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1950发布日期:2021-12-29 16: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包括底座(1)、三组吸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从右向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检测腔(5)、磁流抛光腔(6)和粗磨腔(7),所述底座(1)靠近左端和右端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3),所述转动辊(3)之间通过传送带(28)传动连接;三组所述吸附组件分别安装在检测腔(5)、磁流抛光腔(6)和粗磨腔(7)的内壁顶部;所述粗磨腔(7)靠近正面和背面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2),靠近正面的两个所述移动块(12)和靠近背面的两个移动块(1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8),所述螺纹杆(1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滑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7),所述固定板(15)和连接架(17)之间转动连接有消磨辊(16),所述消磨辊(1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板(1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抛光腔(6)内设有用于对液晶面板抛光的磁流变(9),所述检测腔(5)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液晶面板检测的显微镜(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动辊(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位于上方的所述传送带(28)贯穿检测腔(5)、磁流抛光腔(6)和粗磨腔(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8)的左端贯穿粗磨腔(7)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7),所述第三电机(27)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靠近背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 与滑块(1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4)的外侧中央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壳(10),所述安装壳(10)与粗磨腔(7)的内部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有负压泵(20)、收卷盘(2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所述负压泵(20)连通有气管(21),所述气管(21)缠绕在收卷盘(25)的表面,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附板(23),所述吸附板(23)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用于吸附液晶面板的吸附管(22),所述气管(21)远离负压泵(20)的一端连通若干与吸附管(22)连通的分流管(2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负压泵(20)分别安装在检测腔(5)、磁流抛光腔(6)和粗磨腔(7)的顶部,三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4)分别竖直安装在检测腔(5)、磁流抛光腔(6)和粗磨腔(7)的内壁顶部中央,三个所述收卷盘(25)通过发条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腔(5)、磁流抛光腔(6)和粗磨腔(7)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玻璃精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液晶面板玻璃微裂纹消除装置,包括底座、三组吸附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从右向左依次固定连接有检测腔、磁流抛光腔和粗磨腔,所述底座靠近左端和右端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贯穿检测腔、磁流抛光腔和粗磨腔,从而达到了可以使待加工的液晶面板依次进行粗磨、抛光和检测三道工序,从而达到完全消除面板的细微裂纹,而吸附组件的设置可以到达在传送带上通过负压固定面板,从而使液晶面板在检测腔、磁流抛光腔和粗磨腔进行加工。进行加工。进行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黄连恕 刘宝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曲面超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