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5927发布日期:2018-08-24 19: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包括合模状态和开模状态,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包括A板(11)、与所述的A板(11)活动连接的B板(12)、与所述的B板(1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组件(2)、与所述的B板(12)滑动连接且能够与产品(8)的第一倒扣相配合的第二滑块(22)、斜导柱(3)、能够与所述的产品(8)的第二倒扣相配合的斜顶(41),当所述的模具处于所述的合模状态时,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和所述的第二滑块(2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还包括与所述的A板(11)相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相抵设的插杆(5),所述的斜导柱(3)的一端部与所述的A板(11)固定连接且所述的斜导柱(3)插设在所述的第二滑块(22)中从而在所述的模具开模时,所述的斜导柱(3)能随着所述的A板(11)运动而带动所述的第二滑块(22)向着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的方向运动至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与所述的第二滑块(22)相接触,并进一步带动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与所述的插杆(5)相分离,所述的斜顶(41)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滑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块(22)相抵设且能随着所述的第二滑块(22)的运动而运动至与所述的第二倒扣相脱离;当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处于所述的合模状态时,所述的斜顶(41)与所述的第一倒扣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滑块(22)与所述的第二倒扣相配合,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与所述的插杆(5)相抵设;当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处于所述的开模状态时,所述的斜顶(41)与所述的第一倒扣相分离,所述的第二滑块(22)与所述的第二倒扣相分离,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和所述的第二滑块(22)相接触且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与所述的插杆(5)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包括第一滑块(21)、与所述的第一滑块(21)固定连接的斜顶座(42),所述的斜顶座(42)上设置有斜顶槽(43),所述的斜顶(41)与所述的斜顶座(42)通过所述的斜顶槽(4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顶槽(43)沿着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的前后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杆(5)的下端有第一斜面(51),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上设置有第二斜面(212),所述的第一斜面(51)能与所述的第二斜面(212)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还包括与所述的A板(11)的底部相固定连接的铲基(61)、与所述的铲基(6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耐磨板(62),所述的第一耐磨板(62)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相抵设,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还包括第三斜面(213),所述的第一耐磨板(62)包括第四斜面(621),所述的第三斜面(213)与所述的第四斜面(621)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还包括第一侧面(211)、与所述的第一侧面(211)相对的第二侧面(214),所述的第二侧面(214)与所述的B板(12)相抵设,在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处于所述的合模状态时,所述的第一侧面(211)与所述的插杆(5)相抵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还包括压条(9),所述的压条(9)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相抵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还包括限位螺杆,所述的限位螺杆包括螺杆(71)、一端部与所述的螺杆(71)固定连接的且直径大于所述的螺杆(71)的螺帽(72),所述的螺帽(72)的长度与所述的间隔距离(C)相同,当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处于所述的合模状态时,所述的螺杆(71)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块(22)相抵设,所述的限位螺杆部分贯穿于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B板(12)上的第二耐磨板(121),所述的第二耐磨板(121)与所述的第二滑块(22)的底面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位上走斜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导柱(3)有多个。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