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及其套袋包装方法

文档序号:25035963发布日期:2021-05-11 17:0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及其套袋包装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果包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及其套袋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库尔勒香梨因具有色泽悦目、味甜爽滑、香气浓郁、皮薄肉细、酥脆爽口、汁多渣少、落地即碎、入口即化、耐久贮藏、营养丰富等特点,被誉为“梨中珍品”、“果中王子”;因为库尔勒香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库尔勒市又被当地人引以为豪地称为“梨城”。

梨在采摘后需要进行运输,为了提高运输过程的安全性,种植户会采用泡沫箱进行运输,在使用泡沫箱前,为了保护梨的外形不被破坏、新鲜度不降低,会将梨套于纸质包装袋中,现有的套袋方式一般采用人工进行套袋,但是这种套袋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工作效率低,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包装需求,因此本申请设置了一种库尔勒香梨的套袋包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库尔勒香梨套袋方式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包括

箱体,上端壁设置有两个导料管;

定位板,设置于箱体的内壁;

转动盒,设置于定位板上;

动力结构,设置于定位板上,用于带动转动盒在定位板上转动;

出气管,两个,分设于转动盒的上端壁和下端壁,且出气管远离转动盒的一端通过第一通气管与第一真空泵连接,且第一通气管与出气管转动连接;

进气管,四个,呈十字形分设于转动盒的外圆周壁上;

第一吸盘,四个,分设于进气管上远离转动盒的一端;

连管,设置于转动盒内,该连管的两端口分别与转动盒上两个位置相对的进气管连接,其中一出气管伸入转动盒内与连管连接;且连管的外壁于第一吸盘的内壁形成通气腔;

送袋结构,为两个,分设于箱体前、后侧壁上,该送袋结构用于向第一吸盘提供包装袋;

第二吸盘,两个,分别通过两个推动结构与箱体的左、右侧壁连接,该第二吸盘通过第二通气管与第二真空泵连接;且两个该导料管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吸盘与两个第一吸盘之间的空隙,

其中,该推动结构用于带动第二吸盘向第一吸盘移动,以使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将包装袋的两侧吸住,再使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相互远离,以打开包装袋的袋口,接住从导料管落下的梨;

排料通道,两个,贯穿箱体的前、后侧壁,分别位于两个导料管的下方;

传送带,两个,设置于箱体的前、后侧壁上的定位架上,该传动带贯穿排料通道;

接料盒,若干,分设于箱体的传动带上,用于接收装有梨的包装袋;

搅袋结构,两个,设置于箱体的上端壁上,分别位于两个传送带的上方,该搅袋结构用于将接料盒内的包装袋的袋口搅合;

该搅袋结构包括

第五气缸,若干,设置于箱体的上端壁;

升降板,与第五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第二伺服电机,设置于升降板上;

转盘,转动设置于升降板的下表面,该转盘的转轴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定位杆,若干,均设于转盘的外圆周壁上;

搅杆,若干,分设于定位杆上并与定位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转动连接;

套环,套设于若干定位杆的外围,且定位杆与套环的内侧壁连接;

支板,若干,分设于套环上对应定位杆的位置,且该支板与搅杆通过第四弹簧连接;

挡环,通过支撑杆与箱体的侧壁连接,该挡环用于升降板下降时,推动搅杆相对定位杆转动,使得若干搅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相互靠近,以使包装袋的袋口逐渐被缩口。

优选的:该送袋结构包括

第一气缸,若干,设置于箱体的侧壁上;

移动板,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弹簧,若干,一端与移动板连接、另一端与套环连接;

导向杆,若干,设置于移动板上,该导向杆滑动贯穿第一弹簧和套环;

存袋桶,与套环连接,该存袋桶的开口端朝向第一吸盘;

进料口,设置于存袋桶的上端壁,用于添加包装袋;

挡板,两个,分设于存袋桶开口端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该挡板用于防止存袋桶内的包装袋倾倒;

推板,滑动设置于存袋桶内,该推板用于向存袋桶内的包装袋向存袋桶的开口端推动;

第二气缸,设置于移动板上,该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贯穿存袋桶的侧壁并与推板连接。

优选的:该送袋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侧壁上的支撑板,该支撑板在存袋桶的下方,且该存袋桶与支撑板滑动接触。

优选的:该动力结构包括

定位环,设置于定位板上,用于支撑转动盒;

齿环,设置于转动盒的下端壁,该齿环套设于定位环的外圆周壁上并与定位环转动连接;

