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

文档序号:30962084发布日期:2022-07-30 14:0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代步工具,为了使汽车能够正常地进行使用,人们会在特定的时间或是在汽车发生问题的时候对汽车进行检测与维修的操作,而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汽车进行检测与维修,通常需要使用到专门的控制装置来辅助人们对汽车进行检测与维修,现有的控制装置大多只是由轮子和支撑体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方便地对车辆进行移动,同时也不能够使操作人很好地对车辆进行检测与维修。
3.例如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3923898u、公告日为20210810所公开的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检测支撑板,底板与检测支撑板之间有两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进行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侧开设有滑动槽,第一支撑杆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滑动安装在检测支撑板的底侧上。该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虽然能够对汽车进行抬升,但是不方便进行位置转移,并且也不能够使无法驾驶的汽车方便地移动至平台上,具有局限性。
4.又例如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0885115u、公告日为20200630所公开的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放置底盘和剪式活动杆,所述放置底盘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导轨,且活动导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一传动螺杆的外侧设置有驱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螺杆和第二传动螺杆的外侧均连接有连接活动座,所述连接活动座的上方设置有剪式活动杆,且剪式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物料传感器,所述第二传动螺杆的侧端设置有连接传动座,所述连接传动座的外侧设置有贴合传动轮,所述贴合传动轮的侧表面设置有吸附磁环。该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同样也不能够达到“方便进行位置转移,使无法驾驶的汽车方便地移动至平台上”的效果。
5.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特此设计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位置转移,能够方便地使无法驾驶的汽车移动至平台上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能够方便进行位置转移,不能够使无法驾驶的汽车方便地移动至平台上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位置转移,能够方便地使无法驾驶的汽车移动至平台上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有机架、万向轮、液压缸、剪刀形升降架、第一轮子、橡胶把手、升降板、牵引机构和承托机构,机架的左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用于转向的万向轮,机架的右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用于辅助移动的第一轮子,机架的上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抬升汽车的升降
板,升降板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剪刀形升降架,机架的右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位于万向轮右方的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件与剪刀形升降架相连,机架的右侧连接有用于抓握的橡胶把手,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拉动汽车的牵引机构和用于支撑操作人的承托机构。
8.优选地,牵引机构包括有电机、蜗杆、蜗轮、第一支架、转轴、钢绳和拖车钩,机架的右部上侧前后对称式连接有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的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转轴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接有钢绳,两根钢绳的左端之间连接有拖车钩,转轴的中部连接有蜗轮,机架的右部上侧安装有用于动力输出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
9.优选地,承托机构包括有承托板和第二轮子,机架的下部前后两内壁均开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槽,两处导向槽之间滑动式设有承托板,承托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两个第二轮子。
10.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稳定承托板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有卡齿、导向块和第一滑动块,承托板的顶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上开有滑槽,滑槽的形状为l形,滑槽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块,机架的下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用于卡住第一滑动块的卡齿。
