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8921发布日期:2022-05-11 14:3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硬盘搬运领域,特别是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硬盘的生产环节中存在有搬运环节,在搬运环节中需要利用上料装置将料盘中的硬盘移动到送料装置上,由送料装置完成对硬盘的输送,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均包括承载机构、搬运机构以及供能机构,使用时需要将料盘放置在承载机构上,随后由搬运机构拾取上料工位处的硬盘,并将硬盘搬运并放置于送料装置处,供能机构在此过程中给搬运机构提供能源。
3.然而现有的上料装置占地面积十分大,以至于厂房中能摆放的上料装置数量较少,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料装置占地面积十分大,以至于厂房中能摆放的上料装置数量较少,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沿重力方向依次于所述安装框架内设有顶层安装区、中层安装区以及底层安装区;承载机构,其安装于所述中层安装区,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所述料盘;搬运机构,其安装于所述顶层安装区,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盘中的所述物料搬运至所述送料装置上;供能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层安装区,所述供能机构与所述搬运机构连接,所述供能机构用于给所述搬运机构提供能源。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其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杆,其沿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第四支撑杆,其沿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间隔设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三支撑杆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杆,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第二连接杆,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并沿所述重力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层设置;其中,所述顶层安装区、中层安装区以及所述底层安装区均由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围合而成,所述顶层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所述中层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底层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的四角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搬运机构装设于所述安装顶板靠近所述供能机构的一侧。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四角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供能机构装设于所述安装底板靠近所述搬运机构的一侧。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的两侧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承载机构装设于所述安装侧板上,且位于所述搬运机构与所述供能机构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机械手,其用于拾取与放置所述物料;第一升降驱动组件,其与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机械手升降;第一水平驱动组件,其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以及所述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以带动所述机械手往返于所述料盘以及所述送料装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搬运机构还包括:第二水平驱动组件,其与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以及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以带动所述机械手水平移动,且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
12.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座,其与所述安装框架滑动连接;第二升降驱动组件,其与所述承载座及所述安装框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座升降。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齿条,其沿所述重力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侧板上;齿轮,其与所述齿条啮合;旋转电机,其装设于所述承载座,且所述齿轮装设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电机通过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承载座升降。
14.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为吸盘或夹抓。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沿重力方将承载机构、搬运机构以及供能机构分层地安装于安装框架上,具体将承载机构安装于安装框架的所述中层安装区,将搬运机构安装于安装框架的所述顶层安装区,将供能机构安装于安装框架的所述底层安装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而言大幅度地减少了占地面积,厂房原本只能容纳十台上料装置,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厂房就能容纳二十台上料装置,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载机构、搬运机构以及供能机构都共用同一安装框架,所以上料装置的制造成本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低,有利于上料装置的普及。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2中a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搬运机构省略机械手的机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机构承载有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24.1、安装框架;101、顶层安装区;102、中层安装区;103、底层安装区;104、第一支撑杆;105、第二支撑杆;106、第三支撑杆;107、第四支撑杆;108、第一连接杆;109、第二连接杆;110、安装顶板;111、安装底板;112、安装侧板;2、承载机构;201、承载座;202、第二升降驱动组件;2021、齿条;2022、齿轮;2023、旋转电机;3、搬运机构;301、机械手;302、第一升降