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定位板上,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齿环啮合的齿轮。

优选的:该定位板上设置有通孔,该转动盒下端的出气管穿过定位环和通孔。

优选的:该推动结构包括

第二弹簧,若干,设置于第二吸盘上;

滑板,与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吸盘的一端连接;

第三气缸,设置于箱体的侧壁上,该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滑板连接;

滑杆,若干,设置于第二吸盘上,该滑杆远离第二吸盘的一端滑动贯穿滑板和箱体的侧壁。

优选的:该接料盒包括

接料框,位于接料盒内,用于接收装有梨的包装袋;

第三弹簧,若干,一端与接料盒的底部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接料框的底部外壁连接。

优选的:该接料盒还包括

提板,若干,分设于接料框的外侧壁上;

滑槽,若干,设置于接料盒的侧壁上,且与提板位置对应,该提板滑动贯穿滑槽。

优选的:该箱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上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气缸,该第四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u形的顶板,且每个该传送带两侧的第四气缸在导料管的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的套袋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送袋结构将包装袋送至与第一吸盘接触的位置,然后其中一个第一真空泵启动,通过第一吸盘吸走一个包装袋,然后送袋结构恢复原来位置,然后转动盒转动90度,使得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的位置正对,然后推动结构带动第二吸盘移动,使得第二吸盘与第一吸盘上的包装袋接触,然后第二真空泵通过第二吸盘将包装袋的另一侧吸住,然后推动结构带动第二吸盘移动,使得第一吸盘配合第二吸盘将包装袋的袋口打开,然后梨从导料管下落,梨直接落在包装袋内,通过梨的重力,使得梨带着包装袋落在传送带上的接料盒内,与此同时另一个第一真空泵可以实现另外两个第一吸盘吸取包装袋,然后传送带带动接料盒移动至搅袋结构的下方,然后第五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搅杆向下移动,由于套环的存在,套环会对搅杆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搅杆相对定位杆转动,第四弹簧就会被拉长,致使若干搅杆远离定位杆一端形成的圆形的直径逐渐减小,使得搅杆从包装袋的袋口的外侧壁逐渐夹住包装袋的袋口,然后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近而带动搅杆转动,使得搅杆带动包装袋的袋口转动,实现对包装袋的封口,然后第五气缸带动搅杆回到原来位置,然后传送带将接料盒带出箱体,使得包装袋从接料盒中流出。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存袋桶存放包装袋,通过设置的转动盒带动四个第一吸盘转动,使得第一吸盘中的两个吸盘分别与两个送袋结构位置对应,然后送袋结构将包装袋送至第一吸盘上,第一吸盘将包装袋吸住,然后转动盒的转动将吸有包装带的第一吸盘转动至正对第二吸盘的位置,然后第二吸盘在推动结构的作用下,与包装袋接触,并将包装袋的另一侧侧壁吸住,然后推动结构带动第二吸盘远离第一吸盘,使得包装袋的袋口打开,然后梨从导料管下落,落在包装袋内,由于梨自由落体,具有较大的动能,能够直接带动包装袋脱离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使得包装袋和梨直接落在接料盒内,由然后传送带带动接料盒移动至搅袋结构的下方,通过搅袋结构中的伺服电机带动搅杆转动,通过设置的升降板的下降,使得搅杆在挡环的阻挡下相对定位杆转动,使搅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缩小然后转动,从而使得包装袋的袋口能够成螺旋缠绕,而实现封口,然后传送带将梨送出箱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转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送袋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存袋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接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箱体100、导料管200、送袋结构300、支撑板310、存袋桶320、挡板321、进料口322、第一气缸330、移动板340、第一弹簧350、导向杆351、套环352、第二气缸360、推板370、转动盒400、连管401、通气腔402、出气管403、进气管404、第一吸盘405、定位板410、通孔411、动力结构420、定位环421、齿环422、第一伺服电机423、齿轮424、第一通气管430、第一真空泵440、第二吸盘500、推动结构510、第三气缸511、滑板512、第二弹簧513、滑杆514、第二通气管520、第二真空泵530、传送带600、定位架610、排料通道620、接料盒700、接料框710、第三弹簧720、提板730、滑槽740、安装板750、第四气缸760、顶板770、搅袋结构800、转盘810、定位杆820、搅杆830、套环840、支板850、第四弹簧860、挡环870、支撑杆880、第二伺服电机891、第五气缸8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7,在本实施例一中,一种库尔勒香梨套袋包装设备,包括

