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变位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6728发布日期:2021-05-11 17: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顶升变位输送线,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有两组,两组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升降板(2),升降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固位板(3),两组固位板(3)的相邻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位箱(4)与第二固位箱(5),升降板(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板(2)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机构(7),两组固位板(3)之间设置有运输机构(8),升降板(2)的上方设置有机箱(10),机箱(10)的内部设置有变位机构(9),支撑板(1)的一侧设置有卡合机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旋转杆(601)、凸轮(602)、第一电机(603)、第一旋转轴(604)、第一伞形齿轮(605)和第一滑块(606),两组支撑板(1)的相邻侧壁转动安装有旋转杆(601),旋转杆(601)的两端均贯穿两组支撑板(1),旋转杆(60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凸轮(602),一组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03),第一电机(60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轴(604),第一旋转轴(604)和第一伞形齿轮(60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伞形齿轮(605),两组第一伞形齿轮(605)相啮合,旋转杆(601)通过第一伞形齿轮(605)与第一旋转轴(604)进行传动连接,两组支撑板(1)的相邻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606),两组第一滑块(606)的相邻侧壁与升降板(2)的两侧固定安装,凸轮(602)的顶部与升降板(2)的底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7)包括第一气缸(701)、导向杆(702)和第二滑块(703),升降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701)和四组导向杆(702),第一气缸(701)的自由端与机箱(10)的底部固定安装,四组导向杆(702)的外壁均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703),四组第二滑块(703)均与机箱(10)的两侧外壁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8)包括第一转动轴(801)、第二转动轴(802)、第三转动轴(803)、第四转动轴(804)、第五转动轴(805)、第一传送辊(806)、固定板(807)、传动齿轮(808)、第二电机(809)、第二旋转轴(810)、传动杆(811)、第二伞形齿轮(812)、第一传动链(813)、第二传动链(814)、第三传动链(815)和第二传送辊(816),第一固位箱(4)和第二固位箱(5)的相邻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801)、第二转动轴(802)、第三转动轴(803)、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五转动轴(805),第一转动轴(801)、第二转动轴(802)、第三转动轴(803)、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五转动轴(80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位箱(4)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08),第二转动轴(802)、第三转动轴(80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固位箱(5)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08),每两组导向杆(7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07),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五转动轴(805)的另一端,固定板(807)的一侧转动安装,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五转动轴(805)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传送辊(806),第四转动轴(804)、第五转动轴(805)、第一传送辊(806)和传动齿轮(808)有两组且呈对称设置与第二固位箱(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板(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传动杆(811),传动杆(811)的一端延伸至固位板(3)的另一侧并固定安装有第二伞形齿轮(812),传动杆(8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08),固位板(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09),第二电机(80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轴(810),第二旋转轴(8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伞形齿轮(812),两组第二伞形齿轮(812)相啮合,第二旋转轴(810)通过第二伞形齿轮(812)与传动杆(8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801)和第二转动轴(802)一端上的传动齿轮(808)与传动杆(811)上的传动齿轮(808)套设有第一传动链(813),一组第四转动轴(804)、第五转动轴(805)与第三转动轴(803)一端上的传动齿轮(808)套设有第二传动链(814),另一组第四转动轴(804)和第二转动轴(802)另一端上与另一组第五转动轴(805)和第三转动轴(803)另一端上的传动齿轮(808)套设有第三传动链(815),传动齿轮(808)通过第一传动链(813)、第二传动链(814)和第三传动链(815)进行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构(9)包括固定体(901)、第三滑块(902)、带齿长板(903)、第二气缸(904)、变位轴(905)、变位齿轮(906)和变位板(907),机箱(10)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体(901),固定体(90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902),第三滑块(9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带齿长板(903),机箱(10)的前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904),第二气缸(904)的自由端与带齿长板(903)的前侧固定安装,机箱(10)的内侧顶部转动安装有变位轴(905),变位轴(9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变位齿轮(906),变位齿轮(906)与带齿长板(903)相啮合,变位轴(905)的顶端贯穿机箱(10)的顶部并固定安装有变位板(9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14)包括卡合板(1401)、固定块(1402)和卡杆架(1403),旋转杆(6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合板(1401),一组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402),固定块(1402)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卡杆架(1403),卡合板(1401)的上开设有卡槽,卡杆架(1403)的底端卡合卡槽内,卡杆架(1403)与卡合板(1401)卡合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变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凹槽块(11),凹槽块(1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轮杆(12),转轮杆(1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轮(13),转动轮(13)与变位板(907)的底部相接触,凹槽块(11)、转轮杆(12)和转动轮(13)有四组且呈环形阵列于变位板(907)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顶升变位输送线,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该顶升变位输送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有两组,两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固位板,两组固位板的相邻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位箱与第二固位箱。通过第一气缸、导向杆、第二滑块和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机箱进行升降,从而使变位板可以对物品进行平稳升降,再通过固定体、第三滑块、带齿长板、第二气缸、变位轴、变位齿轮和变位板的配合使用,方便的对需要转向的物品进行变位,使需要装配的侧面面对着工作人员和自动化装置,也方便工作人员和自动化装置对物品进行后期组装,从而提现顶升机构和变位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博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