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结构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1904发布日期:2021-02-18 22:2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换热结构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
燃气热水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燃烧器、热交换器、风机等;热水器在使用时,通过被高温烟气加热的翅片与冷水的快速换热,实现快速出热水的效果。
[0003]
然而,传统的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器在使用时,换热效率低,产生同样的热量需要更多的燃气,致使燃气热水器的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器,换热效率低,产生同样的热量需要更多的燃气,致使燃气热水器的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换热结构及热水器,该换热结构及热水器在使用时,换热效率高,可以节约使用成本。
[0005]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包括:保温件、换热件及加热件,所述保温件设有保温腔;所述换热件设有换热部,所述换热部设置于所述保温腔内,所述换热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加热件用于与所述换热部换热。
[0007]
上述换热结构在使用时,待换热的水沿进水口进入通道,热输出端加热产生的热量与换热部进行换热,进而实现与通道内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沿出水口排出;进一步,由于所述换热部设置于所述保温腔内,保温腔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聚集在保温腔内的热量可以对换热部进行二次换热,使换热部受热均匀,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换热部进行两次换热,进而可以提升换热效率。
[0008]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件为不锈钢件。如此,由于不锈钢件属于导热系数较低的零件,因此,在使用时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结构还包括安装件及传热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保温腔内,所述安装件开设有加热腔及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传热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部分所述换热部绕设于所述安装件的外壁且另一部分所述换热部穿设于所述加热腔内与所述传热件接触配合,所述保温件设有与所述保温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加热件的热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与所述加热腔连通。如此,热输出端产生的热量或者高温烟气可以分别沿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进入加热腔,通过加热腔把热量传递给一部分换热部及通过传热件把热量传递给另一部分换热部,进而实现换热。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结构还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结构还包括风机,所述保温件还设有与所述保温腔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安装件还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通过所
述第四开口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保温件且所述风机的吸风部朝向所述第三开口。如此,在使用时,风机运行,被热输出端加热后的气流可以沿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进入加热腔,再沿第四开口、第三开口排出,加快气流的流动。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结构还包括格栅,所述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三开口,所述格栅设有均与所述保温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所述第二通孔的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三通孔的面积及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所述风机的吸风部设有吸风腔及与所述吸风腔连通的吸风口,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吸风腔罩设于所述格栅,所述吸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的面积之和,且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通孔。如此,吸风口在吸风时,正向面对的是第二通孔,当第二通孔的面积与第三通孔的面积及第一通孔的面积相等时,那么正常情况下,第二通孔的出风量是大于第一通孔的出风量和第三通孔的出风量,如此,靠近第二通孔的热量将会大于靠近第一通孔及靠近第三通孔处的热量,从而造成换热部换热不均匀,换热效率低;为此,将第二通孔的面积设置为均小于第三通孔的面积及第一通孔的面积,可以使换热部均匀受热,提升换热效率。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吸风区、第二吸风区及第三吸风区,所述第二吸风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风区及第三吸风区之间,所述第二吸风区开设有所述吸风口,所述第一吸风区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吸风区朝向所述第三通孔。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结构还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罩的一端罩设于所述格栅,所述连接罩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吸风腔并与所述风机的吸风部连接,所述吸风口通过所述连接罩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罩的另一端与所述吸风腔的内壁卡接。