驱动组件;303、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4、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供能机构;200、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如图1-2所示,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承载机构2、搬运机构3及供能机构4。沿重力方向(z方向)依次于安装框架1内设有顶层安装区101、中层安装区102以及底层安装区103。承载机构2安装于中层安装区102,承载机构2用于承载料盘200。搬运机构3安装于顶层安装区101,搬运机构3用于将料盘200中的物料搬运至送料装置上。供能机构4安装于底层安装区103,供能机构4与搬运机构3连接,供能机构用于给搬运机构3提供能源。
27.通过实施本实施例,沿重力方将承载机构2、搬运机构3以及供能机构4分层地安装于安装框架1上。具体将承载机构2安装于安装框架1的中层安装区102,将搬运机构3安装于安装框架1的顶层安装区101,将供能机构4安装于安装框架1的底层安装区103。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而言,本实施例上料装置的承载机构2、搬运机构3以及供能机构4是分层安装的,因此大幅度地减少了上料装置的占地面积,厂房原本只能容纳十台上料装置,实施本实施例后厂房就能容纳二十台上料装置,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实施例的承载机构2、搬运机构3以及供能机构4都共用同一安装框架1,所以上料装置的制造成本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低,有利于上料装置的普及。
28.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安装框架1包括第一支撑杆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三支撑杆106、第四支撑杆107、第一连接杆108以及第二连接杆109。第二支撑杆105沿第一方向(x方向)与第一支撑杆104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杆106沿第二方向(y方向)与第一支撑杆104间隔设置。第四支撑杆107沿第二方向与第二支撑杆105间隔设置,且沿第一方向与三支撑杆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杆108连接第一支撑杆104与第二支撑杆105,第二连接杆109连接第一支撑杆104与第三支撑杆106,并沿重力方向与第一连接杆108分层设置。其中,顶层安装区101、中层安装区102以及底层安装区103均由第一支撑杆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三支撑杆106与第四支撑杆107围合而成,顶层安装区101位于第一连接杆108顶部,中层安装区102位于第一连接杆108与第二连接杆109之间,底层安装区103位于第二连接杆109底部。
29.具体地,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安装框架1,该安装框架1包括分布于四角的四根支撑杆(第一支撑杆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三支撑杆106以及第四支撑杆107)以及两根连接杆(第一连接杆108与第二连接杆109),所以四根支撑杆之间会形成有一区域,顶层安装区101、中层安装区102与底层安装区103就分别位于这一区域的顶部、中部与底部。由此实现承载机构2、搬运机构3以及供能机构4的分层安装,大幅度地减少了上料装置的占地面积。
30.参考图1-3,为了将搬运机构3安装于顶层安装区101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框架1还包括安装顶板110,安装顶板110的四角分别装设于第一支撑杆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三支撑杆106以及第四支撑杆107的一端,搬运机构3装设于安装顶板110靠近供能机构的一侧。
31.参考图1-3,为了将供能机构4安装于底层安装区103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框架1还包括安装底板111,安装底板111的四角分别装设于第一支
撑杆104、第二支撑杆105、第三支撑杆106以及第四支撑杆107的另一端,供能机构装设于安装底板111靠近搬运机构3的一侧。
32.参考图1-3,为了将供能机构4安装于底层安装区103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框架1还包括安装侧板112,安装侧板112的两侧分别装设于第一连接杆108以及第二连接杆109上,承载机构2装设于安装侧板112上,且位于搬运机构3与供能机构4之间。
33.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搬运机构3包括机械手301、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以及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机械手301用于拾取与放置物料。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与机械手301连接,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用于带动机械手301升降。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以及安装框架1连接,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用于驱动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以带动机械手301往返于料盘200以及送料装置。
