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及蓄热式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9912发布日期:2019-07-06 11: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包括承载结构和两个连接结构;所述承载结构适于承载蓄热式电暖器的至少一个蓄热砖(10);两个所述连接结构分别连接于所述承载结构的两侧;所述承载结构及两个所述连接结构共同围成适于容置至少一个所述蓄热砖(10)的容置腔(2);

至少一个提手(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本体上,适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提起所述本体及容置于所述容置腔(2)中的所述蓄热砖(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具有一个;所述提手(1)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结构远离所述承载结构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的高度小于所述蓄热砖(10)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蓄热砖(10)的长度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结构所在平面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框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中设有两个所述蓄热砖(10),且两个所述蓄热砖(10)沿所述容置腔(2)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两个所述蓄热砖(10)之间设有蓄热式电暖器的发热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包括:

主体(31),为长条状环形框;

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承载杆(32),所述承载杆(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31)的两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承载杆(32)与所述主体(31)的其中一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蓄热砖(10)的厚度,至少一个所述承载杆(32)与所述主体(31)的另一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蓄热砖(10)的厚度,且至少两个所述承载杆(32)之间形成适于供所述发热体(20)穿过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承载杆(32)互相平行,且所述承载杆(3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体(31)的长度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为矩形框,所述承载杆(32)具有两个;每个所述承载杆(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框的两个短边连接,且每个所述承载杆(32)分别与所述矩形框的长边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杆(41),与所述承载结构所在平面平行,且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结构的长度方向一致;

两个第二连接杆(4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承载结构的对应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42)分别与所述承载结构所在平面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一端与所述承载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5)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连接端形成适于供所述提手(1)的对应端装入的铰接孔(51)。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蓄热砖(10)在所述承载结构的长度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制的限位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限位杆(6),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杆(6)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承载结构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42)连接,另一个所述限位杆(6)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承载结构另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42)连接。

17.一种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砖的拆装装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