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辊棒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99442发布日期:2025-04-01 19:2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化硅辊棒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加工,具体为一种碳化硅辊棒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碳化硅陶瓷是一种机械强度高、硬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抗氧化和抗热震性优良、导热性良好、低膨胀系数等特点的工业材料,特别是抗氧化性是所有非金属陶瓷中最好的一种,常被用于电子封装、航空航天、军事、汽车行业等复杂异型件的生产。

2、机械加工领域中,传统通过人工送料将待加工棒材输送到达加工作业区,这种方式的效率过低。随着技术的进步,棒材的送料逐渐由输送装置完成,输送装置和加工作业区间设置机械手臂完成棒材的抓取、传递。输送装置的设置不仅使输送效率大大提高,还能更好的配合机械手臂,提高机械手臂的抓取效率。目前通常使用水平输送机。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cn102897478b的专利,一种棒材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机,所述水平输送机包括至少一个由驱动组件和带式牵引组件组成的传送组,所述带式牵引组件上设有至少一排沿输送方向的棒材座,所述棒材座包括垂直于带式牵引组件环状平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端设有向带式牵引组件方向凹陷的凹缺型支撑部。该公开技术提出的棒材输送装置设定了承载棒材的多个棒材座,棒材座上设有凹缺型支撑部,既稳固了棒材沿输送方向的位置,又使得棒材下方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机械手臂的抓取,同时借由棒材位置的稳定提高抓取准确度。

4、但是该装置随着生产使用,逐渐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以下方面:第一,棒材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根据加工需要,需要同时对多根棒材进行同时输送,这就使得该装置在对棒材进行输送过程中,无法保证多根棒材输送进给的同步性。

5、为此,市面有公开技术提出一种碳化硅辊棒输送加工工装,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沿纵向并列设置有若干个输送导板,并通过相邻的输送导板之间的区域形成输送通道,相邻的输送导板之间利用调节件调节间距,每个输送通道内分别沿其延伸方向滑动安装有输送板,且若干个输送板之间通过联动件同步驱动进给移动,支撑板处于输送末端的位置还设有棒材辅助支撑机构。该改进技术称,其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在对棒材进行输送过程中,无法对不同直径的棒材按组进行定向导向输送,使用范围窄的问题;

6、然而,上述改进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通过联动件即进给板、丝杠带动碳化硅辊棒移动,当进给板移动到末端时,需要丝杠反向转动带动进给板复位到初始位置才能继续下一次输送,无法形成连续供料,且每次复位动作都占用很长时间,严重影响生产加工效率,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辊棒的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碳化硅辊棒输送装置存在无法形成连续输送、复位动作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碳化硅辊棒的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箱,所述底箱上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底箱右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上盖前壁及后壁且靠近下壁位置分别设置有出口和进口,所述底箱与驱动箱之间设置有三组呈前后等间距分布的传送组件,所述上盖中设置有三组用于压料的压料组件,三组所述压料组件分别与三组传送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底箱内部且位于传送组件中靠后侧一组与最中间一组之间设置有对齐结构,所述底箱上壁且靠近后壁位置呈左右分布依次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座。

3、为了实现从后向前传送以及多组碳化硅辊棒同步输送的目的,优选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主动轴和三组从动轴,所述主动轴转动连接在底箱内侧左壁与内侧右壁之间且位于靠近底箱上壁位置,三组所述从动轴按前后分布依次转动连接在底箱内侧左壁与内侧右壁之间且均位于主动轴前侧,所述主动轴右端、三组从动轴右端均贯穿底箱右壁并均伸入至驱动箱内部,所述驱动箱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轴及三组从动轴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所述主动轴外壁以及三组从动轴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组输送轮,所述输送轮圆周外壁设置有输送槽,所述主动轴外壁以及从动轴外壁的输送轮均呈左右等间距分布。

4、为了避免输送轮送料时碳化硅辊棒窜动或打滑,优选的,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滑台和多组压料轮,所述滑台通过导向结构滑动连接在上盖内侧上壁,所述上盖上壁设置有用于带动滑台升降的升降驱动结构,多组所述压料轮呈矩形阵列依次设置在滑台下壁,多组所述压料轮分别与多组输送轮呈上下相对,碳化硅辊棒通过输送轮输送时,第一气缸带动滑台下降,进而带动压料轮下降,直到压料轮挤压在碳化硅辊棒上壁,由于压料轮与第二连接头之间处于转动连接关系,不会影响输送轮的输送,通过弹簧挤压压料轮,带动压料轮压在碳化硅辊棒上壁形成压料力,当电机停止时,碳化硅辊棒不会因惯性向前进方向滑动,电机再次启动时碳化硅辊棒也不会出现打滑不走的情况,提高了送料的精准度。

5、为了多组碳化硅辊棒同时送料时保持前端对齐,优选的,所述对齐结构包括第二气缸、限位板以及两组定位板,两组所述定位板呈左右相对状依次固定连接在底箱内侧左壁及内侧右壁,所述第二气缸转动连接在底箱内侧下壁且俯视投影下第二气缸与底箱连接点位于两组定位板前侧,所述第二气缸远离底箱内侧下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座,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座远离第一连接头的一端,所述限位板前壁且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两组所述第一转动座均靠近限位板下壁,两组所述第一转动座分别通过一组转销与底箱内侧左壁及内侧右壁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二气缸伸出轴伸出及缩回带动沿着转销转动,所述限位板后壁与定位板抵紧时限位板后壁与水平面垂直。

6、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上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正视截面呈v字型,多组所述定位座分别与主动轴上的多组输送轮呈前后相对。

7、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包括电机、第一同步带以及两组第一同步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底箱内侧下壁,两组所述第一同步轮分别固定连接在电机伸出轴端部、主动轴伸入至驱动箱内部的一端外壁,所述第一同步带套设在两组第一同步轮外壁,所述主动轴与三组从动轴中靠后侧一组之间以及三组从动轴任意前后相邻两组之间分别通过两组第二同步轮和一组第二同步带传动。

8、为了保持滑台升降时的平稳性,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四组导向杆,四组所述导向杆均固定连接在滑台上壁且分别靠近滑台上壁的四个角,四组所述导向杆远离滑台的一端均贯穿上盖上壁并均与上盖滑动连接,滑台上升以及下降时,通过四组导向杆与上盖上壁的滑动连接,保持滑台上壁始终与上盖内侧上壁平行,提高稳定性。

9、为了实现滑台升降,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结构设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上盖上壁,所述第一气缸伸出轴贯穿上盖上壁并伸入至上盖内部,所述第一气缸伸入至上盖内部的一端与滑台上壁固定连接,通过滑台与第一气缸伸出轴的固定连接关系,第一气缸伸出轴伸出及缩回,可带动滑台上升以及下降。

10、优选的,所述滑台下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吊架,所述吊架下壁呈贯穿状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伸入至吊架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压料轮通过第二连接头转动连接在滑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所述滑杆俯视投影呈方形。

11、优选的,所述滑杆外壁且位于第二连接头与吊架之间套设有弹簧。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辊棒的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碳化硅辊棒的输送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多组输送轮转动,配合压料轮的压料,带动碳化硅辊棒从后向前运输,输送轮外壁设置的输送槽,不需要调整即可适配不同直径的碳化硅辊棒,该装置可实现碳化硅辊棒的连续化输送,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碳化硅辊棒的输送装置,多组碳化硅辊棒同时送入时,通过第二气缸带动限位板翻起,对多组碳化硅辊棒的前端进行限位对齐,对齐后再通过压料轮压料并向前输送,可提高多组碳化硅辊棒同步运行性,提高生产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