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和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8048发布日期:2022-10-29 02: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燃烧室,其包括:外壳(1)和所述外壳(1)内的隔热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c字型背板(10)和前面板(14)组成,所述c字型背板(10)包括:后面板(11)和连接至所述后面板两侧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所述前面板(14)的两侧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所述隔热板(2)包括:连接至所述前面板(14)的前隔热板(24),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第一侧隔热板(22)和第二侧隔热板(23)以及对应于所述后面板(11)的后隔热板(21),所述前隔热板(24)、第一侧隔热板(22)、第二侧隔热板(23)和所述后隔热板(21)的相邻边缘具有限位特征以互相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4)的相对侧处形成卡夹(61)以从所述相对侧环绕卡住所述前隔热板(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61)通过所述前面板(14)自身材料冲切翻折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c字型背板(10)由金属片材通过两次折弯一体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隔热板(24)、第一侧隔热板(22)、第二侧隔热板(23)和所述后隔热板(21)的相邻边缘通过凹凸结构以互相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隔热板(24)两侧形成从中部延伸至底部的凹口(243),以与所述第一侧隔热板(22)和第二侧隔热板(23)配合,所述第一侧隔热板(22)、第二侧隔热板(23)和所述后隔热板(21)的相邻边缘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凸出部和凹入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和所述前面板(14)底部折弯出挡边或凹槽以承接相应的隔热板,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顶部折弯出挡边或凹槽,所述前面板(14)顶部折弯出勾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4)通过总共至多四颗螺栓连接至所述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4)和所述后面板(11)具有大于所述第一侧板(12)和所述第二侧板(13)的高度,所述前隔热板(24),所述后隔热板(21),所述第一侧隔热板(22)和所述第二侧隔热板(23)围绕出矩形燃烧室,并且所述燃烧室具有敞开的底部和顶部。10.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烧室和燃烧装置。燃烧室包括:外壳和所述外壳内的隔热板,所述外壳由C字型背板和前面板组成,所述C字型背板包括:后面板和连接至所述后面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前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隔热板包括:连接至所述前面板的前隔热板,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一侧隔热板和第二侧隔热板以及对应于所述后面板的后隔热板,所述前隔热板、第一侧隔热板、第二侧隔热板和所述后隔热板的相邻边缘具有限位特征以互相限位。根据实施例的燃烧室便于组装。施例的燃烧室便于组装。施例的燃烧室便于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肖敬美 任军 沈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世热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