[0017]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结构。
[0018]
上述热水器在使用时,待换热的水沿进水口进入通道,热输出端加热产生的热量与换热部进行换热,进而实现与通道内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沿出水口排出;进一步,由于所述换热部设置于所述保温腔内,保温腔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聚集在保温腔内的热量可以对换热部进行二次换热,使换热部受热均匀,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换热部进行两次换热,进而可以提升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0022]
图1为一实施例中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一实施例中风机与连接罩的装配示意图;
[0026]
图5为一实施例中连接罩与保温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0、换热结构;100、保温件;110、保温腔;120、第二开口;200、换热件;210、换热部;300、加热件;310、热输出端;400、安装件;410、加热腔;500、出水管;600、进水管;700、风机;710、吸风部;712、吸风腔;7122、第一吸风区;7124、第二吸风区;7126、第三吸风区;714、吸风口;800、连接罩;900、格栅;910、第一通孔;920、第二通孔;930、第三通孔;1000、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1]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
请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换热结构10,该换热结构10包括保温件 100、换热件200及加热件300,保温件100设有保温腔110,换热件200设有换热部210,换热部210设置于保温腔110内,换热部210设有通道,通道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加热件300用于与换热部210换热。
[0033]
上述热水器及换热结构10在使用时,待换热的水沿进水口进入通道,热输出端310加热产生的热量与换热部210进行换热,进而实现与通道内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沿出水口排出;进一步,由于换热部210设置于保温腔110 内,保温腔110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聚集在保温腔110内的热量可以对换热部 210进行二次换热,使换热部210受热均匀,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换热部210进行两次换热,进而可以提升换热效率。
[0034]
请参照图1和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结构10还包括安装件400 及传热件1000,安装件400设置于保温腔110内,安装件400开设有加热腔410 及与加热腔410连通
的第一开口,传热件1000设置于加热腔410内,部分换热部210绕设于安装件400的外壁且另一部分换热部210穿设于加热腔410内与传热件1000接触配合,保温件100设有与保温腔110连通的第二开口120,加热件300的热输出端310通过第二开口120及第一开口与加热腔410连通。如此,热输出端310产生的热量或者高温烟气可以分别沿第二开口120及第一开口进入加热腔410,通过加热腔410把热量传递给一部分换热部210及通过传热件1000把热量传递给另一部分换热部210,进而实现换热。
[0035]
请参照图2,具体地,该换热结构10还包括进水管600及出水管500,进水管600穿过第二开口120与进水口连通,出水管500穿过第二开口120与出水口连通。如此,待换热的水沿进水管600输送至通道,热输出端310加热产生的热量与换热部210进行换热,进而实现与通道内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沿出水管500道排出。
[0036]
请参照图2,传热件1000为翅片,翅片设置于加热腔410内,翅片与翅片之间间隔设置,如此,加热件300加热产生的高温烟气能够在风机700的作用下,经过翅片与翅片之间间隙进入吸风腔712;此外,翅片位于加热腔410内,高温烟气与翅片换热后,通过翅片与换热部210进行间接换热。请参照图2,部分换热部210缠绕于安装件400的外壁,且另一部分换热部210穿过所述安装件400并插设于翅片。
[0037]
有必要指出的是,换热件200中的换热部210指的是换热件200中参与和翅片换热、和安装件400换热及和保温腔110内的热量换热的部分。可选地,换热部210可以是管道结构。
[0038]
具体地,保温件100为不锈钢件,由于不锈钢件属于导热系数较低的零件,因此,在使用时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在别的实施例中,保温件100还可以是其他导热系数低于铜的部件。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件100为不锈钢材质且呈内部中空的方形结构。
