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8702发布日期:2019-07-13 0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其特征是:外壳体(1)的正面设置触摸液晶屏(2),所述的触摸液晶屏(2)的下方设置电路板(3),所述的触摸液晶屏(2)的左侧设置Reset指示灯(9)、显示指示灯(10)与GPRS天线(11),所述的触摸液晶屏(2)的左侧下端设置设备的定位点(12),

所述的触摸液晶屏(2)的右侧设置Power接口(13)、USB接口(14)与LORA天线(15);

所述的触摸液晶屏(2)的背面设置电池(4)与车载供电插孔(5),所述的电池(4)的左侧设置GSM/GPRS通讯模块(6),所述的车载供电插孔(5)的右侧设置USB外接串口(7)与LORA通讯模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4)通过充电电路提供电能,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充电IC芯片U4,所述的充电IC芯片U4的1号端连接充电IC芯片U4的4号端、充电IC芯片U4的5号端、充电IC芯片U4的16号端、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J2的一端与电源输入POWIN端,所述的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J2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的充电IC芯片U4的14号端串联电阻R25后连接备用设备STDBY端,所述的充电IC芯片U4的15号端串联电阻R24后连接电荷CHRG端,

所述的充电IC芯片U4的13号端连接充电IC芯片U4的10号端与电容C31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1的另一端连接充电IC芯片U4的12号端、充电IC芯片U4的17号端、充电IC芯片U4的7号端、充电IC芯片U4的11号端与电容C32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32的另一端连接充电IC芯片U4的9号端、电容C25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与接口J3的1号端,所述的接口J3的2号端接地,

所述的充电IC芯片U4的8号端连接电容C29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充电IC芯片U4的3号端、充电IC芯片U4的2号端与二极管D5的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6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充电IC芯片U4,

所述的充电IC芯片U4的6号端连接场效应管Q4的栅极G端,所述的场效应管Q4的漏极D端连接电源输入POWIN端,所述的场效应管Q4的源极S端连接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5的源极S端,所述的场效应管Q5的漏极D端连接接口J3的1号端,所述的场效应管Q5的栅极G端并联电源输入POWIN端与电阻R14,所述的电容C2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3的另一端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其特征是:所述的接口J3的1号端连接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7的一端与电容C4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7的另一端与电容C41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的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A的21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U1A的7号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4的一端、芯片U13的1号端、电阻R54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与电阻R5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5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3的7号端,所述的电阻R5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3的6号端,所述的电阻R5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3的5号端,所述的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13的8号端串联电池BT1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3的2号端连接晶振Y3的一端与电容C47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3的3号端连接晶振Y3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47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的芯片U13的4号端接地;

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MCU_V3PV)连接电容C46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与芯片U12的3号端,所述的电容C4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12的2号端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A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号端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U1A的43号端连接接口J4的4号端,所述的单片机U1A的42号端连接接口J4的5号端与接口J4的6号端,所述的接口J4的3号端连接单片机U1A的44号端,所述的接口J4的1号端连接接口J4的2号端与电阻F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F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8的一端、电容C33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与电容C4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其特征是:所述的GSM/GPRS通讯模块(6)包括排二极管D1,所述的排二极管D1的1号端连接芯片U3的18号端与排二极管D1的5号端,所述的排二极管D1的3号端连接芯片U3的17号端,所述的排二极管D1的4号端连接芯片U3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3的42号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5的发射极e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所述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单片机U1A的11号端,所述的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

所述的芯片U3的34号端连接芯片U3的35号端与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6的集电极c连接芯片U3的39号端,

所述的芯片U3的1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单片机U1A的17号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40号端,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

所述的芯片U3的2号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所述的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单片机U1A的16号端,所述的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40号端,所述的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

所述的芯片U3的34号端连接芯片U3的35号端连接电阻C12的一端、电阻C11的一端、电阻C10的一端、电阻C9的一端、电阻CJ1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C12的另一端、电阻C11的另一端、电阻C10的另一端、电阻C9的另一端与电阻CJ1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3的27号端连接芯片U3的30号端、芯片U3的31号端与芯片U3的33号端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3的32号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7的一端与天线U2的ANT端,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其特征是: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8的8号端,

所述的芯片U8的2号端连接单片机U1A的37号端,

所述的芯片U8的3号端连接单片机U1A的14号端,

所述的芯片U8的4号端连接单片机U1A的38号端,

所述的芯片U8的5号端连接单片机U1A的34号端,

所述的芯片U8的6号端连接单片机U1A的36号端,

所述的芯片U8的7号端连接单片机U1A的35号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U1A的29号端连接芯片U5的3号端,所述的单片机U1A的30号端连接芯片U5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5的8号端连接晶振Y2的一端与电容C27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5的7号端连接晶振Y2的另一端与电容C28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27的另一端与电容C28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的芯片U5的5号端连接ESD保护芯片D2的3号端与USB接口CZ1的3号端,所述的芯片U5的6号端连接ESD保护芯片D2的2号端与USB接口CZ1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5的1号端连接电容C17的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芯片U5的4号端连接芯片U5的16号端、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

所述的ESD保护芯片D2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ESD保护芯片D2的4号端串联电阻F1后连接USB接口CZ1的1号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U1A的5号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单片机U1A的6号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U1A的46号端连接接口J1的3号端,所述的单片机U1A的49号端连接接口J1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1的4号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开关SB2的一端、单片机U1B的32号端、单片机U1B的48号端、单片机U1B的64号端、单片机U1B的19号端、单片机U1B的13号端与单片机U1B的1号端,所述的开关SB2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B1的一端与单片机U1A的60号端,所述的接口J1的4号端还连接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与电容C1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电容C16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U1A的45号端连接试验点TP1,

所述的单片机U1A的33号端连接试验点TP2。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管网热平衡诊断仪,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U1A的22号端连接二极管D4的一端与电阻R29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一端与接口J6的1号端,所述的接口J6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二极管D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1的一端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c,所述的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0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8的栅极G端,所述的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8的漏极D端与接口J3的1号端,

所述的三极管Q9的基极b连接电阻R33的一端与电阻R3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A的20号端,所述的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

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接口J5的1号端与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A的10号端与接口J5的5号端,所述的连接接口J5的6号端连接试验点TP3与电阻R3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0的集电极c,所述的三极管Q10的基极b连接电阻R35的一端与电阻R3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0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