11.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顶起装置整体的顶起机构,顶起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架、空心转轮、螺母、螺杆、连接架和弹性件,机架的中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上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空心转轮,空心转轮的下侧连接有与第二支架转动式配合的螺母,螺母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支架滑动式配合的螺杆,在前后两侧的两个空心转轮中,同侧两个空心转轮的顶部偏心处之间转动式设有连接架,连接架的支架部位处于剪刀形升降架开合的行程路径上,连接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12.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支撑操作人背部的背部支撑机构,背部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板、转动板、导向架、丝杆、调节把手和第二滑动块,承托板的顶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位于导向块右方的支板,两块支板的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用于支撑操作人背部的转动板,承托板的右侧连接有导向架,导向架上转动式设有丝杆,丝杆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把手,丝杆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与导向架滑动式配合的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用于支撑转动板,第二滑动块与转动板接触。
13.优选地,调节把手的外侧套设有防滑橡胶套。
14.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防护零部件的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有防护壳和通风盖,机架的右部上侧连接有围绕于牵引机构的防护壳,钢绳滑动式贯穿于防护壳,防护壳的上侧连接有用于通风的通风盖。
15.本发明在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基础上,还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有:
16.1、推动橡胶把手,通过万向轮和第一轮子能够辅助本装置进行移动,通过电机的驱动能够使拖车钩拉动汽车进行移动,进而能够使无法驾驶的汽车移动至平台上。
17.2、通过使第一滑动块卡住在卡齿上,以此能够对承托板当前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在对汽车进行检测与维修的过程中避免承托板发生位移的现象。
18.3、在抬升汽车的同时能够通过螺杆向下移动将装置顶起,进而能够使万向轮和第一轮子会远离地面,进而能够避免装置整体进行位移,从而使装置更加地稳定。
19.4、通过旋转丝杆能够带动第二滑动块移动,以此能够调节转动板的倾斜角度,进
而能够使操作人更加地舒适,避免长时间抬头而造成的脊椎酸痛。
20.5、通过防护壳能够对牵引机构的零部件进行防护,同时也能够避免牵引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对操作人造成伤害,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牵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承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承托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锁定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锁定机构的部分零件图。
28.图8为本发明顶起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顶起机构的部分零件图。
30.图10为本发明背部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万向轮,3-液压缸,4-剪刀形升降架,5-第一轮子,6-橡胶把手,61-升降板,7-牵引机构,71-电机,72-蜗杆,73-蜗轮,74-第一支架,75-转轴,77-钢绳,78-拖车钩,8-承托机构,81-导向槽,82-承托板,83-第二轮子,9-锁定机构,91-卡齿,92-导向块,93-第一滑动块,94-滑槽,10-顶起机构,101-第二支架,102-空心转轮,103-螺母,104-螺杆,105-连接架,106-弹性件,11-背部支撑机构,111-支板,112-转动板,113-导向架,114-丝杆,115-调节把手,116-第二滑动块,12-防护机构,121-防护壳,122-通风盖。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4.实施例1
35.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机架1、万向轮2、液压缸3、剪刀形升降架4、第一轮子5、橡胶把手6、升降板61、牵引机构7和承托机构8,机架1的左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万向轮2,机架1的右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轮子5,机架1的上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抬升汽车的升降板61,升降板61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剪刀形升降架4,机架1的右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位于万向轮2右方的液压缸3,液压缸3的伸缩件与剪刀形升降架4相连,机架1的右侧栓接有橡胶把手6,机架1上设置有牵引机构7和承托机构8。
36.如图3所示,牵引机构7包括有电机71、蜗杆72、蜗轮73、第一支架74、转轴75、钢绳77和拖车钩78,机架1的右部上侧前后对称式栓接有第一支架74,两个第一支架74的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75,转轴75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接有钢绳77,两根钢绳77的左端之间连接有拖车钩78,转轴75的中部连接有蜗轮73,机架1的右部上侧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蜗轮73啮合的蜗杆72。
37.如图4和图5所示,承托机构8包括有承托板82和第二轮子83,机架1的下部前后两
