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的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0328发布日期:2022-02-12 15: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安装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墙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风幕机箱(2),所述风幕机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幕机(3),所述风幕机箱(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进风口(4),所述风幕机箱(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筒(5),所述连接筒(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的右端贯穿连接筒(5)的右侧内壁并延伸至连接筒(5)的外部,所述连接筒(5)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过滤网(6)的右端相配合,所述安装墙体(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22),所述冷却箱(22)的顶部与连接筒(5)的底端固定连通,所述冷却箱(22)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风管(23),所述冷却箱(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风罩(24),所述排风罩(24)的右端与出风管(23)固定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5)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适配槽(7),所述适配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9),所述过滤网(6)的左端延伸至适配槽(7)内并与滑板(9)的右侧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8),两个压缩弹簧(8)的左端均与适配槽(7)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装箱(10)、压板(11)、连接杆(12)、两个转动杆(13)、两个移动块(14)、两个滑杆(15)、两个推动杆(18)、横杆(19)和辅助弹簧(20),所述卡装箱(10)与连接筒(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1)的左侧与过滤网(6)的右端活动接触,所述连接杆(12)的底端与压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贯穿卡装箱(10)的底部并延伸至卡装箱(10)的内部,两个转动杆(13)均与卡装箱(10)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2)上开设有辅助槽,两个转动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辅助槽内,两个移动块(14)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卡装箱(10)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移动块(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配合槽,两个转动杆(1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配合槽内,所述推动杆(18)的底端和与其相对应的移动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装箱(10)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21),两个推动杆(18)的顶端均贯穿矩形孔(21)并延伸至卡装箱(10)的上方,两个推动杆(18)的顶端均与横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9)的底部与辅助弹簧(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弹簧(20)的底端贯穿矩形孔(21)并与连接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箱(10)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6),两个移动块(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5),两个滑杆(1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槽(16)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滑杆(1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7),两个复位弹簧(17)的底端均与卡装箱(10)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的循环冷却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过滤网是固定在连接筒的内壁上的,由于过滤网的功能特性,则需要定期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当需要拆装过滤网时,操作起来较为繁琐,需要使用较多的辅助工具,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墙体,所述安装墙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风幕机箱,所述风幕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幕机,所述风幕机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幕机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该循环冷却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过滤网的拆装操作,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实用性强。且实用性强。且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 寇长坤 甘益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汉瑞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2/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