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和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8048发布日期:2022-10-29 02:5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燃烧室和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燃烧室和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燃烧室常常包括由隔热板和金属外板共同构成的多个壁,每个隔热板首先与相应的金属外板连接,然后多个壁再相互连接。为了保证各个隔热板与金属外板的连接可靠,常常需要在两者之间设置多个螺栓和卡夹,例如在一些情况中,单单一片面板便需要多至7个螺栓和2个卡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一些方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化和容易组装的燃烧室。
4.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室,其包括:外壳和所述外壳内的隔热板,所述外壳由c字型背板和前面板组成,所述c字型背板包括:后面板和连接至所述后面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前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隔热板包括:连接至所述前面板的前隔热板,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一侧隔热板和第二侧隔热板以及对应于所述后面板的后隔热板,所述前隔热板、第一侧隔热板、第二侧隔热板和所述后隔热板的相邻边缘具有限位特征以互相限位。
5.可选地,在所述的燃烧室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的相对侧处形成卡夹以从所述相对侧环绕卡住所述前隔热板。
6.可选地,在所述的燃烧室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夹通过所述前面板自身材料冲切翻折形成。
7.可选地,在所述的燃烧室的实施例中,所述c字型背板由金属片材通过两次折弯一体形成。
8.可选地,在所述的燃烧室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隔热板、第一侧隔热板、第二侧隔热板和所述后隔热板的相邻边缘通过凹凸结构以互相限位。
9.可选地,在所述的燃烧室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隔热板两侧形成从中部延伸至底部的凹口,以与所述第一侧隔热板和第二侧隔热板配合,所述第一侧隔热板、第二侧隔热板和所述后隔热板的相邻边缘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凸出部和凹入部。
10.可选地,在所述的燃烧室的实施例中,所述后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前面板底部折弯出挡边或凹槽以承接相应的隔热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部折弯出挡边或凹槽,所述前面板顶部折弯出勾部。
11.可选地,在所述的燃烧室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通过总共至多四颗螺栓连接至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12.可选地,在所述的燃烧室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具有大于所述第
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所述前隔热板,所述后隔热板,所述第一侧隔热板和所述第二侧隔热板围绕出矩形燃烧室,并且所述燃烧室具有敞开的底部和顶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装置,其包括根据各个实施例的燃烧室。
13.根据实施例的燃烧室具有结构简化和容易组装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4.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1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燃烧室的立体图;
16.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燃烧室的分解视图;以及
17.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燃烧室的前壁的正视图和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考图1至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燃烧室包括:外壳1和外壳1内的隔热板2。如图2所示,外壳由c字型背板10和前面板14组成,c字型背板10包括后面板11和连接至后面板11两侧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前面板14的两侧分别连接至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在一些实施例中,c字型背板10可由金属片材通过两次折弯一体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c字型背板10也可由多片板预组装形成,例如焊接或以其他方式连接。隔热板包括:连接至前面板14的前隔热板24,分别对应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第一侧隔热板22和第二侧隔热板23以及对应于后面板11的后隔热板21,前隔热板24、第一侧隔热板22、第二侧隔热板23和后隔热板21的相邻边缘具有限位特征以互相限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在组装时仅需要将前隔热板24和前面板14连接成前壁,随后将各个隔热板布置于c字型背板的对应位置后将前壁组装至c字型背板即可,大大简化了组装过程。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面板14的相对侧处形成卡夹61以从所述相对侧环绕卡住前隔热板24,所述相对侧可以是图中所示的两侧,也可以是顶侧和底侧。如图3和图4所示,卡夹61通过前面板14自身材料冲切出一个小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的一条边仍然与前面板14连接,将该小三角形翻折两次来环绕前隔热板24的两侧,以形成卡夹。在备选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形状的卡夹,或者前面板14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与前隔热板24连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隔热板24、第一侧隔热板22、第二侧隔热板23和所述后隔热板21的相邻边缘通过凹凸结构以互相限位。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隔热板两侧241,242形成从中部延伸至底部的凹口243(一侧可见),以与第一侧隔热板22和第二侧隔热板23配合。该配合可实现前隔热板24和第一侧隔热板22和第二侧隔热板23之间的相互限位,抑制前隔热板24、第一侧隔热板22和第二侧隔热板23沿平行前隔热板24的水平方向(图中y方向)的移动。前隔热板的凹口243处还开槽244用于与卡夹61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隔热板22、第二侧隔热板23和后隔热板21的相邻边缘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凸出部和凹入部。该凸出部和凹入部的相互配合抑制第一侧隔热板22、第二侧隔热板23和后隔热板21在y方向上的移动和垂直于y方向的水平x方向的移动,以及竖直方向z方向上的移动。在图示的
实施例中,第一侧隔热板22和第二侧隔热板23在与前隔热板24相邻的边缘222,232处形成为平面,而在与后隔热板23相邻的边缘221,231形成有凹入部,而对应地,后隔热板21在两侧211,212处形成有凸出部。在备选实施例中,可构思采用其他任何适合的几何限位形状来实现限位。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后面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和前面板14的底部111,121,131,141折弯出挡边或凹槽以承接相应的隔热板,其中,挡边指折弯一次形成平面,凹槽指折弯两次形成沟槽,由此承载对应的隔热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顶部122,132折弯出挡边或凹槽由此对隔热板进一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面板顶部142折弯出勾部,以用于燃烧室的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后面板11的两侧顶部折弯出挡边112以对后隔热板21进一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面板14两侧141,142折弯出挡边,其包绕在c字型背板两侧。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前面板14总共通过少于或等于四颗螺栓来固定至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前面板14两侧包括单个螺栓孔144,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上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孔123,前面板14分别通过单个螺栓51,52连接至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前面板14和后面板11具有大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高度,对应的隔热板具有与对应面板相当的尺寸。如图所示,前隔热板24,后隔热板21,第一侧隔热板22和第二侧隔热板23围绕出矩形燃烧室,并且燃烧室具有敞开的底部和顶部,燃烧器可设置在燃烧室底部,而火焰在燃烧室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烧装置,其包括如根据各个实施例的燃烧室。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燃烧室中仅前隔热板24需要连接至前面板14,其他隔热板与面板无需连接,而前面板14可通过最少2个螺栓固定至c字型背板10,实现了燃烧室结构的简化和容易的组装。
24.本技术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原理,其中清楚地示出或描述了各个部件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更容易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对本技术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化。故应当理解的是,这些修改或者变化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