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111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多工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尤指一种多工位注塑机。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机是利用注塑设备将特殊种类的胶料(如聚酰胺基胶,聚烯烃基胶)进行注入模具,对模具内摆放的芯片、线圈、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进行封装,以达到电子元器件的防水、防震、防尘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寿命的效果。目前被广泛应用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线缆、连接件、仪器仪表、自动化、传感器、医疗、穿戴设备、汽车、数码、家电等等行业。
[0003]现有的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而合模系统一般为单工位与双工位,单工位的合模系统主要由单个上下模板构成,而双工位的合模系统为一上模板二下模板构成。其中,单工位的合模系统在注塑时模具时操作人员需等待模具合模、注胶、保压(模具内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压力)、冷却、开模等一系列的动作,完成时间长工作效率极低。双工位的合模系统在单工位的基础上在增加一下模,以上模板或下模板左右移动的方式完成交替的合模生产,利用正在合模的注胶等动作运行时间来进行另一副模具内产品的安装,虽然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完成周期但是还有很多的空余时间无法利用,工作效率仍很低。
[0004]但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在上述双工位合模系统的注塑机上添加一个或多个工位,由于单纯的只是增加工位整个设备的长度会变得很长,设备的加工工艺相应也会变得非常复杂,同时设备的制造成本会大大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注塑机,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简化加工工艺,且节省占地面积。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工位注塑机,包括:
[0008]合模系统,熔胶系统,所述熔胶系统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合模系统处的注胶孔连通;
[0009]所述合模系统数目为若干个,每一个所述合模系统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上模板支撑结构和下模板支撑结构;
[0010]所述上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模板支撑结构上,所述下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板支撑结构上;
[0011]还包括若干个锁模系统,每一个所述锁模系统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上、下模板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均与所述上模板支撑结构和下模板支撑结构活动连接;
[0012]所述上模板支撑结构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上模板上下运动与所述下模板实现合模;
[0013]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合模系统与所述锁模系统实现分离或结合,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用于所述合模系统与所述锁模系统结合后进行锁定。
[0014]较佳地,多个所述锁模系统之间进一步地设置轨道,所述轨道用于限定所述合模系统滑动位置。
[0015]较佳地,所述轨道的数目为四个,且成井字型排布。
[0016]较佳地,所述合模系统和所述锁模系统的数目均为三个,且成品字型排布。
[0017]较佳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和/或第三动力装置为气缸。
[0018]较佳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以及第三动力装置集成为一体。
[0019]较佳地,所述熔胶系统与所述合模系统处的注胶孔连通的连接管为固定式设置。
[0020]较佳地,所述连接管为固定于所述锁模系统上的金属管道。
[0021]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位注塑机,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2]1、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注塑机,通过上模板的上下移动实现与下模板合模。同时由于是整个合模系统需要移动,移动后与相应的锁模系统实现分离或结合,因而避免等待工位和工作工位空余无法进行操作问题存在。进而单独固定设置的锁模系统和单独移动设置的合模系统,通过合模系统的移动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分离和结合,节省了生产完成周期所需的时间。
[0023]2、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节省占地面积。通过将多个锁模系统成品字型的排布,将不同位置的合模系统锁定后,再利用空余的空间进行下一个合模系统的模具制作,依此,目的是通过每个合模系统反复的移动,进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较少整个注塑机占地面积。
[0024]3、可有效避免连通熔胶机和注胶孔的连接管的移动,进而有效降低连接管内的精密元器件的故障率。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机的锁模系统中的固定支架是固定设置,因而连接管也就不需要再移动,可直接设置于固定支架上,进而保证了连接管内精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多工位注塑机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注塑机的一种实施例锁模系统和合模系统分离状态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注塑机的一种实施例中一个合模系统合模状态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注塑机的一种实施例锁模系统和合模系统结合状态图;
[0029]图4是图3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1、合模系统;
[0032]101、上模板;102、下模板;103、上模板支撑结构;1031、第一动力装置;104、下模板支撑结构;
[0033]2、锁模系统;
[0034]201、固定支架;2011、第二动力装置;2012、第三动力装置;
[0035]3、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3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38]在实施例一中,参看图1、2、3所示,多工位注塑机包括合模系统1,熔胶系统,熔胶系统通过连接管与合模系统I处的注胶孔连通(图中未标示)。其中,合模系统I包括上模板101、下模板102,以及上模板支撑结构103和下模板支撑结构104,而上模板101与上模板支撑结构103固定设置,同时下模板102与下模板支撑结构104为固定设置。进而在上模板支撑结构103上设置第一动力装置1031,目的是通过第一动力装置1031带动上模板101上下运动与下模板102实现合模。如图1所示,上模板101和下模板102处于初始状态下(根据箭头标示方向为力上模板支撑结构103运动的方向)。如图2,当上模板支撑结构103在第一动力装置1031带动下向下移,上模板101和下模板102实现合模。应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合模系统I数目优选三个,也可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