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电机总成的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3923发布日期:2021-03-23 11:0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电机总成的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电机总成的千斤顶。



背景技术:

车电分离、分箱换电模式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分箱换电又有一种通过升降电池框来达到换电的目的方式。升降电池框必然需要用到升降机构,其中有一种通过电机驱动千斤顶来实现电池框升降的机构。用户在进行换电时电池框需要下降到地面进行,若此时电机发生故障无法将电池框升起时,一,用户车辆无法启动;二,占用换电站通道,其他车辆也无法进行换电;三,车辆处于地面,售后人员无法爬如车身底部进行维修。

电动千斤顶工作原理都是用电机驱动千斤顶丝杆发生转动,进而推动整个千斤顶工作。而电机在驱动丝杆时为了获得较大的扭矩和较低的转速,需配备有电机减速器。现有电动千斤顶中减速器的传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直齿轮传动,另外一种是蜗轮蜗杆传动。直齿轮传动的减速箱为获得足够的减速比,需进行多级减速,如此造成体积较大,重量重,且传动效率也不高;蜗轮蜗杆传动的减速器可获得较大的减速比,且体积小,重量轻,但现有产品采用的蜗杆均为单头蜗杆,单头蜗杆可实现蜗杆驱动蜗轮,但在反向操作时会发生自锁,蜗轮无法带动蜗杆。如此在电机发生故障后,外力无法使电池框上升,严重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千斤顶具有自锁功能,无法反向操作,使得故障发生时车辆无法进行工作,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电机总成的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电池框架升降系统中一般千斤顶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重,传动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电机总成的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新型电机总成的千斤顶,包括电机总成和千斤顶总成,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和与之相连的减速器,减速器输出端与千斤顶总成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相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一端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在蜗轮中心固定卡接有输出轴,输出轴与千斤顶总成传动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减速器连接电机和千斤顶总成,避免了因电机自锁功能而使得千斤顶反过来无法带动电机的问题。减速器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结构,结构紧凑,减小了安装体积和重量,可获得较大的减速比,在有限空间内提高了传动效率。减速器中蜗轮采用铝青铜材质,蜗杆采用38crmoa材质,以此来减小蜗杆蜗杆配合过程中的摩擦力和磨损的同时保证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腔体,在腔体底部开有输出孔,在腔体一侧设置有蜗杆槽,蜗杆槽与腔体部分重合且相连通,在腔体上设置有后盖,蜗轮设置在腔体内,蜗杆穿入在蜗杆槽内与蜗轮啮合,所述输出轴从输出孔穿出。本方案中壳体用于安装蜗轮蜗杆,腔体一侧连通蜗杆槽,蜗轮设置在腔体内,蜗杆设置在蜗杆槽内,蜗轮与蜗杆在腔体与蜗杆槽相通出相啮合,输出轴穿在蜗轮中心。后盖盖在腔体的开口上,对安装好后的蜗轮进行安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盖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输出轴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蜗轮固定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固定槽内,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输出孔上。本方案能方便蜗轮放入腔体进行安装,在安装好蜗轮后盖上后盖进行固定。后盖上具有边沿,在边沿上设置有安装孔,在壳体上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将后盖固定在壳体上。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进行安装,使得输出轴前后端都有受力支撑,防止大扭矩情况下输出轴发生形变。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蜗杆为三头蜗杆。本方案中三头蜗杆与蜗轮配合时不会发生自锁,即无论蜗杆和蜗轮谁作为主动轮,都能够顺畅运转。如果在换电池过程中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工具拧动千斤顶总成来完成电池框架上升,短时间内车辆可正常使用,这样使得发生故障有应急处理方式,防止事态扩大。另外采用三头蜗杆提高传动效率,减小电机驱动功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千斤顶总成包括升降机构和驱动其升降的丝杆机构,丝杆机构包括电机连接支架,转动连接在电机连接支架上的丝杆和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丝杆螺母,电机连接支架和丝杆螺母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减速器固定在电机连接支架上,所述输出轴与丝杆传动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安装支架、下安装支架、一对活动连接在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之间的升降臂,所述升降臂包括相铰接的上转臂和下转臂,上转臂自由端转动连接在上安装支架上,下传臂自由端转动连接在下安装支架上,所述电机连接支架和丝杆螺母分别设置在两上转臂和下转臂铰接处。本方案千斤顶总成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安装在电动车上,使用可靠性高,提升了用户体验。上安装支架、下安装支架、上转臂和下转臂采用铝合金材质,不容易变形,也减小了重量。丝杆和丝杆螺母采用45钢和铝青铜的组合方式,有良好的耐磨性、低摩擦系数、高可靠性和较低成本优点。电机采用额定功率600w,增加了千斤顶的驱动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转臂和下转臂都包括主体板,在主体板两侧弯折形成壁板,上转臂的两壁板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与上安装支架铰接的上转臂第一铰接座,上转臂的两壁板另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上转臂第二铰接座,下转臂的两壁板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与下安装支架铰接的下转臂第一铰接座,下转臂的两壁板另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下转臂第二铰接座,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上转臂第二铰接座和下转臂第二铰接座相套置在一起并铰接在电机连接支架上,位于另同一侧的上转臂第二铰接座和下转臂第二铰接座相套置在一起并铰接在丝杆螺母上。本方案中上转臂和下转臂由主体板和两壁板构成截面为凹形的长条形框体,在上转臂两端壁板延伸分别形成上转臂第一铰接座和上转臂第二铰接座,在上转臂第一铰接座和上转臂第二铰接座两侧的壁板上开有安装孔,同样在下转臂第一铰接座和下转臂第二铰接座两侧的壁板上开有安装孔,上转臂第一铰接座和下转臂铰接座的安装孔内设置有销轴,分别铰接在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内。上转臂第二铰接座与下转臂第二铰接座相套在一起,通孔相对准,形成组合铰接座。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板和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在第一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两上转臂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在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板通过球头销螺接在车身上,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和竖直设置在底板两侧的第二侧板,在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两下转臂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本方案中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分别用于与上转臂和下转臂铰接,共同构成升降机构。上安装支架与电动车身相固定,下安装支架与电池框架进行固定。在工作时,上安装支架固定不动,上转臂和下转臂在丝杆作用下进行伸展,下安装支架下移,带动电池框架下降。上下安装支架都为凹形结构,上转臂和下转臂的端头都嵌入在凹形内凹中分别于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进行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采用减速器连接电机和千斤顶总成,避免了因电机自锁功能而使得千斤顶反过来无法带动电机的问题。