箱体100,上端壁设置有两个导料管200;

定位板410,设置于箱体100的内壁;

转动盒400,设置于定位板410上;

动力结构420,设置于定位板410上,用于带动转动盒400在定位板410上转动;

出气管403,两个,分设于转动盒400的上端壁和下端壁,且出气管403远离转动盒400的一端通过第一通气管430与第一真空泵440连接,且第一通气管430与出气管403转动连接;

进气管404,四个,呈十字形分设于转动盒400的外圆周壁上;

第一吸盘405,四个,分设于进气管404上远离转动盒400的一端;

连管401,设置于转动盒400内,该连管401的两端口分别与转动盒400上两个位置相对的进气管404连接,其中一出气管403伸入转动盒400内与连管401连接;且连管401的外壁与第一吸盘405的内壁形成通气腔402;

送袋结构300,为两个,分设于箱体100前、后侧壁上,该送袋结构300用于向第一吸盘405提供包装袋;

第二吸盘500,两个,分别通过两个推动结构510与箱体100的左、右侧壁连接,该第二吸盘500通过第二通气管520与第二真空泵530连接;且两个该导料管200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吸盘405与两个第一吸盘405之间的空隙;

其中,该推动结构510用于带动第二吸盘500向第一吸盘405移动,以使第一吸盘405和第二吸盘500将包装袋的两侧吸住,再使第一吸盘405与第二吸盘500相互远离,以打开包装袋的袋口,接住从导料管200落下的梨;

排料通道620,两个,贯穿箱体100的前、后侧壁,分别位于两个导料管200的下方;

传送带700,两个,设置于箱体100的前、后侧壁上的定位架610上,该传动带700贯穿排料通道620;

接料盒710,若干,分设于箱体100的传动带600上,用于接收装有梨的包装袋;

搅袋结构800,两个,设置于箱体100的上端壁上,分别位于两个传送带600的上方,该搅袋结构800用于将接料盒710内的包装袋的袋口搅合;

该搅袋结构800包括

第五气缸892,若干,设置于箱体100的上端壁;

升降板891,与第五气缸892的输出轴连接;

第二伺服电机890,设置于升降板891上;

转盘810,转动设置于升降板891的下表面,该转盘810的转轴与第二伺服电机890的输出轴连接;

定位杆820,若干,均设于转盘810的外圆周壁上;

搅杆830,若干,分设于定位杆820上并与定位杆820远离转盘810的一端转动连接;

套环840,套设于若干定位杆820的外围,且定位杆820与套环840的内侧壁连接;

支板850,若干,分设于套环840上对应定位杆820的位置,且该支板850与搅杆830通过第四弹簧860连接;

挡环870,通过支撑杆880与箱体100的侧壁连接,该挡环870用于升降板891下降时,推动搅杆830相对定位杆820转动,使得若干搅杆830远离定位杆820的一端相互靠近,以使包装袋的袋口逐渐被缩口。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

本申请中动力结构420带动转动盒400间歇性的转动90度,转动盒400内两组位置相背的两个进气管404分别通过连管401、通气腔402连通,并且分别由两个第一真空泵440控制;

本申请在使用时先通过送袋结构300将包装袋送至与第一吸盘405接触的位置,然后其中一个第一真空泵440启动,通过第一吸盘405吸走一个包装袋,然后送袋结构300恢复原来位置,然后转动盒400转动90度,使得第一吸盘405与第二吸盘500的位置正对,然后推动结构510带动第二吸盘500移动,使得第二吸盘500与第一吸盘405上的包装袋接触,然后第二真空泵530通过第二吸盘500将包装袋的另一侧吸住,然后推动结构510带动第二吸盘500移动,使得第一吸盘405配合第二吸盘500将包装袋的袋口打开,然后梨从导料管200下落,梨直接落在包装袋内,通过梨的重力,使得梨带着包装袋落在传送带700上的接料盒710内,与此同时另一个第一真空泵440可以实现另外两个第一吸盘405吸取包装袋,然后传送带600带动接料盒710移动至搅袋结构800的下方,然后第五气缸892带动升降板891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搅杆830向下移动,由于套环870的存在,套环870会对搅杆830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搅杆830相对定位杆820转动,第四弹簧860就会被拉长,致使若干搅杆830远离定位杆820一端形成的圆形的直径逐渐减小,使得搅杆830从包装袋的袋口的外侧壁逐渐夹住包装袋的袋口,然后启动第二伺服电机890带动转盘400转动,近而带动搅杆830转动,使得搅杆830带动包装袋的袋口转动,实现对包装袋的封口,然后第五气缸892带动搅杆830回到原来位置,然后传送带600将接料盒700带出箱体100,使得包装袋从接料盒700中流出。

