体210均包括圆柱本体211及柱套212,柱套212套设于圆柱本体211外并可沿圆柱本体211旋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减少与纤维的摩擦,减少纤维毛羽的产生。

进一步的,柱套212为氧化钛柱套,也即是柱套212是由氧化钛的材质制成。氧化钛具有较高的硬度,表面光洁,可有效的减少与纤维的摩擦,减少纤维毛羽的产生。

进一步的,柱套212与圆柱本体211之间环状设置有多个滚珠213,目的是为了使柱套212可以沿着圆柱本体211旋转,同时通过滚珠213可以起一个润滑的作用,避免柱套212与圆柱本体211之间的摩擦过大,对柱套212造成一定的损坏,影响其使用。

原纱经过圆柱形张力器200后经过瓷眼300后合股,通过圆柱形张力器200给纤维预加张力,平衡多股原纱张力,避免合股时出现不均疵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柱形张力器200的组数为3组,瓷眼300的个数为3个,圆柱形张力器200的组数与瓷眼300的个数相对应。

进一步的,瓷眼300为氧化钛瓷眼,也即是瓷眼300由氧化钛的材质制成,氧化钛具有较高的硬度,表面光洁,可有效的减少与纤维的摩擦,减少纤维毛羽的产生。

结合图1、图3及图4,经过瓷眼300合股后的纤维在经过第一换向导轮400进行换向,相邻两个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上,间隔一个的两个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也即是当第一换向导轮400为2个,两个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当第一换向导轮400为3个,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第一个和第三个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以此类推,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对纤维起到支持换向的作用。其中,第一换向导轮400的个数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换向导轮400为2个,两个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

纤维经过第一换向导轮400的支持、换向后,经过张紧导轮500对纤维的张力进行有效的调节,然后通过络纱机进行络纱。张紧导轮500与和张紧导轮500间隔一个的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也即是张紧导轮500和与其相邻的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与其间隔一个的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固定板6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30及第二端640,至少两个第一换向导轮400与张紧导轮500沿第一端630至第二端640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目的是为了使纤维能够依次经过第一换向导轮400与张紧导轮500,其中,张紧导轮500安装的水平高度高于相邻的第一换向导轮400。

每个第一换向导轮400及张紧导轮500均可拆卸旋转设置于固定板600,目的是为了可根据实际应用对第一换向导轮400及张紧导轮500的高度及角度进行调节,使张力更好的得到平衡,提高了其适应范围。

进一步的,固定板600可拆卸设置有多个转轴610,转轴610远离固定板600的一端与第一换向导轮400或张紧导轮500旋转连接。

更进一步的,每个转轴610靠近固定板600的一端均设置有外螺纹611,固定板600设置有多个与转轴610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620。通过外螺纹611与第一螺纹孔620实现转轴610与固定板600的可拆卸连接。第一换向导轮400或张紧导轮500可通过轴承(图未示)与转轴610连接,可实现第一换向导轮400或张紧导轮500的自由旋转,减小与纤维的摩擦,减小对纤维破坏。

进一步的,张紧导轮500包括第一张紧导轮510及第二张紧导轮520,第二张紧导轮520的直径小于第一张紧导轮510的直径,第二张紧导轮520的一端与第一张紧导轮510连接,第一张紧导轮510与第二张紧导轮520共圆心设置,第一张紧导轮510周向开设有第一凹槽700,目的是为了在纤维经过第一张紧导轮510时避免脱线。

进一步的,每个第一换向导轮400均周向开设有第一凹槽700,第一凹槽700的槽壁710与第一凹槽700的槽底720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730,目的是为了减少与纤维的摩擦,减少毛羽的产生。

其中,第二张紧导轮520周向开设有第二凹槽800,第二凹槽800内设置有张紧装置810。通过张紧装置810调节张紧导轮500的转速,从而调节纤维的张力。

进一步的,张紧装置810包括为摩擦件820,摩擦件820设置于第二凹槽800,摩擦件820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830,通过向下拉弹簧830可以调节摩擦件820与第二凹槽800的松紧,也即是通过调节摩擦件820与第二凹槽800的摩擦力,从而张紧导轮500的转速,从而调节纤维的张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摩擦件820为牛皮,但不限于此,摩擦件820还可以为无纺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通过摩擦件820与弹簧830来控制张紧导轮500的转速,但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张紧导轮500转速调节。

进一步的,张力控制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换向导轮900,第二换向导轮900设置于张紧导轮500与第二端640之间,第二换向导轮900与相邻的第一换向导轮40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换向。其中当第二换向导轮900为多个时,相邻两个第二换向导轮900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上,间隔一个的两个第二换向导轮90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目的也是为了对纤维进行有效的换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换向导轮900与第一换向导轮400的结构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力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圆柱形张力器给纤维预加张力,可平衡多股原纱张力,同时柱套套设于圆柱本体外并可沿圆柱本体旋转,可有效地减少与纤维的摩擦,减少纤维毛羽的产生;原纱经过圆柱形张力器在通过瓷眼后汇集,汇集后依次经过第一换向导轮和张紧导轮,第一换向导轮对纤维起到支持、换向的作用,张紧导轮能够有效的调节纤维的张力;第一换向导轮和张紧导轮均可拆卸旋转设置于固定板,即第一换向导轮和张紧导轮的位置是可调的,能够适应多种场合,第一换向导轮和张紧导轮自由旋转,减小与纤维的摩擦,减小对纤维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