2.采用蜗轮蜗杆结构,结构紧凑,减小了安装体积和重量,在有限空间内提高了传动效率。蜗杆采用多头蜗杆,无论蜗杆和蜗轮谁做主动轮,都可以顺畅运转,防止发生自锁的问题。

3.千斤顶结构简单,重量轻,传动效率高,可减小电机负载功率,进而也减小电机体积和重量,适合用于在电池框架升降系统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机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速器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1-蜗轮2-蜗杆3-输出轴4-腔体5-输出孔6-蜗杆槽7-后盖8-固定槽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电机连接支架12-丝杆13-丝杆螺母14-上安装支架15-下安装支架16-上转臂17-下转臂18-主体板19-壁板20-上转臂第一铰接座21-上转臂第二铰接座22-下转臂第一铰接座23-下转臂第二铰接座24-固定板25-第一侧板26-固定孔27-第一连接孔28-底板29-第二侧板30-第二连接孔31-电机3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新型电机总成的千斤顶,如图2所示,包括千斤顶总成和电机总成。如图1所示,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和与之相连的减速器,减速器输出端与千斤顶总成传动连接,避免了电机自锁功能而使得千斤顶反过来无法带动电机的问题。减速器包括壳体32,在壳体内设置有相啮合的蜗轮1和蜗杆2。壳体一侧设有腔体4,在腔体底部开有输出孔5,在腔体一侧设置有蜗杆槽6,蜗杆槽与腔体部分重合且相连通,在腔体上设置有后盖7,蜗轮1设置在腔体内,在蜗轮中心固定卡接输出轴,如图3所示,输出轴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9,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10,蜗轮固定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后盖7上设置有固定槽8,第一轴承安装在固定槽内,第二轴承设置在输出孔上,输出轴3从输出孔穿出。蜗杆2穿入在蜗杆槽6内与蜗轮啮合,蜗杆转动连接在蜗杆槽内,蜗杆上端连接第一传动齿轮,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相啮合。为了防止自锁,本实施例中蜗杆采用三头蜗杆,蜗杆也可以是其他多头蜗杆。

千斤顶总成包括升降机构和驱动其升降的丝杆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上安装支架14、下安装支架15、一对活动连接在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之间的升降臂,其中升降臂包括相铰接的上转臂16和下转臂17,上转臂自由端转动连接在上安装支架上,下传臂自由端转动连接在下安装支架上。丝杆机构包括电机连接支架11,转动连接在电机连接支架上的丝杆12和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丝杆螺母13,其中一侧升降臂的上转臂和下转臂都铰接在电机连接支架上,另一侧升降臂的上转臂和下转臂铰接在丝杆螺母上。

具体的,上安装支架14包括固定板24和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两侧的第一侧板25,在第一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两上转臂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7,在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26,固定板通过球头销螺接在车身上,下安装支架15包括底板28和竖直设置在底板两侧的第二侧板29,在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两下转臂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二连接孔30。

上转臂16和下转臂17都包括主体板18,在主体板两侧弯折形成壁板19,上转臂的两壁板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与上安装支架14铰接的上转臂第一铰接座20,上转臂的两壁板另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上转臂第二铰接座21,下转臂的两壁板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与下安装支架15铰接的下转臂第一铰接座22,下转臂的两壁板另一端向前延伸形成下转臂第二铰接座23,位于同一侧的上转臂第二铰接座和下转臂第二铰接座相套置在一起并铰接在电机连接支架11上,位于另同一侧的上转臂第二铰接座和下转臂第二铰接座相套置在一起并铰接在丝杆螺母13上。两上转臂第一铰接座分别嵌入在上安装支架内,销轴两端分别穿过上转臂第一铰接座上,然后连接在第一连接孔内,将上转臂第一铰接座铰接在上安装支架上。两个下转臂第一铰接座分别嵌入在下安装支架内,销轴两端分别穿过下转臂第一铰接座上,然后连接在第二连接孔内,将下转臂第一铰接座铰接在下安装支架上。

千斤顶通过上上安装支架安装在电动车车身上,在下安装支架上安装有电池框架,该千斤顶用于对电池框架进行升降。在车辆正常使用状态下,丝杆螺母位于丝杆第二端最外端,电机连接支架与丝杆螺母之间距离最大,上转臂和下转臂呈合拢状态,即电池框架上升位于在车身底部。当要进行更换电池时,通过电机驱动丝轴进行转动,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向连接支架侧移动,则带动上转臂和下转臂在竖直方向上伸展,下安装支架向下移动,降下电池框架,动力电池实现外露,用户方便进行电池更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蜗轮、蜗杆、输出轴、腔体、输出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