实施例二

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

该送袋结构300包括

第一气缸330,若干,设置于箱体100的侧壁上;

移动板340,与第一气缸330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弹簧350,若干,一端与移动板340连接、另一端与套环352连接;

导向杆351,若干,设置于移动板340上,该导向杆351滑动贯穿第一弹簧350和套环352;

存袋桶320,与套环352连接,该存袋桶320的开口端朝向第一吸盘405;

进料口322,设置于存袋桶320的上端壁,用于添加包装袋;

挡板321,两个,分设于存袋桶320开口端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上,该挡板321用于防止存袋桶320内的包装袋倾倒;

推板370,滑动设置于存袋桶320内,该推板370用于向存袋桶320内的包装袋向存袋桶320的开口端推动;

第二气缸360,设置于移动板340上,该第二气缸360的输出轴贯穿存袋桶320的侧壁并与推板370连接。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当需要送袋结构300进行输送包装袋时,先启动第一气缸330,第一气缸330带动移动板340在移动,近而通过第一弹簧350、套环352带动存袋桶320移动,使得第一吸盘405进入存袋桶320内,并使第一吸盘405给包装袋施加一定的推力,使得第一弹簧350被压缩,当第一吸盘405吸住包装袋后,第一气缸330带动移动板340回到原来位置,此时被吸住的包装袋的两侧会受到挡板321的阻挡而变形,直至越过挡板321,本申请中的第二气缸360带动推板370移动,会使得推板370推动包装袋向挡板321移动,使得包装袋使用被推板370和挡板321夹持,使得包装袋不会倾倒流出存袋桶320。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该送袋结构300还包括设置于箱体100内侧壁上的支撑板310,该支撑板310在存袋桶320的下方,且该存袋桶320与支撑板310滑动接触。

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的支撑板310给存袋桶320提供支撑力,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实施例三

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

该动力结构410包括

定位环421,设置于定位板410上,用于支撑转动盒400;

齿环422,设置于转动盒400的下端壁,该齿环422套设于定位环421的外圆周壁上并与定位环421转动连接;

第一伺服电机423,设置于定位板410上,该第一伺服电机42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齿环422啮合的齿轮424。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423上的齿轮424配合齿环422带动转动盒400在转动,能够精准的实现了转动盒400间歇性的转动90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该定位板410上设置有通孔411,该转动盒400下端的出气管403穿过定位环421和通孔411。

本优化方案中,通过设置的通孔411用于出气管403穿过。

实施例四

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

该推动结构510包括

第二弹簧513,若干,设置于第二吸盘500上;

滑板512,与第二弹簧513远离第二吸盘500的一端连接;

第三气缸511,设置于箱体100的侧壁上,该第三气缸511的输出轴与滑板512连接;

滑杆514,若干,设置于第二吸盘500上,该滑杆514远离第二吸盘500的一端滑动贯穿滑板512和箱体100的侧壁。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设置的第三气缸511带动滑板512移动,滑板512通过第二弹簧513带动第二吸盘500移动,近而带动滑杆514移动,此种第二弹簧513能够使得第二吸盘500与第一吸盘405上的包装袋接触时被压缩,使得第二吸盘500抓取包装袋时,更加的稳定。

实施例五

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

该接料盒710包括

接料框720,位于接料盒710内,用于接收装有梨的包装袋;

第三弹簧720,若干,一端与接料盒700的底部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接料框710的底部外壁连接。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当包装袋落在接料盒700内时,会先落在接料框710内,此时的第三弹簧720会受到接料框710的重力,而出现弹性形变,实现对梨下落的缓冲。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

该接料盒700还包括

提板730,若干,分设于接料框720的外侧壁上;

滑槽740,若干,设置于接料盒700的侧壁上,且与提板730位置对应,该提板730滑动贯穿滑槽740。

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的提板730与滑槽740能够对接料框710在接料盒700内的位置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提高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

该箱体100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安装板750,该安装板750上位于传送带6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气缸760,该第四气缸76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u形的顶板770,且每个该传送带600两侧的第四气缸760在导料管200的下方。

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的第四气缸760能够在接料框710接料时,通过顶板770带动提板730向上移动,使得接料框710与第一吸盘405、第二吸盘500的竖向距离减小,使得梨不易损坏。

以上该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