[0039]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保温件100的保温效果,还可以在保温腔110内贴覆或涂覆耐高温的保温涂层,如此,保温腔110可以进一步防止热量散失,聚集在保温腔110内的热量可以对换热部210进行二次换热,使换热部210受热均匀,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热量损失,同时还可以对换热部210进行两次换热。
[0040]
具体地,安装件400为导热件,如此,当加热件300加热产生的热量进入加热腔410时,安装件400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换热部210与换热部210进行换热。
[0041]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换热部210为管道结构,换热部210缠绕在安装件400的外壁。
[0042]
请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地,该换热结构10还包括风机700,保温件100 还设有与保温腔110连通的第三开口,安装件400还设有与加热腔410连通的第四开口,第三开口通过第四开口与加热腔410连通,风机700连接于保温件 100且风机700的吸风部710朝向第三开口;如此,在使用时,风机700运行,被热输出端310加热后的气流可以沿第二开口120、第一开口进入加热腔410,再沿第四开口、第三开口排出,加快气流的流动。
[0043]
具体地,风机700为抽风式风机700。
[0044]
请参照图1、图4及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结构10还包括格栅900,格栅900设置于第三开口,格栅900设有均与保温腔110连通的第一通孔910、第二通孔920及第三通孔930,如此,排出的气流可以分别沿第一通孔 910、第二通孔920及第三通孔930排出。
[0045]
请参照图5,进一步地,第二通孔920设置于第一通孔910和第三通孔930 之间,第
二通孔920的面积均小于第三通孔930的面积及第一通孔910的面积;风机700的吸风部710设有吸风腔712及与吸风腔712连通的吸风口714,风机 700通过吸风腔712罩设于格栅900,吸风口714的面积小于第一通孔910、第二通孔920及第三通孔930的面积之和,且吸风口714朝向第二通孔920,如此,吸风口714在吸风时,正向面对的是第二通孔920,当第二通孔920的面积与第三通孔930的面积及第一通孔910的面积相等时,那么正常情况下,第二通孔 920的出风量是大于第一通孔910的出风量和第三通孔930的出风量,如此,靠近第二通孔920的热量将会大于靠近第一通孔910及靠近第三通孔930处的热量,从而造成换热部210换热不均匀,换热效率低;为此,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通孔920的面积设置为均小于第三通孔930的面积及第一通孔910的面积,可以使换热部210均匀受热,提升换热效率。
[0046]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吸风口714的面积与第二通孔920围设的总面积大小相等。
[0047]
可选地,第一通孔910、第二通孔920及第三通孔930可以是方孔、圆孔或者是其他不规则形孔,只要满足第二通孔920的面积均小于第三通孔930的面积及第一通孔910的面积即可。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910、第二通孔920及第三通孔930均为方形孔,且第一通孔910和第三通孔930的面积均大于第二通孔920的面积。
[0048]
具体地,请参照图4,吸风腔712的内壁设有第一吸风区7122、第二吸风区7124及第三吸风区7126,第二吸风区7124设置于第一吸风区7122及第三吸风区7126之间,第二吸风区7124开设有吸风口714,第一吸风区7122朝向第一通孔910,吸风口714朝向第二通孔920,第三吸风区7126朝向第三通孔930。
[0049]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及图5,该换热结构10还包括连接罩800,连接罩 800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罩800的一端罩设于格栅900,连接罩800的另一端伸入吸风腔712并与风机700的吸风部710连接,吸风口714通过连接罩800与第一通孔910、第二通孔920及第三通孔930连通。如此,在风机700 的作用下,沿第一通孔910、第二通孔920及第三通孔930排出的气流通过连接罩800流向吸风腔712。此外,连接罩800还可以起到收集高温烟气的作用,使烟气集中流向风机700。
[0050]
具体地,连接罩800的另一端与吸风腔712的内壁卡接。如此,便于连接罩800与风机700之间的安装,同时也便于拆卸连接罩800与风机700。
[005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罩800的外壁设有卡槽,吸烟腔的内壁设有与该卡槽卡接配合的卡凸,如此,通过卡槽与卡凸的配合实现连接罩800与风机700之间的安装。在别的实施例中,连接罩800的外壁设有卡凸,吸烟腔的内壁设有与该卡凸卡接配合的卡槽。
[0052]
此外,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换热结构10。
[0053]
上述热水器在使用时,待换热的水沿进水口进入通道,热输出端310加热产生的热量与换热部210进行换热,进而实现与通道内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沿出水口排出;进一步,由于换热部210设置于保温腔110内,保温腔110 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聚集在保温腔110内的热量可以对换热部210进行二次换热,使换热部210受热均匀,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热量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换热部210进行两次换热,进而可以提升换热效率。
[0054]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5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57]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8]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