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水溶膜材料的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096发布日期:2020-05-22 2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应于水溶膜材料的机头,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基座(1)的底部有熔料进口(2),基座(1)侧方和底部有进气口(3),基座(1)内具有进气道,基座(1)内的进气道在基座(1)的顶端形成进气口(3),基座(1)内具有进气道与螺旋体气道(11)连通,基座(1)的顶端固定有外模体(4)与螺旋体口模(5),外模体(4)套在螺旋体口模(5)上,基座(1)的底部通过螺丝把外模体(4)固定一起;基座(1)﹑外模体(4)与螺旋体口模(5)三者成为一体结构;螺旋体口模(5)是圆台形,螺旋体口模(5)的外表面有凹槽(10),凹槽(10)在螺旋体口模(5)外表面呈螺旋状,凹槽(10)在螺旋体口模(5)的底部延伸到螺旋体口模(5)的中上部,越向上凹槽(10)的深度越浅,直到最上面消失;外模体(4)的外表面与螺旋体口模(5)的内壁面具有间隙,间隙形成螺旋形间隙流道(9);外模体(4)外部呈圆柱形,外模体(4)的上部是呈收缩状并且呈圆柱形;调整环(6)是圆柱形,上部的中心处有呈圆柱形的凸起部分;调整环(6)的底部向内凹陷,凹陷部分形成圆柱形;调整环(6)底部凹陷部分套在外模体(4)的上部,调整环(6)固定在外模体(4)的上部;调整环(6)下部凹陷部分的内径大于外模体(4)上部的外径;调整环(6)的内部中心是中空并上下贯穿,调整环(6)套在螺旋体口模(5)的上部;在调整环(6)的内壁上部具有一部分呈圆柱形,圆柱形的下部是圆台形内壁;调整环(6)的圆台形内壁面与其配合的螺旋体口模(5)外壁面具有间隙,这个间隙是流道(9)的一部分;调整环(6)的内壁面与螺旋体口模(5)的内壁面形成一个整体光滑的圆台形内壁;螺旋体口模(5)上部是呈圆柱形,并且与调整环(6)上部的圆柱形内壁面之间有一定间隙,这个间隙为出料间隙(7);调整螺栓(8)从调整环(6)的侧面下部进入调整环(6)的内部并抵靠在螺旋体口模(5)的上部收口处,调整环(6)的左右侧面各有一个调整螺栓(8);螺旋体气道(11)贯穿基座(1)的底部和螺旋体口模(5)的底部,螺旋体气道(11)与基座(1)内的进气道连通,螺旋体气道(11)连通螺旋体口模(5)的中心管道,螺旋体口模(5)的中心管道是中空管道,螺旋体口模(5)的中心管道处于螺旋体口模(5)的内部中心线上,螺旋体口模(5)的中心管道上部贯穿螺旋体口模(5)的上部,螺旋体口模(5)的中心管道下部截至在靠近螺旋体口模(5)的底部;熔料进口(2)与凹槽(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水溶膜材料的机头,其特征在于:出料间隙(7)的大小为1.5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水溶膜材料的机头,其特征在于:螺旋体口模(5)的外表面凹槽(10)最大深度12.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于水溶膜材料的机头,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有熔料进口,基座侧方和底部有进气口,基座内具有进气道,基座内的进气道在基座的顶端形成进气口,基座内具有进气道与螺旋体气道连通,基座的顶端固定有外模体与螺旋体口模,外模体套在螺旋体口模上,基座的底部通过螺丝把外模体固定一起;基座﹑外模体与螺旋体口模三者成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使塑料膜的厚度可调。且生产规模广泛,适用于850mm‑1800mm宽的塑料膜生产,有助于促进水溶膜技术水平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徐朝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龙尧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