内壁均开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槽81,两处导向槽81之间滑动式设有承托板82,承托板8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两个第二轮子83。
38.当操作人需要使用本装置来辅助进行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操作时,首先,当汽车可驾驶移动时,操作人则可将汽车驾驶至两块升降板61上;当汽车无法驾驶时,操作人通过橡胶把手6推动本装置,通过万向轮2和第一轮子5能够辅助本装置进行移动,随后再将本装置移动至汽车的周围,使两块升降板61与汽车的轮胎对应,随后启动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轴会带动蜗杆72旋转与蜗轮73啮合,蜗轮73会通过转轴75带动绕线轮旋转,绕线轮会将钢绳77放出,操作人此时可拉动拖车钩78,使拖车钩78卡住汽车,随后再启动电机71,使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蜗杆72反向旋转与蜗轮73啮合,此时的蜗轮73会通过转轴75带动绕线轮反向旋转将钢绳77收起,钢绳77会通过拖车钩78拉动汽车进行移动,以此使汽车移动至升降板61上,待汽车移动至升降板61上时,操作人关闭电机71,再启动液压缸3,液压缸3的伸缩件缩短会带动剪刀形升降架4伸展,剪刀形升降架4会带动升降板61向上移动,升降板61会将汽车抬起,以此能够使汽车抬起,当汽车向上移动至一定的位置后,操作人再关闭液压缸3,此时的操作人拉动承托板82向左移动,通过第二轮子83能够辅助承托板82进行移动,使承托板82从汽车的下方伸出,随后操作人平躺在承托板82上,再通过脚部与地面的摩擦使承托板82向右移动,进而能够使操作人平躺在汽车的下方对汽车的底盘进行检测与维修的操作,在检测与维修的操作完成后,操作人离开汽车的下方,随后启动液压缸3,使液压缸3上的伸缩件伸长,液压缸3的伸缩件会带动剪刀形升降架4收缩,剪刀形升降架4会带动升降板61向下移动,以此使汽车下降,随后操作人再关闭液压缸3,从而能够完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操作。
39.实施例2
40.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锁定机构9,锁定机构9包括有卡齿91、导向块92和第一滑动块93,承托板82的顶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导向块92,导向块92上开有滑槽94,滑槽94的形状为l形,滑槽94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块93,机架1的下部前后两侧均栓接有卡齿91。
41.当操作人平躺在承托板82上时,操作人可沿着滑槽94带动第一滑动块93向下滑动,使第一滑动块93卡住在卡齿91上,以此能够对承托板82当前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能够在对汽车进行检测与维修的过程中避免承托板82发生位移的现象,随后操作人沿着滑槽94带动第一滑动块93带动向上移动便能够使第一滑动块93松开卡齿91。
42.实施例3
4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顶起机构10,顶起机构10包括有第二支架101、空心转轮102、螺母103、螺杆104、连接架105和弹性件106,机架1的中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支架101,第二支架101的上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空心转轮102,空心转轮102的下侧连接有与第二支架101转动式配合的螺母103,螺母103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支架101滑动式配合的螺杆104,同侧的两个螺杆104顶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板,螺母103与螺杆104的螺纹螺距较大,在前后两侧的两个空心转轮102中,同侧两个空心转轮102的顶部偏心处之间转动式设有连接架105,连接架105的支架部位处于剪刀形升降架4开合的行程路径上,连接架105与第二支架10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06,弹性件106为拉簧。
44.在剪刀形升降架4伸展的过程中,剪刀形升降架4会挤压连接架105向左移动,弹性
件106拉伸,连接架105向左移动会通过空心转轮102带动螺母103旋转,螺母103会带动螺杆104向下移动,以此使得螺杆104将装置顶起,万向轮2和第一轮子5会远离地面,进而能够避免装置整体进行位移,从而使装置更加地稳定,随后剪刀形升降架4在收缩的过程中会松开连接架105,弹性件106复位,连接架105会在弹性件106复位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复位并通过空心转轮102带动螺母103反向旋转,螺母103会带动螺杆104向上移动,以此能够使装置下降重新与地面进行接触。
45.实施例4
46.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背部支撑机构11,背部支撑机构11包括有支板111、转动板112、导向架113、丝杆114、调节把手115和第二滑动块116,承托板82的顶部前后两侧均栓接有位于导向块92右方的支板111,两块支板111的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动板112,承托板82的右侧焊接有导向架113,导向架113上转动式设有丝杆114,丝杆114的顶部栓接有调节把手115,调节把手115的外侧套设有防滑橡胶套,能够起到防滑的效果,丝杆114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与导向架113滑动式配合的第二滑动块116,第二滑动块116用于支撑转动板112,第二滑动块116与转动板112接触。
47.初始时,第二滑动块116支撑住转动板112,当操作人平躺在承托板82上对汽车进行检测和维修时,操作人的头部能够靠枕在转动板112上,随后操作人通过调节把手115带动丝杆114旋转,丝杆114会带动第二滑动块116向下移动,转动板112随之向下旋转,以此能够调节转动板112的倾斜角度,进而能够使操作人更加地舒适。
48.实施例5
49.在实施例4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防护机构12,防护机构12包括有防护壳121和通风盖122,机架1的右部上侧连接有围绕于牵引机构7的防护壳121,钢绳77滑动式贯穿于防护壳121,防护壳121的上侧连接有通风盖122。
50.通过防护壳121能够对进行牵引机构7部件进行防护,通过通风盖122能够对防护壳121的内部进行通风换气,进而能够避免电机71发热。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