34.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搬运机构3的工作流程为: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带动机械手301下降,以拾取料盘200中的物料,随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带动机械手301上升,将物料从料盘200中拿出,随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带动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移动至送料装置,随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带动机械手301下降,机械手301将物料放置于送料装置上,随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带动机械手301上升,第一水平驱动件带动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返回承载机构2处。
35.本实施例的只需要两个直线运动的驱动组件(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02、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即可带动机械手301实现对物料的搬运,相较于结构复杂的多轴搬运机器人而言,结构简单,实现难度低且实现成本低。
36.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搬运机构3还包括第二水平驱动组件304,第二水平驱动组件304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以及安装框架1连接,第二水平驱动组件304用于驱动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以带动机械手301水平移动,且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的驱动方向。
37.具体地,如果只设置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那么机械手301只能沿一条直线于水平方向上移动,这就导致料盘200中只能放置一行物料。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水平驱动组件304,且第二水平驱动组件304能带动机械手301水平移动,且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03的驱动方向,使得机械手301能于水平方向上的任意位置悬停。这就使得物料可以呈矩阵式放置于料盘200中,大幅度提高了料盘200的装载能力,进而提高了搬运效率。
3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承载机构2包括承载座201与第二升降驱动组件202,承载座201与安装框架1滑动连接,承载座201的一侧用于承载堆叠放置的外界托盘,第二升降驱动组件202与承载座201及安装框架1连接,第二升降驱动组件202用于驱动承载座201升降。
39.本实施例的承载座201在使用时可以堆叠放置若干料盘200,每当搬运装置取空一个料盘200时,就移走被取空的料盘200,并利用第二升降驱动组件202带动承载座201上升一个料盘200厚度的距离,随后再使用搬运装置取物料,以此循环,直至所有料盘200均被取空。由此,减少了工人搬运料盘200的次数,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大幅度缩短了搬运装置的待机时长,提高了搬运效率。
4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与承载座201连接的第二升降驱动组件202,以使得承载座
201能被第二升降驱动组件202带动升降,由于承载座201与安装框架1滑动连接,所以承载座201在升降时能被导向,使得承载座201在升降时较为平稳。
41.其中,滑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在安装框架1上连接设置滑轨、滑块中的其中一者,在承载座201上连接设置滑轨、滑块中的其中另一者。又例如在安装框架1上连接设置滑槽、导向凸块的其中一者,在承载座201上连接设置滑槽、导向凸块的其中另一者,使用时,导向凸块伸入滑槽中,并能沿滑槽移动,以使滑槽能对导向凸块起到导向作用。
42.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机构2包括伸缩驱动本体(图中未示出)以及伸缩轴(图中未示出)。伸缩驱动本体装设于安装框架1上,且位于承载座201的另一侧,伸缩轴的两端分别与伸缩驱动本体以及承载座201的另一侧连接,伸缩驱动件本体用于驱动伸缩轴伸缩,以带动承载座201升降。
43.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齿条2021、齿轮2022以及旋转电机2023。齿条2021沿重力方向设置于安装框架1上。齿轮2022与齿条2021啮合。旋转电机2023装设于承载座201的另一侧,齿轮2022装设于旋转电机2023的输出轴上,旋转电机2023通过驱动齿轮2022转动以带动承载座201升降。
44.本实施例采用了齿轮2022配合齿条2021的传动方式,不仅传动比准确,还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稳定不打滑的特点。具体地,由于齿轮2022与齿条2021啮合,又因为齿条2021是固定不动的,所以齿轮2022转动时会沿齿条2021移动,又因为齿条2021是沿重力方向设置的,所以齿轮2022能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带动带动旋转电机2023升降,进而带动承载座201升降。
45.由于齿轮2022是直接装设于输出轴上的,相较于在输出轴上设置传动组件,并利用传动组件将扭矩传递至齿轮2022上的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驱动组件结构较为简单,整体体积小,且制作成本较为低廉。
46.在一实施例中,机械手301为吸盘。吸盘能稳定地吸住物料,并且不会对吸盘造成任何损坏。
47.可选地,如图1-3所示,机械手301为夹抓,夹抓稳定可靠,能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运行。
48.当然,为了保证机械手301稳定可靠,机械手301也可以同时包括吸盘与夹抓。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示了一种上料装置,如图1-2所示,上料装置通过沿重力方将承载机构2、搬运机构3以及供能机构4分层地安装于安装框架1上,具体将承载机构2安装于安装框架1的中层安装区102,将搬运机构3安装于安装框架1的顶层安装区101,将供能机构4安装于安装框架1的底层安装区103,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而言大幅度地减少了占地面积,厂房原本只能容纳十台上料装置,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厂房就能容纳二十台上料装置,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承载机构2、搬运机构3以及供能机构4都共用同一安装框架1,所以上料装置的制造成本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低,有利于上料装置的普及。
5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