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7251发布日期:2023-12-16 1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包括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一端中部开设有进料口(103),所述罩壳(1)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靠近进料口(103)的预处理组件(3),所述预处理组件(3)包括限位框(302),所述限位框(302)内壁上水平阵列有多组气环管(303),所述气环管(303)上方设置有与限位框(302)连接的螺杆套(308),所述气环管(303)远离限位框(302)的一端底部贯穿设置有振动支架(305),所述振动支架(305)下方设置有加热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03)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斜支架(101),所述斜支架(101)顶部转动连接有靠近进料口(103)的导辊(102),所述限位框(302)一端与进料口(103)两侧内壁卡接固定,且限位框(302)另一端延伸至罩壳(1)内部,所述螺杆套(308)固定在限位框(302)顶部与罩壳(1)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套(308)一端内部转动安装有叶轮(314),所述螺杆套(308)一端外壁上贯穿套接有与高压风机(701)连接的输气管(315),所述叶轮(314)远离输气管(315)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杆套(308)内部转动连接的往复螺纹杆(309),所述往复螺纹杆(309)底部滑动连接贯穿螺杆套(308)的活动连杆(310),所述活动连杆(310)底部设置有扣件(311),且扣件(311)底部设置有延伸至气环管(303)内部的喷气环(312),所述扣件(311)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输气管(315)连通的伸缩气管(3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环管(303)和喷气环(312)同一端底部开设有振动支架(305)套接的槽口,且气环管(303)内壁上设置有多组导气口,导气口嵌设有温度传感器一,所述振动支架(305)顶部套接有胶垫(307),所述振动支架(305)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04),且传动杆(304)一侧设置有位于加热器(2)上方的振动电机(301),所述振动电机(301)外壁上设置有与罩壳(1)内壁固定连接的顶升气缸(3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板(601)中部贯穿设置有滑槽(603),且滑槽(603)内部嵌设有推动气缸(613),所述推动气缸(613)底部设置与旋转盘(604)转动连接的伺服电机(610),所述旋转盘(604)外侧对称设置有多组切刀(606),所述旋转盘(604)远离隔断板(601)的一端凹陷设置有线槽(611),所述滑槽(603)顶部贯穿套接有与伺服电机(610)外壳固定连接的上滑块(6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块(602)远离隔断板(601)的一端设置有与刮板(609)滑动套接的支撑架(605),所述刮板(609)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线槽(611)内部滑动连接的弹簧滑动件(612),所述支撑架(605)底部设置有与弹簧滑动件(612)套接的凸柱,所述隔断板(601)底部嵌设有与高压风机(701)管件连接的喷气板(608),所述喷气板(608)中部贯穿设置有多组朝向气环管(303)的条孔(607),且喷气板(608)内部嵌设有温度传感器二和湿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架(4)朝向吸料架(7)一端设置有与高压风机(701)管件连接的多组喷气口(401),所述高压风机(701)输出轴上啮合有靠近滤网(704)顶部的偏心杆(702),所述偏心杆(702)一端套接有与滤网(704)外部框架活动连接的偏心轮(706),所述高压风机(701)与滤网(704)之间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细料通道(703),所述滤网(704)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多组软胶柱(705),且滤网(704)呈l字形,所述吸料架(7)底部设置有贯穿罩壳(1)的卸料架(5),所述卸料架(5)一端设置有靠近导料架(4)的成品颗粒通道,且卸料架(5)另一端设置有与细料通道(703)连接的废料颗粒通道,成品颗粒通道与废料颗粒通道内部均设置有颗粒物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pa双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8)内部设置有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信号执行模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化PA双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用切粒设备,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受水冷降温程度影响,导致玻纤条存在过度冷却降温硬化,以及冷却程度不够而存在外硬内软等现象,过度硬化玻纤条受切刀挤压力产生边角蹦碎,以及外硬内软玻纤条存在材料粘连切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罩壳,罩壳一端中部开设有进料口;本发明是既能对玻纤条的整体切粒过程进行监测、采集,将切粒过程中的条体工况信息,经重定义、修正化公式分析与比对,得到相关联的过程评价信号,又能据此控制部件再次的执行动作,以弥补之前处理过程中的不足,来提升切粒冷却过程中的颗粒成型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车,卢克香,范兴仕,范兴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纤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