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实际需求做合理的增加或减少,均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之内。
[0039]在实施例一中,参看图1、2、3所示,多工位注塑机进一步还包括锁模系统2,而锁模系统2具体的又包括了固定支架201,固定支架201均与上模板支撑结构103和下模板支撑结构104之间为活动连接。其中,固定支架201上进一步地设置了第二动力装置2011和第三动力装置2012,之所以设置第二动力装置2011和第三动力装置2012,目的是通过第二动力装置2011带动整个合模系统I与锁模系统2实现分离或结合;通过第三动力装置2012将合模系统I和锁模系统2结合后进行锁定,并对合模系统I施加压力,避免注胶时上模板101和下模板102之间的腔体内胶料溢漏。进而加强上模板101和下模板102的连接强度并进行加压。应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锁模系统2与合模系统I数量一致为三个,也可做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均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之内。
[0040]如图4所示,三个固定支架201是成品字型排布,因而将四个轨道3设置在左右(视图表示的方向)两个锁模系统2之间空余的位置,且四个轨道3成井字排布,设置井字排布的轨道3的目的是为了使合模系统I沿井字排布的轨道3相对方向设置的直轨上进行滑动,限定合模系统I移动的方向。当然轨道3的形状设计可根据具体锁模系统2和合模系统I的数量做结构的调整,可以由多条平行的直轨交叉连接,均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之内。
[0041]如图1所示,当第二动力装置2011将整个合模系统I带到井字排布的轨道3上,通过第一动力装置1031带动上模板支撑结构103向上运动,实现上模板101和下模板102的分离;如图2所示,当第一动力装置1031带动上模板支撑结构103再次向下运动时,上模板I和下模板102又一次完成合模,通过第二动力装置2011将合模系统I带到锁模系统2中,即固定支架201的上实现锁模系统2和合模系统I的结合,而固定支架201的具体结构为框形,框的高度与合模系统I合模后的结构高度一致,同时为增加对合模系统I的压力将第三动力装置2012设置在固定支架201的上方。如图3所示,最后通过第三动力装置2012实现上模板I和下模板102的锁定,之后第二动力装置2011再带动合模系统I运动回到初始位置(也是图1所示位置)。进而利用合模系统I和锁模系统2的有效分离和结合,以及三个合模系统I的来回运动,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装置1031可以通过气缸实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装置1031也可以通过电机等其他动力装置实现。第二动力装置2011和第三动力装置2012均可参看第一动力装置1031。
[00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装置1031、第二动力装置2011和第三动力装置2012分开独立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三者可以集成为一体,为一个动力装置,可同时为上模板101提供上下运动的动力和合模系统I提供水平运动的动力,以及当合模系统I和锁模系统2结合后锁定的动力。
[0044]在本实施例中,再次参看图1、2、3所示,本申请中的上模板101和下模板102均为固定,这样通过上、下模板支撑结构103、104可以对两者进行固定支撑,承载力相对单臂支撑结构来说要提高很多,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004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支架201是固定的,熔胶系统与合模结构处的注胶孔连通的连接管也不用移动,因而可固定式设置。该连接管可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201的底板上,也可固定于一单独的板上,再将该板固定于固定支架201上。优选地,该连接管为一金属管道,更耐高温,结构稳定性更强。
[00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采用上模板101上下移动以及整个合模系统I水平移动的方式可以较现有的下模板移动方式节省工位的占地面积;同时还可避免故障率最高的软管连接方式;进一步地,熔胶系统和注胶系统可以很容易的连接到下模板102上的模具,大大缩短了连接管的长度。
[0047]应当说明上述的实施例不仅只用在注塑机上,同时也可使用在低压注塑机、熔胶机或同类的机器上,均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48]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工位注塑机,包括:合模系统,熔胶系统,所述熔胶系统通过连 接管与所述合模系统处的注胶孔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模系统数目为若干个,每一个所述合模系统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上模板支撑结构和下模板支撑结构; 所述上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模板支撑结构上,所述下模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板支撑结构上; 还包括若干个锁模系统,每一个所述锁模系统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上、下模板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均与所述上模板支撑结构和所述下模板支撑结构活动连接; 所述上模板支撑结构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上模板上下运动与所述下模板实现合模; 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合模系统与所述锁模系统实现分离或结合,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用于所述合模系统与所述锁模系统结合后进行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锁模系统之间进一步地设置若干条轨道,若干条所述轨道用于限定所述合模系统滑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的数目为四个,且成井字型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模系统和所述锁模系统的数目均为三个,且成品字型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和/或第三动力装置为气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以及第三动力装置集成为一体。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胶系统与所述合模系统处的注胶孔连通的连接管为固定式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工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为固定于所述锁模系统上的金属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注塑机,包括合模系统,熔胶系统,熔胶系统通过连接管与合模系统处的注胶孔连通;合模系统数目为若干个,每一个合模系统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上模板支撑结构和下模板支撑结构;上模板固定设置于上模板支撑结构上;还包括若干个锁模系统,每一个锁模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均与上模板支撑结构和下模板支撑结构活动连接;上模板支撑结构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实现合模;固定支架上设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带动合模系统与锁模系统实现分离或结合,第三动力装置用于两个系统结合后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节省占地面积,且结构简单。
【IPC分类】B29C45/04, B29C45/70, B29C45/17
【公开号】CN204820143
【申请号】CN201520517668
【发明人】苟毅
【申请人】苟毅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